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决战》华野、中野的军装反差,凸显《亮剑》中的细节硬伤

《大决战》中,华野、中野的军装反差,凸显《亮剑》细节硬伤

不少细心地网友观看电视剧《大决战》,就会发现同时期的解放军军服不统一,特别是淮海战役的时候,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的军服反差很大。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陈毅与刘伯承、邓小平碰头的时候,虽说穿了一件黑大衣,可军装还是显得很扎眼。

中野、华野的军装反差,倒是凸显出了《亮剑》中的细节硬伤:李云龙的军服不对。至于怎么一回事?还是要结合历史去详细探讨。

《大决战》中,华野、中野的军装反差,凸显《亮剑》细节硬伤

图|《大决战》邓小平、刘伯承、陈毅剧照

1948年,我国各大战略区战事吃紧,还没有空余时间来统一全军军服。因而,各个野战军根据自身需要定制军服,无论是样式还是颜色,都不统一。

整体来看,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采用的黄绿色着装,而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北野战军采用的则是灰蓝色着装。

虽说野战军之间的军服颜色相同,可质量、颜色深浅还是有区别的。从这一点来看,剧版《大决战》的服装道具还是比较考究的。

《大决战》中,华野、中野的军装反差,凸显《亮剑》细节硬伤

图|《大决战》中,陈赓身着灰蓝色军装

以东北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为例,东野使用的是机制布,质量最好。这主要是因为,东北野战军依托的是东北,而东北又是我国当时的重工业基地。

相比之下,华东野战军的军服材质就不如东北野战军。再以中原野战军为例,依托的是大别山地区,物质基础差,导致色泽差异比较大。

《大决战》中,华野、中野的军装反差,凸显《亮剑》细节硬伤

图|《亮剑》中,李云龙由中野划归华野

《亮剑》中,李云龙由中野划归华野,与楚云飞在赵庄开打,协助兄弟部队围歼黄百韬兵团。就当时的历史背景而言,

全军服装还没有完全统一,李云龙不可能出现头戴“解放帽”的情况

李云龙所戴“解放帽”有一定的时代背景,但出现的时机不对。1948年12月,中央军委后勤部召开全军后勤会议,对全军的军服样式、颜色、尺寸作了统一规定。

《大决战》中,华野、中野的军装反差,凸显《亮剑》细节硬伤

图|《战将》中的“解放帽”

12月23日,全军统一佩发“解放帽”,上缀“八一”红五星金属帽徽,标志符号也由臂章改为胸前佩戴“中国人民解放军”白底黑字红边的布胸章。可真正大规模换装已经到了1949年年初,三大战役已经结束了。

然而,黄百韬兵团全军覆没的时间是1948年11月22日。根据《亮剑》剧情来看,令李云龙、楚云飞险些同归于尽的潘塘遭遇战,时间为11月16日。是战,李云龙身负重伤退出淮海战役。

《大决战》中,华野、中野的军装反差,凸显《亮剑》细节硬伤

图|《亮剑》李云龙剧照

就时间线来看,李云龙头戴解放帽的时间,比历史上全军统一佩发“解放帽”时间,足足早了一个多月,这无疑是一个细节硬伤。就是到了黄志忠版《亮剑》中,同样的问题也出现。

结合《亮剑》看电视剧《大决战》,就会发现后者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大决战》也高度还原了国军军服,军衔从领章到肩章的变化,绝大多数军旅剧都没注意到这一点。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