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文化】东山少爷西关小姐
推送菌的话:海大有东山西山,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广州的东山和西关呢。今天推送菌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广州民谚说的“东山少爷,西关小姐”。(点开bgm阅读效果更佳?)
来源
广州民谚说“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句子来源是说,东山向来是广州权势实力人士的的世居地,出入东山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得时尚之先,是自古广州商业繁华区,出身富商之家的小姐们多数居住在那里,花飞蝶舞,招摇过市。花园式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
旧时广州东山住着多是达官贵人,称为东山少爷。
西关住着多是商贾,称为西关小姐。
东山
东山地势较高,地广人稀,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选定东山为传教基地。教会开辟的幽雅居住环境吸引了大批归侨结庐定居。从此,荒凉的东山日渐喧闹,成为一个高档建筑成群的住宅小区。东山洋楼,是民国初年一些华侨和军政官僚在广州市东山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兴建的仿西洋别墅,引来达官贵人聚居。旧时的东山,是指现在出了东山地铁口往南走的龟岗、新河浦、寺贝通津一带。
东山洋楼
俗语云:“有财有势住东山”。“东山少爷”自然就成了人们对活跃在这片区域青年才俊的俗称,他们接受的是西方文化教育,思想开放,风流倜傥。孙中山、毛泽东、鲁迅等历史名人也曾在这里活动与居住过。
西关
清末民初的西关,是老广州城最富庶最繁荣的商业集中地。当时居住在西关的人家,生活水平基本都超过“小康之家”。西关大屋是豪门富商集中的“西关角”,即今天的荔湾区宝华路、多宝路、逢源坊、华贵坊一带兴建的豪宅,那时广州的潘、卢、伍、叶四大富商家族,以及状元、榜眼、探花西关大少粤语,无一例外都住在西关。富贵人家多聚于西关,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起来了,“女子无才便是德”之古训亦受到开明风气的猛烈冲击。至清代晚期,广州有300多家私塾,其中只收女生的女子私塾就有近100家,大多设在西关。所以住在这儿的西关小姐是知书识礼的女性典范。
老西关
与旧家庭读私塾的女子不同,西关小姐通常受过比较严格的中西式教育,甚至有留学背景。她们穿着得体,不徒守旧而有见识、有眼光。对饮食讲究,脾气较高傲多变。最大特点是善于接受新事物,亦有保持旧家教与旧道德的一面。
从小在西关长大的资深编辑、广州海珠区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小玲说,她所接触的西关小姐,对生活细节有种淡定的执着。刘小玲见过一个西关小姐去伍蓉记吃鱼蓉粥,只点了一碗鱼蓉粥,店家也拿出一个豉油碟来放在桌上。小姐就用筷子细心地拣起粥里的一点鱼蓉,蘸着豉油吃。刘小玲说,就算普通人家吃饭,不管菜多菜少,每人面前都会摆一个骨碟,没有的话,哪怕垫一张纸也好,骨头是绝不会直接吐到桌上的。
西关小姐都比较有文化,或是在自己家的私塾读书,或是上过小学、初中。据说,当时的真光中学和坤维中学都是女子学校,不少西关小姐就是在那里读的书。在20世纪30年代,不少西关小姐还在岭南大学(现中山大学)上学。渐渐地,西关小姐变成一个专称延续至今,就成为永不落幕也不上台的“广州小姐”。
在广州一些老人家的心目中,西关小姐是指住在西关大屋这种豪宅里的大富人家的千金小姐,后来坊间把所有住在西关的女子,都叫作西关小姐西关大少粤语,相传住这儿的女子有家教,守妇道,有大家闺秀风范,是广州男人对太太标准的梦想。
趣闻
据说,“东山少爷”多青睐“西关小姐”,曾惹来“西关大少”们的不满,争风呷醋事不时发生。于是“西关小姐”身边的贴身丫环不少被“西关大少”所收买,成为他们的“间谍”,凭事先获得的情报,当“东山少爷”要从城东赶来城西时要与“西关小姐”约会时,在半途就遭到莫明其妙的阻拦,在西门口一带(即中山六、七路与人民北路交界处)便常常上演“西关大少”大斗“东山少爷”的热闹。至于“西关大少”有否追求“东山小姐”则不得而知。
本期推送部分文字来源于百度百科、羊城晚报,图片来源于百度图片,部分图片详细出处见水印。
DMU粤语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