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壶徐友泉先生首创,徐友泉先生首创,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
掇球壶
掇球壶是典型的几何型传统圆壶式,也是最优秀的紫砂壶代表款式之一,它的基本造型是壶钮,壶盖,身壶。该壶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壶腹为大球,壶盖为小球,似小球掇于大球上,故称掇球壶。
石瓢壶
最早称为“石铫”,顾景舟时期后称之“石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
仿古壶
“仿古壶”圆润精巧,简单而不失古意,灵妙天然,造型雅致,线条流畅,比例恰当,清雅无双,宁静淡泊。
井栏壶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类似古代井旁边之护栏。
秦权壶
秦统一六国后统一了度量衡,“权”就是用来称量重量用的秤砣,秦权壶就是仿其外型。
合欢壶
此壶乃曼生喜极而制,故此壶风格绮丽,所谓雾余水畔,红杏在林,典美精工,余味无穷。此壶极富天趣,取皆大欢喜之意。
笑樱壶
据说,“笑樱壶”的造型原是出自“婴宁一笑”的历史典故——“婴宁一笑千愁解”。壶型制沉重扎实,有种不妥协的硬汉风格,有行家以激昂之态。以交融而又谐调之态漫流的几种色彩,表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精神内质。
僧帽壶
元代创制的瓷器造型,因壶口形似僧帽而得名,造型为口沿上翘,前低后高,鸭嘴形流,壶盖卧于口沿内,束颈、鼓腹、圈足、曲柄,具有强烈的少数民族风格。元器形体敦实、壶颈较粗、壶流略短,明器壶流略长,清器颈略高,腹部略瘦。
洋桶壶
紫砂洋桶壶自清末民初创制以来,以其造型简练,使用方便,适宜把玩,便于提携,便于茗泡而一度盛行,并为大多数茗壶爱好者接受,为紫砂光货素器类经典传统作品之一。
容天壶
容天壶是精品紫砂壶的一种,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弥勒佛,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
龙蛋壶
龙蛋壶是紫砂壶器型中的经典一类,其圆滑可爱的造型深受壶友喜爱。以“龙蛋”来命名,是一种美好的祝愿与寄托,圆润可爱的造型,吉祥美好的寓意,让这个“龙蛋壶”平添了一种拙味和稚气的亲切感。其做工小巧精致,壶身通体为蛋状,壶身光滑圆润,短嘴为直流状,倒把拿捏方便,扁圆珠纽。
德钟壶
“德钟”壶型为钟,“德”是修辞,并以邵大亨的德钟壶最具代表。器形端庄稳重,比例协调,结构严谨,泥色紫润,系最佳天青泥之呈色。技艺手法的表现已达紫砂传统基础技艺的巅峰。壶身手感极佳,触摸舒服,造型简洁质朴,一洗清季宫廷之繁缛习气。
西施壶
徐友泉先生首创,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
美人肩壶
美人肩紫砂壶宛如古代女子端庄可爱,带点宫廷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大家闺秀般的妖娆。造型饱满,大方得体,以体现圆润的壶身为主,壶盖与壶身仿佛合为一体,没有空隙,用手抚摸上去,能感受到它的温暖。
虚扁壶
虚扁是紫砂传统全手工成型中最难得的器型,行话“造型扁一分,成型难一分”,从围身筒成筒型,然后用“泥拍子”逐步拍成这么扁,力要匀,扁又不能塌,对于全手工操作技巧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周盘壶
