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赣江票寨村:用一针一针的线织成“锦绣”

日前,走进位于贵州省榕江县寨蒿镇票寨村的新媒体基地,一件件精美的侗绣作品映入眼帘,既有侗族传统服饰、腰带、披肩、头饰,也有带着刺绣装饰的背带、香包等。据了解,这些作品都是村里的绣娘们一针一线手工缝制而成。

榕江县寨蒿镇票寨村妇女群众在新媒体基地刺绣。

吴松桃从小就在侗绣技艺的熏陶中长大,从6岁开始就跟着奶奶和母亲学习侗族刺绣技艺,对于侗绣具有超乎常人的热情和天赋。“龙和凤是我们刺绣作品的主要元素,我们的图案现在已经不需要画草稿了,全部存在脑子里。”吴松桃说。

在榕江县蒿镇票寨村,勤劳智慧的侗族绣娘们在刺绣中不断创新、改进,将侗绣与现代产品设计相结合,以打籽绣为主要技艺风格,搭配亮丽的绣线,绣出的图案色彩更鲜艳、更漂亮。

吴松桃(左)和绣娘交流刺绣技艺。

作为榕江县的人大代表,吴松桃积极推进票寨村“市场+基地+传承人+绣娘”的非遗经济模式,带动当地妇女群众居家灵活就业。绣娘们利用闲暇时间承接订单,每年可增收万余元,实现顾家、传艺、就业“三不误”,用自己的一双巧手“绣”出幸福生活。目前,票寨侗绣每年销售量最高可达20万件,收入8万余元。

如今,逢年过节侗族绣娘们就会聚集在基地,一边交流讨论刺绣新想法,一边娴熟地穿针引线,一个个绚丽多姿的图案在她们的巧手下绽放,一幅幅美丽的乡村振兴新画卷也在徐徐展开。

黔东南州非遗文化传承人吴松桃(左)正在进行刺绣作业。

票寨村党支部书记吴必吕说:“票寨村目前的绣娘队伍共有40余人,都是相邻村寨的留守妇女,在吴松桃‘师带徒’的带动下,侗技艺得到广泛传播,对于这项祖辈传下来的技艺和瑰宝,因为吴松桃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守护中。”

此外,寨蒿镇积极响应榕江县农村电商“新媒体+”模式,组织绣娘们围绕“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采取“新媒体+人才+侗绣”的模式,让票寨侗绣通过电商平台“走”出大山,助力乡村振兴。

精美的刺绣作品。

下一步,寨蒿镇将继续通过走访调研、倾听民意、座谈交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本土人才助推优势产业,以“新媒体+”助力加速跑,持续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正海

通讯员 石义

编辑 杨锦焘

二审 石含开

三审 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