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挺一生中最重大的两次历史事件,遇到重大挫折,就可以看出来
叶挺1924年第一次入党,是老资格的党员了,在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时期战功赫赫,威名远播,谓之北伐名将。1927年8月1日,叶挺与周恩来、贺龙、刘伯承等中共元老一起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的第一枪。
叶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有特殊地位的,但是,中间有十几年时间,他都游离在党外,直到1946年,他才重新申请入党。
为什么叶挺长期游离在党外?历史上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也包括他被动脱离组织,未能积极寻找党组织等等。但是,性格决定命运,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叶挺自身的性格缺陷造成的。
这从叶挺一生中最重大的两次历史事件遇到重大挫折,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个重大历史事件,正是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义。当时中国共产党起义动作迅速,成功占领了南昌城。这时候,投机分子蔡廷楷从武汉赶到南昌,他本来的目的是想拉走他的第十师,当时第十师主力在叶挺率领下正在南昌城内,是起义力量的一部分。
根据长篇历史小说《贺龙传奇》记载,当时南昌城内的中共高层,绝大部分人都对蔡廷楷进城持反对意见,这里面包括谭平山、贺龙、周逸群等人,就连周恩来本人也心存疑虑。但是,叶挺跟蔡廷楷是好友,盲目相信蔡,坚持支持蔡入城。周恩来非常尊重叶挺,同意了他的意见。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投机分子蔡廷楷在起义队伍出南昌城没多久,就拉走了第十师。虽然第十师只占起义队伍的一小部分,但这给本来就士气不高的起义队伍带来沉重的打击,直接导致了后来的悲壮结果。蔡廷楷是历史的罪人,叶挺也难辞其咎。
第二个重大历史事件,就是新四军“皖南事变”。绝大多数观点都认为皖南事变主要是项英的责任,实际上作为军长的叶挺也有很大责任。
当时新四军地处江南腹地,受到国民党顽固派的不断挑衅,处境日益艰难。中共中央多次电令新四军军部北上,并派周恩来同志亲赴皖南协调项英和叶挺,督促北上。
这时候项英犹豫不定,似乎不愿意离开好不容易建立的皖南根据地。同时,项英打心底里认为叶挺党性不够坚定,性格过于冷漠高傲,所以很多重要会议也以党的会议为由排斥叶挺。叶挺也认为北移是对的,但这时候叶挺也犹豫不定,一方面他是党外人士有顾虑,更重要的是他过于相信与国民党反动军官石友三等人的友谊,认为他们不至于动武,所以也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
后面的事大家也知道了,皖南事变爆发,叶挺仍然盲目相信他与国民党军官的友谊,出面谈判,结果被扣。
历史是无法重演的。
叶挺是个非常纯粹的军人,政治敏感度不够,注重义气大过党的斗争立场,在两次重大历史关头,他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叶挺的一生,成也性格,败也性格,让人尊敬又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