其创制功在曼生先生。罗盘虽如铜勺,表面圆通,却坚持己见,曲直合一,乃为人之道。此壶圆润而不失刚劲,周盘暗蕴太极,有形而无穷,或曰大视野,宽胸怀,任凭大风大浪,我自巍然不动。坡颈平口,平盖扁钮,泥质红润,道劲中出媚姿,纵横中见遗韵,肃然绝俗。寓意为人处世,宽容大度,能屈能伸。
柱础壶
柱础是曼生设计的一种壶款之一。柱础,是用来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一块垫基石。在古代的时候古人为了不让木制的立柱受潮湿而腐烂,于是在木柱的底下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隔离开,起到了相对防潮作用。以柱础为壶型,使壶显得别致且优美,更显示其稳重,此壶型亦一直流传下来。
汉铎
汉铎,即汉朝之铎,铎为大铃铛、甬钟的意思。
水平壶
因为喝"功夫茶"时,还必须将壶放在茶碗或茶海内,用沸水浇淋茶壶的外面。为了使壶浸在水中时能保持水平状,故在制壶坯时不仅壶嘴和壶把要协调,重量也要均衡一致,故称之水平壶。
雪华壶
雪华壶又名“雪花壶”,乃顾景舟大师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创作,壶名取瑞雪兆丰年之意。雪花,又名“六出花”,六角形,犹如天边飘来,一片片,似有若无;轻盈、洁净,顾大师举轻若重,就是要用这雪花之轻,来表现乾坤之重。
一粒珠
一粒珠是一种传统壶式,相传是惠孟臣所创。“一粒珠”,顾名思义就是要塑造出如珠似玉般的圆润光洁的效果,这与传统的紫砂圆器的要求相吻合。圆器的造型艺术讲究珠圆玉润、骨肉亭匀、比例协调、敦庞周正、转折圆润、隽永耐看。
蛋包壶
因制壶时用砂泥将壶身拍打成圆形,为了放置平稳,再用手工将壶底一圈捏平,留出底部中间凸出圆形,似农家打清水荷包蛋的样子,故俗称“蛋包壶”。蛋包壶是普通人家及农户们常用饮茶之壶,由于携带方便,旧时农民出耕将此壶放在田埂边歇息时饮用,又称“田头壶”,也是土得掉渣的传统式样壶。
汉瓦壶
汉瓦属于圆器当中的一种,历来多位艺人都有仿制此种款型,而之前杨彭年的一款汉瓦壶却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圆筒形壶体,上侈下教,短流势较直。盖平略见弧,桥式钮,钮面阴刻海棠纹样。泥质坚结,砂色暗红。壶盖子口制作圆而不规,转捻即紧,拈钮可以翕起全壶。
汲直壶
汲直壶是曼生壶式之一,为道光时期典型造型,在杨彭年制陈曼生铭款的传器中,有几件是圆柱体造型的作品。此壶名来自汉武帝时的大臣汲黯,汲黯性情刚正,被时人称为“汲直”,是后世诤臣的典范。
半瓦壶
模仿古代器物,是紫砂壶的造型来源之一,瓦当壶为仿汉代瓦当式样,造型独特,一般壶体呈瓦当状,造型以几何线条为主,成型规范有致,线条流畅准确,壶身多有铭文。由于瓦当壶取线较难掌握,故一般壶匠不敢企及。瓦当壶在配以名家之壶铭,意境更加古补,格调幽雅。
匏瓜壶
匏瓜壶是曼生十八式之一,与曼生葫芦有异曲同工之妙,然其独特之处亦是其他造型无可比拟的,把玩此壶有如返璞归真之意,此壶最初用意是以解相思之若。
葫芦壶
葫芦壶是曼生十八式中的一款,造型呈葫芦状,壶流短直而微向上翘,把成半环形,盖顶设有套环钮装饰,深得艺人们的喜爱。整器形制的线条以浑圆为主,十分流畅。
莲子壶
莲子壶从古至今都是紫砂壶中一款非常经典的壶型。莲子壶家族,面貌各异。借用佛家的偈语,可谓“莲由心生,心生万相”。
汉扁壶
