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小镇上的小伙伴们都在吃拉面,我们在这里
小镇上有一家“兰州拉面”,离学校三四百米远,极不显眼的店面。
七八张浅灰木桌,齐整两排,空间还算宽大。往里,隔开,操作间与配菜间都不挤。店家男人在这里和面,捏面,拉面,顺便透过一个大窗,可以看见店里的情形。
靠墙的钢架子上,是上下两格的佐菜:大排,煎鸡蛋,牛肉,肉丝酱汁,豆腐干,炒青椒,胡萝卜丝,香菜,还有各色辣酱。
旁边一个小门,几只煤饼炉,烧着的开水,卤着的佐菜,料理得倒也干净。店家女人在此间来回忙乎着。
早晨六点钟,店就张罗开了。
学生一两个,三五个,慢慢地在这里聚集。选各自喜欢的佐菜,再倒些醋,或加点辣酱,撩起面,喝着汤,说着各样的事情。这个时候,店里是最热闹的。
也有像我这样的老客,安静地坐下,与店主打着招呼,也不必报什么佐菜,就等着喜好的那一大碗上来。
“现在的小鬼头,蛮难管的,”店家男人跟我说。他从老远的山里到镇上来开小餐馆做活,人显得特别朴实,话也直来直去。
“就晓得搞游戏、打篮球。”他又补了一句,手上的活一直没有停下来。看他用些力道捏面,双手按压、挤推,来来回回,再切成小块,动作利索,一拉一抖一甩,可粗可细,全凭客人喜好。
来店里,我总会走到里面,与店家男人聊几句。“你女儿读大学了吧,”店家男人说,“那个时候还是一点点大呢。”
店开在老街的那会,我女儿还小,她喜欢吃拉面,尤其是周末早上,她会拉我一起来。现在难得回来,想到拉面,我也会陪她到这里。看她吃面的样子,蛮喜欢呢。
“小孩大了,我们老了。”店里感叹着。
话说着,“兰州拉面”上来了,端碗拿筷的店家女人朝我浅笑了一下。她总系着灰布围裙,话不多,下拉面,盛汤,一份一份地舀菜,收拾桌子碗筷,收银,找零,很勤快。
她几乎不打招呼、不带歉意的就上了这一碗。她太熟悉我的选菜了:切小长条的榨菜,清胃口,有嚼劲。每一筷子里,它都与面纠缠掺和,且去拉面的粉气。面碗上,是张扬着的朵朵香菜和底下一片片喷香的牛肉。
牛肉由店家男人亲自挑拣,必须选上好的,极少拖筋,否则沾牙缝,口感疏离。夫妻俩起得早,自己佐料,煤饼炉火精卤,嫩脆鲜香,即使我等奔五齿松,吃去也毫不费劲。抓香菜的时候,你会注意到,大姐总是先一把,再又加一点,估摸着我是喜欢这茬的。
也许是习惯,吃拉面,我喜欢第一口喝汤。全因这里的汤料,咸淡扣得真是好啊!先放下筷子,双手捧起来,上嘴唇顶着漂着的香菜,咕噜咕噜两口,就觉得整个就入味了。即使昨夜的残酒,也都被压了下去。筷子动起来,夹起面来,连续的几口,再让牛肉、香菜一起入口,醇厚清爽,亦可褪去几分酒气。跟着几口榨菜、青椒,拌点豆瓣酱,胃和整个身子就暖上来了。
这里的拉面份儿足,用筷子卷起,厚厚的一茬,猛地囫囵一下,再灌汤,滋滋地,满嘴的舒服。最后,留下的还有不少的汤料,再喝一口,再一口,那个满喉咙的味儿。
打个招呼,走出店外,顿觉满血复活。
是不是正宗的“兰州拉面”不知道,但至少是纯手工打拉,而且清爽有味。如果不嫌弃,或是调调胃口,某个时候,来这里坐坐,一碗牛肉香菜料的拉面,真爽的!
顺便说一句:哪天微醺了,来一碗,胃就舒服了,你知道的!
饮食男女,想吃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