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近日,朝鲜在其阅兵式上高调展示了战略武器的最新发展,其中11辆“火星-17”的高调现身震动全球。相比于之前普遍2辆出动的阅兵场面,这种重大提升让美日等国家难以接受。问题在于,超大型特种运输底盘可不是随便哪个国家都能玩得转的,在11辆“火星-17”登场让美日难以置信的同时,搞清楚背后超大型特种车底盘的技术来源,才是更重要的。
▲大量“火星-17”的现身足以改变全球格局
2010年11月,朝鲜林业省林木贸易总公司花费3000万人民币,以民用“木材运输”的名义,从邻国采购了6辆WS-51200型超重特种越野运输车。这批8轴特种车辆从2011年5月开始交付,在2012年4月就搭载重型导弹现身阅兵场。韩国媒体因此认为,北方在采购这批重型车辆时,就有撕毁购买协议应用到军事领域的想法。在这之后,8轴、9轴和11轴等不同规格的运输车纷纷现身阅兵场,搭载的导弹型号也是各不相同。美国军事领域普遍认为,这些运输平台是基于6辆8轴车辆的拆分、改进和组装而来,总可用数字一定小于等于6辆。由于前些年阅兵场上出现的重型导弹机动平台从未超过4辆,因此这一观点长期影响了美日韩的防御策略,直到这次阅兵开始。
▲之前走上阅兵场的重型运输机动平台数量有限
由于获得8轴重型载重车辆已有12年,因此近期“火星-17”数量的重大突破,很容易联想到其本土重型底盘制造技术的突破,但这一点其实是不现实的。举个例子,在苏联解体后,著名的明斯克轮式拖拉机厂(简称MAZ)便属于新生的白俄罗斯。由于俄罗斯当时并未解决重型特种运输车辆的制造问题,因此其S-300/400防空系统、“伊斯坎德尔-M”战术导弹系统、“白杨-M”洲际导弹、“亚尔斯”洲际导弹等战略武器,均使用MAZ出品的重型底盘。这种国之重器握于他人之手的感觉并不好受,俄罗斯一直希望将MAZ并入其国防生产体系,却始终未能如愿。
▲俄罗斯“白杨-M”洲际导弹使用的是白俄罗斯底盘
为此,俄罗斯在2014年后,大力发展其国产重型特种底盘制造产业,卡玛兹和布良斯克这两家颇有技术积累的俄罗斯公司,开始朝这一领域进军。最终双方合作推出了著名的Platform-O项目,以取代来自白俄罗斯的经典MZKT-79221底盘(这正是“白杨-M”和“亚尔斯”的机动运输底盘)。然而在之后的一系列测试中,基于Platform-O项目的KamAZ-7850底盘,却出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比起白俄罗斯MZKT-79221底盘,能在-50℃到45℃温度区间,45度以下所有地形行驶的优秀水准,还有巨大差距,至今依然没有进入实用阶段。俄罗斯尚且如此,朝鲜作为一个工业水平有限的国家,就更不可能依靠自己完成这一技术的突破。
▲在积雪环境中活动的俄军“亚尔斯”洲际导弹
现代百吨级别的民用卡车并不少见,但其技术要求远远无法和军用重型卡车相比。事实上,目前真正属于军用重型底盘制造第一梯队的,只有美国、中国、德国和白俄罗斯四个国家,其他像俄罗斯、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只能说有一定特色,覆盖面还不够广。具体到实际应用,重型导弹运输车和坦克运输车是外界最熟知的两个领域。像著名的美国“奥什科什”M1070坦克运输车、白俄罗斯MZKT-741351坦克运输车,以及上文提到的MZKT-79221底盘、中国东风-41使用的HTF-5980A底盘,就是这两个领域的典型。
▲国产东风-41使用国产HTF-5980A底盘
另一个比较特殊的领域是自行式液压平板车,即著名的SPMT(Self-propelled modular transporter,部分文献称之为SMPT属于笔误)。这种特殊的工程运输平台,已经脱离了传统卡车范畴,其通过将大量模块拼接在一起,可以运输数千甚至上万吨的重物。在2009年,德国TII集团的SPMT平台使用2160个轮子,以9400马力创下了运输挪威15000吨废水分离装置的世界纪录。而中国万山出品的国产SPMT平台,理论最大运输重量达到50000吨,实际在2019年8月运输过约12000吨的海底沉管隧道钢壳。
▲国产SPMT平台运输整艘5200吨重的海警船
此次“火星-17”数量的巨大突破,背后可以肯定会有外来技术注入,去掉德国和美国这两个不可能的国家,结果其实已经很明显。白俄罗斯的MAZ在冷战后虽然发展不错,但军用核心业务一直依赖俄罗斯,这并不是一个很稳定的结构。因此,MAZ一直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其除了推出民用产品外,也大力和其他国家在军事领域进行合作。之前就一直有传言,称中国重型特种车辆底盘的技术突破,就有拿A-200火箭炮制造技术和白俄罗斯交换的因素。而著名三江万山特车,则是在1998年就与MAZ合作建立合资子公司,并且在2010年接收了后者转让的6轴、8轴重型越野底盘制造技术。
▲WS-51200型超重特种越野运输车其实也带有白俄罗斯血统
目前在核武器领域有建树的国家虽然不少,但像美国、英国、法国、印度等国家,都未发展陆地重型机动平台。近年来朝鲜在战略武器领域投入海量资源,最终与拓展出口市场的白俄罗斯合作,并不是很费解的事情,毕竟在90年代这两个国家就有一定合作,如今合作深入也合情合理。再进一步观察“火星-17”和俄罗斯“亚尔斯”的运输平台,会发现两者驾驶舱中间结构、车首灭火器布局有明显相似之处,这恐怕并不是巧合。因此,此次11辆“火星-17”高调亮相,意味着其重型运输平台制造已经取得一定突破,至少也是卖家提供核心零部件在当地组装生产,这意味未来类似的重型武器规模只会越来越大,为此夜不能寐的人也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