汉扁壶式是清朝咸丰、同治年间万泉氏所创作,是受到曼生壶式影响后衍变而来,后又有程寿珍根据前人的经验反复造化、精练而创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经典造型汉扁壶,与他所创的掇球、仿古构成具有代表性的“寿珍三式”。
茄段壶
茄段壶,造型灵感来自枝头成熟的茄子,以茄蒂为壶纽,生动有趣;气度饱满,将张力处理在欲破不破之间;流、把的呼应自然顺畅,静动如一。
半月壶
半月壶一直以质朴无华、典雅端庄而独占一席之地,从古到今长盛不衰。所谓“月千里寄相思,半月万里思更浓”,一把壶诉说的不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思念,更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月圆人圆”的向往。
报春壶
竹段壶
竹段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竹石图数幅,以达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汉君壶
汉君壶源于曼生扁石壶之式,器型与曼生扁壶相仿,但器型有些笨拙后经艺人不断改进,至清末民初时基本定型,为平盖汉君壶,以王寅春所做为最佳器型。其后汉君与各名家手里均有所改进,经反复提炼,尺度严谨,比例适中。当君壶壶身扁圆,大口斜肩,直壁腹,腹以下又斜收,平底;三弯式圆方管流,扁方形圆形耳,盖采用虚嵌式结构,呈圆弧形凸起,桥形钮,作品整体感强,自然舒畅。
鱼化龙
鱼化龙壶也叫“龙壶”、“鱼龙壶”"、“鱼龙戏浪壶”,是一款经典而传统的造型。壶把满饰鱼鳞纹,壶身为圆形,由几块规则的波浪组成。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张口吐出一颗发光的宝珠,另一面刻鲤鱼跃出波涛。壶盖呈波涛涌起状,浪尖探出立体雕出的龙头,作为壶钮。龙头可伸缩,倾茶时,龙头伸出,同时龙头里又伸出一根细的舌头。倾茶毕,壶持平,龙头缩回,舌头也隐入龙头不见。该壶设计巧思,造型华美大方,刻画精细而不繁琐,块面清晰简洁,线条流畅明快,沉静中透出活泼,令人叹为观止。
鹧鸪提梁壶
鹧鸪提梁壶是提梁器型当中的经典造型,以神似鹧鸪而得名。是顾景舟1983年为陪伴妻子徐义宝赴沪治疗鼻咽癌住在上海淮海中学时所创制的,他在壶底刻下:“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景舟记,时年六十有九”。寥寥数语,读来无不令人动容。因而鹧鸪提梁壶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一种情感的载体。
亚明四方
亚明四方是方器中经典的器型之一,是著名书画家亚明先生所设计,以方器、筋纹器风格见长的王寅春制作,合力完成,此后该种款型的紫砂壶皆被称为“亚明四方”。亚明四方作为方器中的经典款,有着古朴典雅的造型,又有浑厚大气的特点。亚明四方壶整体造型比例协调,线面挺括有力;轮廓分明,全器气势挺拔,英姿飒爽,成就紫砂方器之美,同时演绎着光素器的独特魅力。
南瓜壶
南瓜壶是宜兴紫砂壶花货类经典之作,乃紫砂艺人从大自然汲取灵感所创制的壶型,带有一股来自乡野的清新活泼气息,经艺人加工,又显得玲珑精巧,温雅可爱。壶以瓜体为身,瓜蒂为钮,藤为流把,壶身贴塑茎、须、叶,纹络逼真细致,瓜棱匀称饱满,盖与身上下贯通,弧线优美,和谐自然。
思亭壶
思亭壶为清代紫砂名家陆思亭所创壶式,此壶已成为特定的形制名称。器形简洁大方,为后世人纷纷效仿。
