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届广交会:民营企业参展规模创新高
4月,珠三角已经进入雨季汛期,然而连续降雨并没有阻挡人们参加广交会的热情。
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人气最旺、品类最丰富的展会之一,广交会可谓中国外贸的“风向标”。时隔三年,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办会,4月15日至5月5日分三期在广州举办,第一期为4月15日-19日,同时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
据悉,今年展览规模再创新高,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更加丰富,各类新品的首发活动300多场,新品的数量80万件,绿色低碳产品50万件、智能产品13万件。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4月20日表示,第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6.6万人次,出口成交128亿美元,其中3个月以上的中长单占比接近六成。
办会规模创新高
“本届广交会实现规模扩大、题材优化、双线融合、质量提升四个新突破,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在本届广交会的媒体吹风会上,广交会新闻发言人、外贸中心副主任徐兵如是说。
4月17日,中国意大利商会华南地区经理陈文(Vincenzo Raffa)告诉记者,当日的进馆人数达到了35万人,现场人流涌动,交谈信息密度高。
会上,也不乏初创企业积极参展。广东初创企业视享科技营销负责人岳浩向记者表示,今年是自己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在智能制造展区,他看到了许多自动化的工业设备,例如机械臂装备、体外骨骼、智能会议系统等,这些设备在现场很受关注。
已成立三年的视享科技主打AR/VR眼镜相关的硬软件产品,主要集中在工业制造领域的远程协作、智能运维,本次在广交会的智能制造展区参展。岳浩表示,“该展区展出了很多具有先锋性的科研产品,还有专门为教育领域研发的大屏教学设备,整体来看非常与时俱进,也很受欢迎,大家都来体验。”
从参展数量、观展人数、办展规模来说,本届广交会均创下历史新高。据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的数据,本届广交会展览总面积从过去的118万平方米增至150万平方米,展位数量从6万个增至近7万个,线下参展企业从2.5万家增至3.5万家,新参展企业超过9000家,线上参展企业约4万家。
束珏婷表示,第一期展览面积由原来的40万平方米增加到了50万平方米。截至4月19日18时闭馆,进馆126.1万人次,展览面积和进馆人次均创历史新高。同时,常态化运营线上平台,线上参会的境外采购商31.1万人。
此外,本届广交会还着力提升进出口融合水平,进口展规模进一步扩大,首次在三个展期均设进口展,达到3万平方米,较疫情前增长50%。
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508家企业在进口展的12个专业展区参展,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参展企业占73%。设有土耳其、韩国、马来西亚、印度、中国香港、中国澳门6个国家和地区展团。首次引入广州南沙、广州黄埔、温州瓯海、广西北海、内蒙古七苏木等5个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宣介示范区的营商环境和创新成果,推动各国各地区与示范区深化务实合作,共同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民营企业寻机遇
对于像毛细血管一样茂密且具有生命力的民营企业来说,广交会具有无限吸引力。据悉,本届广交会上,生产企业、民营企业是最大参展主体,占比分别达50.57%和90.1%。
路法莱是一家专门生产、销售管道、管件以及水龙头等制品的民营企业,诞生于中国商品制造圣地———浙江温州。该公司副总经理管剑锋向记者表示,温州目前拥有生产管制用品最为齐全的供应链,路法莱的产品在温州生产,少量配件来自同样是制造圣地的广东江门,该公司目前只做外销,产品远销欧美。
管剑锋表示,公司从2006年开始就一直参加广交会,三年过去,自己终于可以在线下面对面接触商业伙伴,这让他感到兴奋。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和往年不同,广交会首次将采购商的范围从境外扩展为境内加境外,来自中国内地的采购商也可以参加广交会,这使得今年参会人数增加不少。此前,管剑锋曾以西班牙分公司的境外采购商身份参加广交会,今年则以温州总部身份参会。
每一个商业板块的开拓,与国际性展会都密不可分。此前,该公司曾参加过建筑水展、管制品专展等。管剑锋告诉记者,公司产品最初主要销往俄罗斯,后来慢慢拓展至法国、英国、德国、美国。“广交会是能够精准对接国际客户的展览,许多西欧国家的客户,也都是通过广交会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西班牙是我们在欧洲的主要仓库点,同时公司也在做亚马逊电商。今年我们在西班牙新建了仓库,大概两万多平方米。”谈到2023年前景,管剑锋表示,虽然欧洲通胀高企和外部需求疲软对出海的外贸企业不利,但和很多民营企业一样,公司也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为复苏做好准备。
阿瑞德电器设备有限公司今年第三次参加广交会,该公司生产各式各样的制冷设备,地处轻工业制造业发达的广东中山。公司总经理姜洪涛告诉记者,2013年公司成立的时候,只有1500平方米的小场地,如今生产基地已经扩大至5000平方米,这和公司积极在海外拓展市场密不可分,而开拓市场的途径之一就是参展。
