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人称奉天文有“王永江”,武有“杨宇霆”的王永江是谁?为什么能和杨宇霆齐名?
北洋时期,被称为财神的能人有好几个,但真正名副其实的恐怕只有奉系财神王永江。其他派系的财神,不过是善敛财也敢敛财而已,只有王永江是因地制宜,干实事,有本事的,在他主政的那段时间里,东三省的富裕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王永江是闯关东的后代,1872年生于大连金州。父亲王克谦是个忠厚勤恳的账房先生,膝下有两子,老大永江、老二永潮,都是天资聪颖,好学上进的后生,两兄弟很早就成了当地的贡生。
乱世之中,本分勤劳人家有时候也是有一份好运势的。王克谦一直在双兴货栈做账房先生,货栈曹姓老板不仅器重他,而且喜欢他的两个儿子,王家两兄弟成人后,曹老板不仅将家中的两个千金分别嫁给了两兄弟,还资助王克谦在金州南街开了一间杂货铺,名叫“永庆和”。
然而,小民人家想在乱世奔出一个好前程终究还是不容易的。就在王家的日子稍有些奔头时,想走仕途路的王永潮因为没钱疏通门路,又忧又急,最后竟然英年早逝了。
一霜之后还有一霜,王家杂货铺的生意也一直不太好,为了生计,王家父子后来又向亲友借钱,到旅顺开了一家“采真堂”中药铺,谁知道中药铺刚开不久,西药便大量涌了进来,而且旅顺人还很认,久而久之中药铺也就干不下去了。
无奈无法,王家父子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金州,那段日子,王永江手里整日攥着一卷《管子》,四处徘徊,不知人生的前路该如何走下去。
1907年,就在王永江几近绝望的时候,昔日学友袁金铠帮了他一把,将他推荐进辽阳警察系统,先干警务学堂教员,再做警察所所长。
算算年龄,从一名不文的郁闷书生到干上一份正经差使,王永江已经35岁了,从这个轨迹看,王永江好似是一个眼高手低的无用书生。其实好饭不怕晚,自从进了辽阳警察系统,王永江就显现了他的务实、不简单,干起工作来,他不仅热衷调查研究,而且擅长观察总结日本人先进的地方治理经验。
这一点让袁金铠深信此人是不可多得的治世之才,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这一幕——1916年4月,张作霖坐上奉天督军的宝座后,请袁金铠推荐一位能够治理地方的大才,袁金铠十分肯定地说,若要治理奉天,非王永江不可。
张作霖急需治世之才,皆因他接手大权时,东北的问题十分严重。
严重在哪里呢?
一、 秩序混乱。
张作霖上台后,虽说匪患已大为改观,但奉军的土匪习气依旧很重,尤其跟张作霖一起打天下的那帮土匪老弟兄,个个飞扬跋扈,胡作非为,没有人敢管。
二、 土地所有关系混乱,官府田赋收入一点准头没有。
东三省是清朝的龙兴之地,有大量的皇庄、朝廷马场、王公贵族的田庄、猎场,这些土地的面积很大,统统不交田赋,具体数量有多少,没人清楚。
这个问题,清末新政时虽说已经开始着手整理,但涉及皇家和亲贵的部分,毫无进展。进入民国后,这些土地实际上已经被田庄庄主、庄头霸占或者私卖,但所有者和具体数量,依旧是个谜。
这就造成了眼看东三省有大面积的良田,但天赋收入却少得可怜。
三、 各级官府的税局厘卡,几乎没有严格的管理、考核,税收跑冒滴漏情况严重。
这一点对商旅之害尤其严重,当时整个奉天,工商业只有一些再传统不过的钱庄、烧锅、炸油和丝绸皮毛行业,官府想从中受益,既没有负责任的手,有也无处下手。
还有一点,那年月,大豆是大宗出口商品,但因为南满和北满被日俄分别占据,其中的利益全让日俄拿走了,地方官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肥水流到外人田里。
受张作霖礼聘,王永江出山时虽然像个落魄卧龙,但看问题之准,手段之实,魄力之足,却很叫明眼人赞赏。