壶身如葫瓢,细长的弯嘴自腹向上胥出,圈把秀丽,高虚盖与壶口相切,呈一完整的器体。园球形壶钮,的脚明显,干净利索。园包底(一捺底),整器均匀为明接处理手法,细致到位。身筒两侧曲线,自顶部圆钮处流泻而下,壶盖处向外曲张,肩部自然向内弯曲,到腹部则又向外膨胀成一条更大的曲线,钮、盖、腹三段曲线自然流畅,颇有动感且干净利索。可能正因为陆思亭在这壶型上曲线的成功运用,才使其成为一个特定的形制名称吧“思亭壶”。
扁腹壶
扁腹壶,或者叫扁仿鼓壶,依壶身矮,壶口大而得名。日本奥兰田君对壶之理趣有此论述:“知理而不趣者,独取小与直,而不取大与直。知理又知趣者,不论大小曲直,择其善者皆取之。知理而不知趣,是为下乘,知理知趣是为上乘。”此壶理趣兼得,当属上乘无疑。理,此壶身线且口大,宜泡茶,一弯流出水条索长且涎水。壶把端拿,甚是轻巧,亦感舒适,平衡点恰到好处。趣,整体协调、对称,且节奏感强烈。若俯视,钮盖、肩、腹五个圆圈,如涟漪荡漾,十分悦目。盖边线略强于口线,正合国人天盖地之理念。壶盖倒置亦无倾斜之虑,也是一趣。此壶型宜用宜赏,内涵深,回味长,实乃经典之作。
八卦龙头一捆竹
“龙头一捆竹”以64根长竹段围成壶身以合64卦之数,工整而光洁,意境自然,腰间束带以圆竹装饰。以32根短竹段分成四组,每组8根,结以成足,上下一体,显得十分协调。壶盖浮雕伏羲八卦方位图,盖钮成太极图,颇有匠心。此壶设计极富中国传统文化意味。壶流、壶把则饰以飞龙形象,别有生趣,将易学哲理巧妙地构思于紫砂壶上。制技精美,含意深邃,堪称紫砂艺术极品。壶身虽系“打身筒”成型法,但对64根竹都一一雕成圆柱,根据相邻,可又根根相间,丝毫看不出修正的痕迹。在技法上,看似繁琐,实则简洁,从中也体现了紫砂原料优越的可塑性,显示了壶艺家的精湛技艺和文学素养。
供春壶
在中国紫砂壶的发展史上,供春壶的制作有着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紫砂壶走向成熟并发展到高峰的开端,而供春壶也已成为中国紫砂壶的一个象征,是中国工艺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代表。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宜兴制壶艺人供春所制,供春壶最初称作“树瘿壶”,为纪念供春后改名为“供春壶”,此壶是供春仿照金沙寺旁一颗银杏树的树瘿制作而成,他在壶上刻上树瘿上的花纹,烧成之后此壶却是非常古朴可爱,后来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便闻名于世。
松鼠葡萄壶
葡萄果实堆叠繁密,象征着五谷大获丰收和富贵。成串的葡萄还有“多”的含义,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喻“子”之意,葡萄松鼠合喻为“多子”“丰收”“富贵”。
掇只壶
《宜兴县志》中记载的这把千金之壶是一件被称为“掇只”的紫砂壶,“掇只”是紫砂壶造型中特有的一种壶型,造型像是把许多球状和半球状堆积到一起,由于掇在汉语里有连缀堆叠的意思,因此,这种造型的壶被称为掇只壶。《宜兴县志》中记载的掇只壶之所以价值连城,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出自宜兴制壶大师邵大亨之手。
合菱壶
合菱是众多筋纹器中的一款,壶身立面菱形,上下对称,通体呈曲线之美,令人赏心悦目。纵线分割为六个等分菱花瓣,壶身腰部以菱花波线分割,似平静起伏的水浪,颇有动感。壶盖上置一莲钮。壶钮与壶身均是由上下相间的筋纹花瓣咬合而成,含苞待放。壶盖同样是六瓣花瓣造型,筋纹沟壑深深,刻意表现出筋纹特有的凝重感,从而凸显出花瓣的肥硕。整个壶身是由六瓣花瓣上下镶接而成,分布均匀,其中两瓣分别胥出壶流和壶柄。流和把采用素面造型,嘴头尖尖且修长,很是锋利,飞把同样气势挺峭,钢骨尽现。
