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芈月传》中,芈月和儿子嬴稷为什么会被发配到燕国当人质?
“发配”这个词用的实在不确切,秦国公子嬴稷是在燕国为人质,又不是充军的犯人。
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一种外交方式,叫质子制度′又叫质子外交。是诸侯国的结盟方式,互换人质,互求信任,乞求外援。质子制度最开始时,一般情況下是弱势小国臣服于大国,把自己最亲近最信任的公子质于大国,以换取信任,寻求强大的外援。
到了战国战国时期,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各国之间都互换人质,而且非常频繁。除了题中提到的公子嬴稷在燕国做过人质,像大家熟知的楚太子横(楚怀王)在齐国做过人质,楚太子完(楚考烈王)与春申君黄歇在秦国做过人质,燕太子丹先质于赵,后质于秦。
秦国是战国时期交换人质最多的国家,因为此时秦国军事最强,很多国家愿意把公子作为秦国质子,只为结盟求援。而秦国也把公子质于其他诸侯国,达到“远交近攻”的战略目的,同时也瓦解其他诸侯国的同盟关系。
至于秦昭襄王在燕国为质,《史记》中记载很简洁:昭襄王母楚人,姓芈氏,号宣太后。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
电视剧《芈月传》中,嬴稷与母亲芈月到燕国为人质是因为秦惠文王后(惠后)芈姝,恨芈月母子,秦惠文王在世时,喜爱芈月母子,几欲废太子嬴荡(秦武王)。惠文王死后,芈姝不容他们母子,让他们去燕国为质。
无论什么原因赢稷去燕国为质,电视剧《芈月传》与《史记》中都是赢稷归秦即位(秦武王赢荡举鼎绝膑而亡,无后)。秦武王因无子,死后诸弟争立。
而赢稷有强势的母亲,还有两个有本事的舅舅。宣太后二弟,其异父长弟曰穰侯,姓魏氏,名冉;同父弟曰芈戎,为华阳君……而魏冉最贤,自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武王卒,诸弟争立唯魏冉力能立昭王……
嬴稷得以从众公子中取胜上位,实舅舅魏冉之力,当然在《芈月传》中还有白起舅舅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