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体育 > 正文

俄乌双方战场“斗法”,时隔一年看,普京对乌“慈悲”,对不对

说到这场俄乌冲突,恐怕一开始谁都没有料到,这场战事会从去年的2月底延续到2023年。记得俄乌冲突刚开始爆发的时候,网上有不少人都预测,俄罗斯会开展闪电战,拿下乌克兰。毕竟,在那之前,俄罗斯天降神兵,以“迅雷不接掩耳之势”帮助哈萨克斯坦平复了骚乱。但谁知,这场俄乌冲突后续的发展,也是出乎人的意料。

一部分人认为,普京并没有使出全力去对付乌克兰,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还保持着克制,从而错过了一举拿下乌克兰的最佳时机,继而给了乌克兰反扑的机会。不过,俄罗斯似乎朝着“清醒”的方向转变,利用远程导弹等打击乌克兰境内的重点目标,多次空中连番轰炸。尽管如此,也未曾改变现有的僵局。

现如今,俄乌战场双方“斗法”,伤亡人数成谜,双方各执一词。那么,时隔一年,我们来回看这场俄乌冲突,普京采用“有限军事行动”,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根据综合报道称,随着俄罗斯宣布进行36个小时的停火之后,乌克兰进行反扑,造成了俄罗斯士兵伤亡。按照乌克兰方面的说法,炸死俄军400多人,但俄方确认的数据是89人。

而在近段时间,俄军表示,已经对乌克兰东部一个临时安置的乌军建筑物进行了“报复性打击”,造成了600多名乌克兰士兵伤亡,但乌方却否认,声称无人员伤亡。显然,双方伤亡人员的数据成谜。当然,我们不排除,这是战场上混淆视听的惯用手段,但就目前而言,我们对俄乌战场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毋庸置疑,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付出了较为惨重的代价。除此之外,俄罗斯军队确实也没有打出属于自己的水准。不过,我们前面所提到的,俄军对乌克兰展开“有限的军事行动”这样的决策,既逃不出外部因素,也躲不掉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很大程度和俄军的轻敌脱不了干系,这点不难理解,按理来说,俄军在世界上算得上是有着较为丰富的军事行动经验的国家,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不过恰好正是因为经验充足,才有了误判,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淹死的基本上都是会游泳的。正是因为轻敌,轻视了乌克兰的抵抗能力以及西方国家的介入程度,所以才有了现在的局势。至于外部因素,美西方的行动,想必各位也略知一二。

但是很显然,“有限军事行动”已经不适用于俄乌冲突了,但俄罗斯也没有办法,毕竟俄罗斯国内的经济承受力度有限。所以,对俄罗斯来说,并没有选择的余地。简单来说,俄罗斯不可能不知道大面积轰炸带来的“省时省力”,但是受制于经济,俄罗斯只能这么做。

与此同时,在面对北约的东扩,俄罗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对抗手段就是军事。对于俄罗斯来说,只要能换来一丝的生存空间,哪怕是错误的路,也要一条道走到黑。

但中国面临的情况,多少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中国除了军事,还有其他的路可以选择,不到最后一刻,我们是不会动用军事力量的。那么,如何在国际中巧妙地站稳脚跟,迎接新的挑战,解决新的问题,是我们思考的方向。(柒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