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明的信仰共同体---洪洞大槐树(三)
融入各地本土文化
背着手走路和“解手”
据说,移民登记后,为防止逃跑,先把双手反绑起来,再用一根长绳将若干人串联起来,押解着上路。迢迢千里,移民手臂被长时间捆束,逐渐麻木,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于背着手走路,并将这一行为习惯传给了后代。移民在长途跋涉的途中,需要大小便时,就向官兵报告,请求将反捆着的双手解开。次数多了,口头的请求也趋于简单化了,只要有人说要解开手,就都明白是要大小便。久而久之,“解手”便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并传承沿用于大槐树移民地区。
与清明有关的习俗
清明时节,大槐树移民地区都有禁火寒食、上坟扫墓、踏青插柳等习俗。如《滨州志》记载“三月寒食,俗谓自先年冬至日起至此一百五日,相传此日是介子推焚殉忌日,士人不忍火食,予冷炊供之,因名寒食,盖三月初五也。”由于寒食是为纪念春秋时被焚于绵山的晋国忠臣介子推的,所以,寒食的习惯最早源起于山西,因为介子推被焚于清明前一天,为纪念他,这一天,人们便“郊祀野祭”,由此延传下来,成了清明扫墓的习俗。据说,介子推被焚死后,晋文公痛心疾首,思臣心切,便于第二年祀日带领群臣去绵山祭奠。为示郑重,先在山下寒食一日,第二天素服徒步,登山致哀。当众人行至坟前,却见那棵与介子推同时焚死的柳树已复活吐绿,晋文公便珍爱地折下一根柳枝插在头上,群臣见状也都仿效折戴。由此演变成后世清明插柳的习俗。流行于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的寒食、扫墓、插柳等习俗都是与介子推有关的山西民俗,随着洪洞移民的迁人,晋南风情便融注于各地民俗之中,并愈加浓重。
移民内容融入各地的民间故事
在各地的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中,有关山西洪洞移民的内容为数极多。这些传说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大槐树的移民传说,另一类则是移民外乡后的历史及怀念故乡的传说。尤其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许多与洪洞移民有关的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尽管在不同地方流传的方式和说法不同,但其中基本情节和基本人物,甚至一些关键性、细节性语言都是大致相同的,例如胡大海、常遇春的传说,有关双脚趾甲来历的传说等,就具有上述特点。这种现象说明虽然民间故事、民间歌谣在传布过程中会有一些细微变化,但讲述者或多或少都具有相似的背景,也必然与山西洪洞移民的史实有着千丝万缕割不断的联系。湖北省光华县一带至今流传有哄孩子的歌谣:“儿啊、儿啊,莫哭啼,俺的老家是山西;娃呀、娃呀,你莫哭,山西有棵大槐树,吃面面,喝稀稀,吃吃喝喝回山西。”
对迁入地的民间艺术产生影响
迁居山东高密的大槐树移民,他们带来的剪纸艺术,与当地的剪纸艺术互相交流、借鉴,兼收并蓄,熔于一炉,形成了独有的特色,既有精巧的构思,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造型稚拙,风格淳朴,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现已成为高密“四宝”之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高密也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剪纸之乡”的称号。
对迁入地的方言产生影响
山西方言是我们中华民族语言当中最复杂、最有特色、最丰富多彩的一支谱系。俗语说:“同是一乡人,十里不同音。”几百年来,大槐树移民历经迁播,与当地居氏不断融合,语音发生了不少改变,但方言词汇变化很小,仍顽强地存在于他们的语言之中。例如,大槐树移民集中的以济宁、临沂为代表的鲁南一带的方言词汇,就与洪洞方言有极大的相似性,例如:
1.亲属称谓:姥爷(外祖父)、姥娘(外祖母);
2.事物名称:褂子(上衣)、墩布(拖把)、空条(铁丝)、馍馍(馒头)、旗子(面条)、棒子(玉米)、胰子(肥皂)、蝎虎(壁虎)、茅子(厕所)、恶水(污水);
3.时间代词:年时(去年)、夜个(昨天)、多会儿(啥时候)、上岁数(年老);
4.动词:拾掇(收拾)、撵(赶)、捂(以手掩物)、卷(骂)、掴(打人的脸)。
方言是故乡的土语,也可以说是人们真正的母语。它牵系着大槐树移民的乡愁,显示出他们与故乡永远也扯不断的情缘。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促进各地的科技融合和进步
随着移民的迁入,各种生产工艺和技术也被带到迁居地区,从而促进了各地的科技融合和进步。例如:河北宣化地区汇聚了大量外地移民,这里的“土木工自山西来,巾帽工自江西来”,各地工匠互相切磋,不断提高改进工艺。又如天津的“小站大米”,在明初河北北部都是白茫茫的盐碱地,根本不能种粮。大槐树移民中的种植高手提出开沟引水,洗碱种植的建议,于是当地官府组织大家屯田试种,结果获得不错的收成,后来逐步扩大垦荒规模,得地18万余亩,招流民3000户,并派士兵2000人一起屯种。通过兴修水利,终使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盛产水稻的米粮川。
(未完待续)
洪洞大槐树景区欢迎您
回家寻根祭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