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情景喜剧《我爱我家》依然能让人百看不厌?

作为一名不是北京人的80后,小时候没有看过《我爱我家》,说起来对它并不带有天然的感情。然而,自从最近几个月受一本自传的影响开始看这部剧之后,我便深深喜欢上了它,几乎天天“专粉”这部长达120集、却怎么也看不够的情景喜剧,有空时还通过百科小视频时常回顾其中一些经典片段。因此,我非常同意《我爱我家》是一部百看不厌的好剧。

它之所以时隔20多年魅力不衰,我想是与其精心写实的人物刻画、回味无穷的文化幽默、观照现实的内在意蕴分不开的。

一、精心写实的人物刻画康辉曾在其《平均分》里提到,他也是《我爱我家》的忠实粉丝,时常使用听书的方式反复回味。能通过“听”来感受一部剧,足见它对主要人物的刻画已经达到了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地步。《我爱我家》围绕傅明老人一家的生活故事,塑造了6位主要人物并串联起与之相关的当代社会形形色色的众生相:拿腔拿调但滑稽可爱的老干部傅明、内向小气却不失风趣的机关干部贾志国、响快热心不离世俗烟火的曲艺演员和平、圆滑散漫好交三教九流的贾志新、古灵精怪恍如邻家女孩的贾圆圆、勤快本真而金句迭出的小张小桂,以及郑千里、胡学范、和平母亲、于大妈等一大批经典人物。这些人物都代表了中国90年代初普通市民的典型面貌,每个人都能从剧中人身上批判他人、看到自己。只要看过这部剧的人,提着这些名字,想必都会忍不住记起那满屋子滑稽、一肚子开心。

二、回味无穷的文化幽默现代不少家庭情景喜剧,也是绞尽脑汁制造笑点。虽然也有不少令人捧腹大笑,但也有一些事后琢磨起来却索然无味,原因就在于这些所谓“笑料”流于表面、缺乏内涵。《我爱我家》运用幽默具有不恶俗、不刻意、不生搬的特点,而是通过化用典故、调侃“正经”等办法取得回味悠长的“笑果”。

化用典故方面,就是将一些历史事件、人物事迹进行化用,凸显与现实的反差,从而让人捧腹大笑。最典型的要数傅明与和平母亲展开的一段一头热络、一头尬聊的对话:

和母:这报纸上有什么好消息?您给我讲讲,让我也高兴高兴!

傅明:也没什么。

和母:哎老局长!柬埔寨大选结果该出来了吧?咱努克到底选上没有哇?怪让人惦记的。

傅明:国际版我还没看呢,要不您先看?·

和母:我自个儿不爱看报,费脑瓜子,就爱听人讲。哎老局长!这国内形势怎么样啊?党的十四大以后一片大好吧,那京九铁路一期工程完工了没有哇?

傅明:今天没有这方面的报道···

一个是离休干部,一个是曲艺演员,虽然两人聊不到一块,但他们的对话却笑点频出:旧艺人出身的老和同志居然张嘴闭嘴忧国忧民,而作为老革命、老局长的傅明老人却对此兴味索然,不得不说这种“反差萌”的戏剧效果运用得相当到位。然而这种带有文史知识、时政背景的台词,也是需要具备一定文化层次的观众才能懂得并欣赏的。

调侃“正经”方面,是《我爱我家》使用比较频繁的幽默方式。作为一部地道的北京戏,它将北京人爱好戏谑、解构庄重的幽默特点移植进了《我爱我家》。许多看似应该由“正经”途径获得的荣誉,如老傅老郑为争夺全区“健康老人”,使尽浑身解数克服吸烟喝酒的坏习惯,最后双双失去资格,却被居委会于大妈轻轻松松“窃取”了胜利果实;许多看似光鲜的“成功人士”,如傅明美国归来的表姐看似生活得富贵幸福,引得全家合演一出滑稽戏码来挽回面子,哪知大洋彼岸的表姐真实境况还多有不如,使诸般掩饰沦为笑柄……这些融合了北京人“小乐子”的“大架构”,是中国幽默理念与西方喜剧理论的结合,体现了中西合璧的文化高度。

三、观照现实的内在意蕴电视艺术只有反映现实、服务现实,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问世于90年代初期的《我爱我家》没有脱离现实,而是努力记录、呈现那个时代,其中还有许多情节甚至具有“预言性”,对今天仍有讨论的价值。比如贾志国夫妇兑换奖券时,承兑商先是百般推诿,而后又附加无数苛刻条件,迫使两口子知难而退,联想到今天某些社会想象,指向是很明显的;又如和平走穴收入激增而开始对家人颐指气使,傅明抱怨说:你走穴一天相当于我一月的工资!这是不是今天“天价片酬“的初级阶段呢?还有小区流传拆迁的风声,竟然神奇预言了“要买房,奔大兴,进城只要一刻钟”;再如傅明当初的情人上门要批文、家里支上小黑板记录动态但最终流于琐碎等等,都给人思考现实的余地,使得《我爱我家》具有了文艺作品观照现实的深度。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