治理奉天,王永江首先担任的职务是奉天警务处长,然后是财政厅长,而这两方面正是他认定的治理地方的关键。
在张作霖的支持下,王永江大刀阔斧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引进专业人才,学习日本办法,整顿警务,肃清地方。在当时,这是件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并且有丧命风险的差使,但在王永江那里,他非但没有退缩,相反敢向奉系老土匪、张作霖把兄弟汤玉麟下狠手。
因为这事,汤玉麟差点跟王永江火并,幸好张作霖懂得马下文治的道理,及时弹压了汤玉麟这一帮老弟兄,王永江这才镇住了奉军,取得了第一步成效。
地方秩序的根本改善为王永江干第二件大事提供了关键基础。随后,他凭借奉天的警察力量,对全省的土地数量、所有者展开了全面的丈量、核实工作,而且是一查到底,绝不半途而废。
这个动作下去,奉天全省的田赋收入立即呈现出激增的态势,而且从侧面刺激了大豆种植、出口,间接从日俄殖民者手里争回了不少利益。
与此同时,王永江对全省各地税局的整顿也是有章有法,见效显著。王永江规定,税务人员超额完成任务,可以提成,一旦发现有人接受贿赂、放纵偷税漏税,严惩不贷。
如此一来,奉天的税局厘卡也有了根本的改观。
这几项工作做完,王永江还有一招更显远见卓识,他用极负责任的态度整顿了金融秩序、稳定了奉票,使奉票成了当时全国最坚挺的通行货币,信誉远超京城北洋政府。
因为这一套做法太立竿见影,张作霖成为东北王后,先后又把奉天的成功经验推广到了吉林、黑龙江,由此奉吉黑连成一片,东三省开始富得流油,张作霖成了各路军阀中最为财大气粗的一位。
然而,就在东北形势一片大好之下,因为张作霖持续膨胀的野心,王永江和东北王的和弦最终还是崩断了。
因为有枪有钱,自1917年开始,张作霖就屡屡进关捞好处。南北战争、直皖战争,他都占到了大便宜,这让他逐鹿中原、问鼎天下的欲念越来越强。
第一次直奉大战,虽然奉系败了,但此败也挤干了奉军的水分,让张作霖明白了整军经武的重要性,所以到第二次直奉大战时,形势发生了逆转,张作霖联合冯玉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吴佩孚。
但在王永江看来,张作霖的风光轻说是深陷泥潭,重说则是引戈自戕,因为在王永江眼里,张作霖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威势,而东三省也无力支撑他进行旷日持久的中原混战。
张作霖在很多方面有乱世枭雄的大格局,但在野心面前,他还是犯了明知不可为而强为的致命错误。
看清张作霖的致命问题后,王永江苦劝不成,最后只好以托病辞官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立场。
君臣的和弦崩断之后,张作霖本来还是很有胸怀的,也曾不止一次地放下身段试图挽回王永江;王永江眼见东三省财政已陷入崩盘的边缘,也曾有过再帮张作霖一把的念头。
遗憾的是,张作霖身边的主战派,尤其是杨宇霆,暗中作梗,毁掉了这种可能性。
再次合作的可能性被毁掉之后,历史留给这一对君臣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说到他们的结局,宿命的意味很浓。
好似是不想眼睁睁地看着苦心辅佐的恩主踏上黄泉路一般,在张作霖于皇姑屯被炸死前的几个月,王永江突然病故在金州。
有王家后人说,王永江是被日本医生害死的,因为日本人忌惮他的治世之才、治世之智。
北洋豪杰,多有一声叹息。
最后说一句,奉系曾有王永江是文诸葛,杨宇霆是武诸葛的说法,但在黑哥看来,杨宇霆的野心太重,锋芒太寒,他是有能力,但破坏力也强,而王永江是真真有萧何的意思,只可惜,北洋乱世,他没有萧何的运势,而张作霖也没有刘邦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