宫灯壶
宫灯造型始于清代雍正年间,其原型为灯笼,为屯头村一老汉设计,后来屯头灯笼被一县级官员进贡到宫中,屯头灯笼被定为贡品取名贡灯,成为皇宫专用品,后来人们把“贡”字换作“宫”字,就成了现在的“宫灯”,宫灯壶就是根据此种灯笼设计而成,造型清新自然,古典优美,气韵高雅,符合古代人们的审美观,也容易被现代所接受。
大彬如意
大彬如意是一款经典的器型,为明朝时大彬设计制作而成,其时有“明代良陶让一时”之说,时大彬设计此款壶既有“事事如意”之意,又有以三足撑体的“鼎立”寓意。
上新桥壶
江南多水,长河上的斜拉桥、曲拱桥,村前屋后的木桥、石桥、竹桥,这些连接此岸与彼岸的形态各异的纽带,随处可见。这个江南最普遍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出现在了茶壶上,始创者顾景舟把它建在了手把和壶盖上,“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提璧壶
提璧壶因其壶盖的盖面形似玉璧又采取提梁的形式而得名。玉璧是依照先民心中“天圆地方”的宇宙观而制作的。在“璧天相类” “璧圆像天”的观念影响下,玉璧成为沟通天地、象征日月的礼天之玉。《周礼》曰“以苍璧礼天”,玉璧是礼天的瑞信之首。此壶设计构思巧妙,形体端庄周正,造型结构严谨,提梁产生的空间与壶体产生虚实对比,给人以刚健俊逸、清秀挺拔的审美感受。
巨轮珠
巨轮珠又名具轮珠,乃古典传统器型,盛行于清末,尤其出口日本很多,之后又风靡台湾茶界。此款壶型,设计原意本就是实用器型,大口盖便于倾倒茶渣,直流炮口出水爽利。拿捏把握,壶盖摘拿,都方便自如。尤其古时人泡茶之余,爱把茶壶捧于掌心,摩挲把玩,此类圆形壶,小巧方便,更是适合。
华颖壶
华颖壶是顾景舟先生根据传统壶体演变所创作品。作品摘手圆、盖圆、壶身圆、三圆垒叠在圆壶底上,分外精神,遥望犹如花苞初绽。顾老以一朵半开的花苞为意,基于掇球壶的基础上,加以取舍和扬弃,创出此造型,又与清末陈鸿寿所创曼生十八式中的乳鼎壶相遥相呼应。在古汉字中没有“花”字,“花”为后世字,故而古时文人将“花”亦用“华”代之,华颖的“华”意为“花”,华颖所表达的意境即为招展的花意。如此美好的意蕴,能让使用华颖壶的人用得欢心、惬意。
匏尊
匏尊,亦作匏樽,是匏瓜制成的饮具,也泛指饮具。苏轼《前赤壁赋》有句:“架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讲述了月白风清之际,泛舟江上,举杯邀酌,思接万古的情状。同样,以匏尊作茶具,邀友尝茶,亦能驰骋千古,发思古之幽情也。
印包壶
紫砂印包壶为明代万历晚期名家时大彬所首创,其壶艺影响后人甚巨。在当时印包茶壶的造型可说十分大胆和有创意。印包壶以其壶体形似包袱,包裹印玺宝诰,亦称“宝诰壶”或“包袱壶”,器形含有包裹财货奉赠之意,而广受欢迎。
汤婆壶
“汤婆”原为盛热水放在被中取暖用的扁圆形壶,一般是用铜锡或陶瓷等制成。制成壶后,器型古拙有明季遗风,壶型简到极致,古朴超越一切,实用性超级。壶身饱满,壶壁挺秀,端庄古朴,看似纯实用却蕴生出美学意味。
唐羽壶
《唐羽壶》为光素器形,为创新系列作品中经典之佳作。创作构思源于唐代宫廷中的羽觞壶,它的造型与之非常贴近,唐人饮茶与今日沏茶不同,有点类似现在煮咖啡,因而壶的手柄一般都较细长,似有羽翼飞升之感。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