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黄河精神在动荡中原大地的“为什么黄河”艺术展上落下帷幕

黄河精神激荡中原大地 “何以黄河”艺术展落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何可

3月5日上午,在郑州美术馆的入口处,等待入馆的观众们排起了长队;在馆内的“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为期五个多月的展览即将落幕,展厅内涌动着入馆后的观众人潮,在巨幅油画《何以黄河》前,人们纷纷举起相机,打卡留下记忆。据悉,周末单日参观人数创下了近万人的新纪录。

2022年9月18日,“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震撼登场,并迅速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该展览是对艺术家王刚2000年以来艺术探索的集中梳理和呈现,包含架上绘画、雕塑、行为艺术、装置艺术以及大地艺术等500余件作品,从对黄河的重塑、对黄河岸边人们的刻画以及人与大地关系的探讨三大层面,展开了对“何以黄河”这一命题的追索。

“为这一展览,我们准备了两年多时间,是郑州美术馆新馆建馆以来做过的最大的个展,占据了约五分之四的展位面积,这样的规模在全国也应属鲜见。”郑州美术馆馆长罗鸣说。

据统计,在80天有效展期内,该展览接待观众逾20万人次。观众不仅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工作者和爱好者,还吸引了许多平日里不了解、不关注美术相关动态的朋友,纷纷走进美术馆探寻“何以黄河”“何以艺术”。

“王刚老师的作品磅礴沉郁、厚重高远,是黄河两岸农耕文明哺育下的人民群众的精神肖像,更是一部华夏民族千百年来血脉传承的壮丽史诗。该展览自展出以来受到广大业内人士和众多观众的好评。”据郑州美术馆馆长罗鸣介绍,本次“黄河文化盛宴”开展以来受到专业人士及广大观众好评。著名美术批评家、策展人,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傅军表示,郑州美术馆堪称艺术家作品的放大器,为大众推出了无论从学术判断还是展览呈现都非常考究的展项。

“这次主题的选材真的很好,是非艺术专业生能看懂的艺术哦!这里非常好,特别是航拍的中国非常美,让你不想走!”“斗转星移,流光如逝,看野火燎原,听冰雪消融,当罡风吹散热爱,沟壑如割,艺术家的意志,在大地上浮现出凝固的表情。” “这才是黄河应有的原象之美。一个民族千年的苦难悲歌、精神之魂、雄浑气度都蕴藏其中。”“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在郑州美术馆留言簿上,不少参观者认真写下自己的参观感悟,对此次展览发出由衷的赞叹,有些观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攻略、晒打卡图,使“王刚:何以黄河——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热度持续上升,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史俊廷说,著名画家王刚老师的作品非常震撼人心,这些作品蕴含着他对大地的眷顾,对生命的热爱,对黄河的思考和敬畏,对人生的深刻解读,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据介绍,由于观众人数较多且比较集中,为保证安全和良好的观展体验,郑州美术馆于周末启动了限流机制。尽管需要等候,但仍阻挡不了市民观众的观展热情,大家进入展厅,打卡拍照,驻足徘徊,欣赏黄河主题作品的博大厚重,享受郑州美术馆精心策划和呈现的一场场艺术盛宴。

在这场现象级热展的背后,也折射出人们对黄河文化以及高质量文化服务的持续需求。作为城市文化地标和名片的郑州美术馆,已形成文明互鉴、古今融合的艺术展示平台,配合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增强公众的文化获得感。

“奔腾的黄河,沧桑、厚重、苦难、活力、生生不息,本土艺术家描绘本土的人文、思想、情感,我们需要这样的艺术创作,王老师,为您点赞。”市民王女士说。众多市民走进郑州美术馆欣赏“当代黄河主题艺术研究展”,充分说明大家对母亲河饱含深厚的情感,深深热爱着中原广袤的黄土地。一幅幅巨大的黄河油画作品给了观者无以言表的强烈震撼。滔滔黄河水,裹挟着泥土与奔腾咆哮而来。“气势开张,雄浑壮阔。远看有气魄,近看不粗糙。”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席卫权不仅对此次“高规格、大手笔”的展览给予高度评价,对王刚的作品也是赞誉有加。

王刚始终将“黄河与大地”作为自己的艺术命题。他说:“我画黄河,不是画风景,而是画黄河文化的厚重历史和精神力量。气势磅礴的黄河强烈震撼着我,不断激发我生命中升腾的力量,我只是把这些精神物化在了作品中。”他把目光聚焦在中原大地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生活在这里的黄河儿女上,创作的多个系列的作品在艺术界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河南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化建国评价说:“如何通过艺术作品呈现黄河文化的内涵,是每一位关注这一主题的艺术家都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次展览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参照和启示。”

“喝黄河水长大,受黄河文化滋养,怀着真诚的感恩之心,我把500件呕心沥血之作捐献给黄河岸边养育我的这个城市,美术馆是这些作品最好的归宿。”谈起自己与黄河以及古都郑州的深厚情感,王刚深有感触地说。

“该展览营造了一个巨大的精神祭祀空间,艺术家王刚带着圣徒般的信仰,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将艺术的探索延伸到中国人的宇宙观、艺术本源、艺术何为等深层次领域,通过盛大的仪式为中国当代艺术招魂,弥补了中国当代艺术在超越性和现实批判性方面的缺失,重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灵魂与价值。”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原副院长张晓凌认为。

“艺术家王刚是一个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画家,几十年来不计名利得失,以丰厚的大地般的艺术留住了黄河时光,让人们看到我们的祖先是如何从苦难中走来,彰显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包容力、凝聚力。”著名作家,河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李佩甫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