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宫斗、情欲、阉割,不要死在牡丹花下

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索菲娅·科波拉凭借《牡丹花下》一举夺得最佳导演奖。

对于科波拉来说,她比一般导演或许更受众人的期待。

不仅因为她曾经惊艳影坛的亮相——《处女之死》《迷失东京》,也因为她是“教父之女”。

《教父》的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她的父亲。

同时她的母亲、哥哥、爷爷、表哥都是电影圈赫赫有名的人物,科波拉家族可谓现代美国电影业中的传奇家族。

在这样的光环下,索菲娅·科波拉从「金酸梅十年最烂新星」到「史上百位伟大导演之一」,可谓经受了不少曲折和质疑。

就算此次拿下世界顶级电影节的最佳导演,作品依然受到不少诟病,豆瓣的评分也才5.8分。

人们对这位名导之女才华的要求似乎更加苛刻,但同时,我们也确实能从她的作品中看出一些重复自我,流于肤浅的弊病。

1971年,导演唐·希格尔将托马斯·P·库里南的小说《受骗》搬上银幕,又名《牡丹花下》。

讲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一名受伤的北方士兵被一所南方女子寄宿学校收留,在疗伤的过程中,这场人道主义的救治很快便变成了一出情欲的宫斗。

在战争压抑的大环境下,学院里7个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对这名士兵约翰展开了争夺,浪漫、情欲、惊悚并存,将两性多角关系进行了一次完整而细腻的呈现。

《牡丹花下》也被认为是唐·希格尔最好的作品之一。

1971版《牡丹花下》

此次科波拉的《牡丹花下》必然要与前作进行对比,虽然她本人拒绝,并称这不是对上一部《牡丹花下》的翻拍,只是对原著小说的改编。

比起希格尔版,科波拉版确实进行了不少删减,一些前作中的人物、隐喻、暗示都不再出现,甚至包括战争本身,也只是遥远的炮声和偶尔路过的士兵。

取而代之的是科波拉长期对准的主题——对女性欲望的大量描写。

不过科波拉版的《牡丹花下》阵容非常值得一提,士兵由科林·法瑞尔饰演,而院长玛莎小姐则由妮可·基德曼饰演,教师埃德温娜由克斯汀·邓斯特饰演,有些放浪的艾丽西娅则由艾丽·范宁饰演。

1864年的美国弗吉尼亚州,腿部中弹倒在树林中的士兵麦克伯尼,被采蘑菇的小女孩艾米发现,并将他带回到不远处的女子寄宿学院。

学员中一共还剩7名女子,包括院长玛莎小姐和教师埃德温娜。

对于这样一个“敌军”的到来,无处可去的女孩们惊慌中又有些雀跃。

起初都以基督之名行救人至善,然而很快,无论是花季少女,还是成熟女性,都开始因为这个不速之客产生一些变化。

第一个便是为士兵处理伤口、擦拭身体的玛莎,在极尽暧昧的镜头中,水雾、肌肤、遮盖物下的无限想象力,让玛莎心绪难宁、呼吸急促。

然而作为一名领导者,她必须始终不忘这是一所淑女学院。

妮可·基德曼的脸上写满了克制与禁欲。

士兵对她充满尊敬和赞赏,称赞她是他见过的最勇敢的女人。

毕竟士兵能否留在此地的“生杀大权”全握在这位玛莎小姐手中。

第二个被突出的是埃德温娜。这个看上去一脸平易近人的老师,被眼尖的女学生看出来佩戴上了精致的别针。

而她也是士兵第一个表白的人。

士兵坦露对她一见钟情,被她的美貌惊艳,与她谈心。很快,埃德温娜便沦陷了。

第三个是艾丽西娅。从一开始面对士兵的俯身、被抓住裙角的犹豫、眼神的几度挑逗,都可以看出艾丽西娅对于性的大胆与渴望。

她不比玛莎多年禁欲后的压抑,也不是埃德温娜对爱情的沉溺,而是荷尔蒙喷薄的少女享受初尝禁果带来的刺激,以及用性魅力让自己成为一名熟女的急切。

而这一切举动,士兵当然一目了然。

他不戳破不拒绝,就让一切情愫慢慢发酵。

第四个被收买人心的,是将士兵救回来的艾米。

她年纪尚幼,真心关心士兵的状况,而士兵对她则与其他人不一样,一句“不要告诉别人,你是我在这里最好的朋友”,便让艾米对他更加重视。

毕竟,对于小孩子来说,能有谁比“拥有共同秘密”的朋友更重要的呢?

每个女孩都心知肚明士兵到来后的变化,当士兵被破格加入她们的晚宴,大家穿上华服,争奇斗艳,笑个不停,十足花痴。

当每一个人都私以为在士兵心中无可取代时,还在四处留情的士兵却不知道危险正在悄然而至。

晚宴结束后,士兵喝了不少酒。他贴身站在艾丽西娅身后,酒气蔓延在空气之中;他告诉埃德温娜,今晚要去她的房间;他在和玛莎道别时,差点情不自禁吻上去。

士兵正在艾丽西娅的床上。他追上撞见一切的埃德温娜,企图解释,却被埃德温娜失手推下楼梯。

当他醒来,他失去了一条腿。

在不能接受的痛苦中,他变得暴戾、狂躁,他声称玛莎锯掉他的腿是对他没去她房间的报复,而埃德温娜则是与玛莎串通好的,因为他也没选择埃德温娜的房间。

士兵的这番话彻底暴露了他深知自己性魅力的事实,然而却也暴露了他的自大和对自身重要性的高估。

因为在威胁面前,人们更多的会选择保命,并且努力让一切回到从前的平常状态。

手持武器、充满暴力的士兵对女孩们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秀色可餐的性对象,而变成了一个需要团结起来击败的恶势力。

《牡丹花下》与我们惯常看到的“宫斗戏”不同的是,权力不在男性手中,所以这最终导致了没有出现女性之间惨烈的内斗,而是非常一致而决绝地铲除异己。

男女相互利用与引诱,谁也不能在这场欲望的游戏中脱身。

在科波拉的镜头中,女性欲望的表达是含蓄细腻的,多处止于靠近的身体、紊乱的呼吸,就连大胆的艾丽西娅也由于范宁的稚嫩,显得过于纯情。

而在希格尔版中,导演运用玛莎梦境中的乱交,以及与哥哥的乱伦为背景,将人物的禁欲气质夯实得更加丰满。

而大概由于埃德温娜的扮演者邓斯特拒绝为此角色减肥,在影片中也确实没能看出埃德温娜吸引士兵的魅力。

同时,士兵一角在前半段被动、颓丧,后半段酗酒暴躁的状态,也很难看出魅力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邓斯特曾在科波拉的处女作《处女之死》中,饰演了一个艾丽西娅般的角色,肆意大胆,对性充满渴望。

而《牡丹花下》中对于宗教、禁欲、女性群体欲望等的呈现,比起5个少女集体自杀的《处女之死》并没有更胜一筹。

尤其是在删掉前作中黑人奴仆的角色,基本放弃动荡的社会大背景后,《牡丹花下》的时空意义毫无凸显,显得单薄。

但精美的服化道、全片采用自然光、演员的出色发挥,或许都是科波拉拿下最佳导演奖的理由。

而她还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她的拍片时长都短得惊人。

《处女之死》仅用29天拍摄完成。

《迷失东京》27天。

《牡丹花下》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