姜洪涛认为,相对于国内其他展会,广交会更注重于国际贸易,可以说是聚集了全球各地的采购商。“广交会给我们设备生产商提供了一个给全球采购商展示与表演的舞台,经过之前几次广交会参展,展会获取的客户资源业务份额目前占我司外销份额的38%,我司外销份额占总业务额的比例也从最初的20%提升到目前的35%”。
广东给传统制造业企业提供了优秀的配套环境。姜洪涛认为,广东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无数的民营企业将能更快与国际商业接轨。疫情三年来,在业务量不饱和的情况下,阿瑞德也适时调整了策略,着重于新产品的研发以及对现有产品的改良优化。对于本次参展,姜洪涛表示,经过几天的展示,目前已经与多名采购商进行商务洽谈,预估成交业务额基本达成参展既定目标。
看好中国经济韧性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风向标,本届广交会的火爆无疑更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外贸的韧性、优势以及中国制造的蓬勃活力与生机。
在浙江纺织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浙纺集团”)董事长施闻雷看来,2022年外贸行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行情,下半年开始国际需求疲软,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比较严峻。2023年上半年,纺织服装行业依旧延续了2022年下半年的低迷行情,“但我们对下半年出口恢复性的增长抱有信心”。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纺织服装产品依旧带有刚性需求;二是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在疫情防控优化后,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出口形式也会有效改善;三是2022年前高后低的基础为今年我们预判的‘前低后恢复性增长’提供了数据基础。”施闻雷说。
浙纺集团是杭州的国资企业,主要从事纺织品、服装、家纺的出口,以及棉花、棉纱、坯布等纺织原料的进口。贸易伙伴来自遍布欧美、非洲、澳大利亚以及南亚与东南亚。
浙纺集团40余年来积极参加广交会,从未间断。“广交会作为贸易渠道与交易窗口,伴随着公司一路走来,结识了非常多的境外客户,建立了良好密切的合作关系。很多业务员也是通过参加广交会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可以说广交会见证了集团从0到1,从发展到壮大的成长史。”施闻雷对记者表示。
施闻雷认为,广交会有三大功能,一是外贸风向标,二是产品展示的大舞台,三是外贸人才的练兵场。
“这几年,广交会的发展趋势也很明显,规模越来越大,产品结构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越来越大,客户结构中发展中国家客户比例提升,从出口交易会转向进出口并举,从单一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施闻雷说。
受益于广交会的国际化与权威性,本次展会也吸引了多家外企前来参展,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47家工商机构组团参会。
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KOTRA)广州办事处金柱澈馆长告诉记者,因签证、航班等因素,韩国馆的规模与疫情前相比尚未完全恢复。但本届广交会韩国展团也有20家企业参展,共36个展位。
韩国参展商们不远千里来到阔别三年的广交会,目的就是为了签订单,看望老朋友,结识新朋友。“本届广交会我们韩国展团的20家展商中,有13家是往届参加过的老展商,有7家是首次参会的新展商。”金柱澈说,第一期的展会已经落下帷幕,新老参展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品很受境内外采购商的欢迎。不少韩国参展商已经在展会期间签署了合约,其中一家公司的合约推进金额高达800万美元,可谓是乘兴而来,满载而归。还有不少客户预约实地看厂,所有韩国参展商都很期待与客户们的后续合作进展。
在韩国企业展团区域,韩企Maxsun展出的各种便携式卡式炉及配套的“瓶瓶罐罐”吸引了参展者的注意,该公司主业是生产及销售便携式卡式炉及配套使用的丁烷气罐,这些产品通常在吃火锅、露营时使用。
Maxsun中国区总裁丁海国来自韩国首尔,他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创立于2003年,20年前他代表公司进军中国,和韩国距离较近的辽宁大连是他的第一站,现在,Maxsun的卡式炉在中国大连生产,向中国以及全球86个国家和地区销售。
“20年前,中国已经入世,我们能看到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大,所以我们来了,中国在原材料和人工方面都占据优势,依托东北地区的港口,我们能更好地向全世界出口产品。”丁海国说。
就在前几天,丁海国还在海南海口参加了第三届消博会,在丁海国眼中,每个国际展会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特色,在消博会上,自己可以直接与消费者做细致的沟通,了解顾客心中所想、现实所需,而广交会能提供的采购商数量则是其他展会无法相比的。“从2008年开始,公司从不间断地参加每年春秋季的广交会,总次数超过了30次。由于广交会直接面向国际客户,可以很好地对接到美国、欧洲的合作,并将合作延续到南美、东南亚等地”。
丁海国看好中国经济复苏,“广州以及南方的经济发展、恢复非常快,东北的环境也很不错,我们一直投资开发新产品,也在不断努力实现生产自动化”。
金柱澈也表示,“通过本次参会,我们抢抓了这个等待了三年的巨大商机,我们看到了强劲复苏的中国经济,还有全球市场对优质产品的渴求。‘广交世界,互利天下’,我们期待在秋季的134届广交会上韩国馆能够以更大的规模与大家见面。
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