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军区是1955年成立的一个大军区,负责东北边防,战略位置相当重要,前身是林彪领导的东北军区。沈阳军区成立时,军区司令员是邓华,同年授上将。
从纵队司令员,到兵团司令员,邓华是最杰出的东北野战军将领之一。能文能武,军政双全,又刚刚从朝鲜战场凯旋而归,以巨大的威望当之无愧成为首任沈阳军区司令员。
当时的沈阳军区下辖辽宁、吉林、黑龙江、热河等地方省军区,同时还下辖4个军的兵力。这4个军也都是当年东北战场老牌的主力军,军长都是谁呢?
(左一梁兴初,中间江拥辉)
先说第38军,当年四大野战军首屈一指的王牌军,1955年时的军长,既不是李天佑,李天佑已经担任了广西军区司令员,也不是梁兴初,梁兴初是广州军区副司令员。
当时的第38军军长是江拥辉,梁兴初的老部下,也是梁兴初的江西老乡。梁兴初是江西吉安人,江拥辉是江西瑞金人,他们都是十几岁就参加红军根正苗红的红小鬼。
从山东战场,江拥辉就跟随梁兴初,到了东北,他是梁兴初麾下的团长、副师长,进入朝鲜战场,江拥辉是梁兴初的副手,第38军的副军长。
38军挨了骂,梁兴初主动承担了责任。江拥辉说,我也有责任。38军打成万岁军,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是他们的共同荣誉。在梁兴初之后,江拥辉当之无愧接任军长。
1983年,江拥辉担任了最后一任福州军区司令员。遗憾的是,1991年,一代名将江拥辉因为输液反应导致心脏病发作,在沈阳病逝,时年只有74岁。
(张竭诚少将)
然后是第39军,军长既不是最初的刘震上将,也不是入朝作战时的吴信泉中将,他叫张竭诚,湖北红安人,14岁参加红军,是红25军的一名小将。
从后来的新四军第三师,到东北战场上的第二纵队,张竭诚长期跟随刘震作战,是刘震麾下的主力师长。到了东北战场,张竭诚统领的117师创造了一个师在一次战斗中歼敌最多缴获最多的记录。
在吴信泉之后,张竭诚接任39军军长,授开国少将,他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开国少将,当过乌鲁木齐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2001年在沈阳逝世,享年84岁。
接下来是第40军,这是由名闻遐迩的旋风纵队改编而成的军,军长不再是韩先楚上将,韩先楚都已经当了个副总参长,不久南下兼任福州军区司令员,也不再是温玉成中将,他是韩先楚的第一爱将邓岳。
(邓岳少将)
邓岳和韩先楚都是湖北人,大别山子弟,韩先楚是湖北红安的,邓岳是湖北麻城的。在当年的第三纵队,每次有作战任务,韩先楚都会让邓岳统领的师担任主攻,这就是闻名天下的118师。
118师是韩先楚的拳头,也是旋风纵队的利剑。解放海南岛,韩先楚组织前两次小规模偷渡,用的都是118师的将领和部队。到了朝鲜战场,邓岳领导的118师打出了一场漂亮的开门红,那一天后来成为抗美援朝战争纪念日。
1955年,邓岳被授开国少将军衔,先后在沈阳军区和南京军区当过副司令员,2000年在沈阳病逝,享年83岁。
最后是第50军,这是由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而成的军,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起义后最初改编,军长是曾泽生,滇军名将,进入朝鲜作战,军长还是曾泽生。回国后,第50军归沈阳军区管辖,军长依然是曾泽生。
(曾泽生中将)
在朝鲜战场,第50军血战汉江,顶住了敌人的狂轰乱炸,把美军第25师打得头破血流,杀垮了土耳其旅,这仗打得让美国人都难以置信,抵抗力太顽强了。
战后,彭德怀握着曾泽生军长的手说,50军打得好,我要给你补兵,优先给你们换装!一支起义部队,鏖战朝鲜,能打到这个份上,让彭德怀都非常感动,向曾泽生深深鞠躬。
1955年,曾泽生被授开国中将。他这一枚中将勋章,沉甸甸的。1973年,曾泽生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