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米,冯骥才在江南人中,可谓鹤立鸡群。他常笑自己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吃没吃相,头发乱七八糟,衣扣经常扣错,袜子经常穿反,一个不拘小节的宁波人。
浙江有宁波,宁波有慈城,慈城有冯氏。
慈城,也就是宁波下属慈溪县,今天的江北区慈城镇,历史上有“中国进士第一城”之称,冯骥才正是慈城冯氏后人。冯家世代从商重教,既以商养学,亦入仕报国,明清以后,慈溪冯家日渐兴旺。
冯骥才为文化遗产奔走、抢救,或许可以追溯到宁波冯氏先人。这一条文脉,延续了近200年,没有断流。
学不会的乡音
6年前的四月春天,74岁的冯骥才坐了5个多小时的高铁,回到慈城老家。他站在祖居老屋里的老井前,对家乡人说,我对这口井有一种依恋的感觉。因为这井水对我来说就像乳汁,我父亲是喝这口水井的水长大的。
冯骥才在散文《乡魂》中说起了对故乡的复杂之情。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他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随着我的童年与少年。那时,尤其是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加入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说笑话逗我、哄我,但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叫我又气又恨的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并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这是冯骥才生命中的“乡音”。
祖父和父亲都爱吃海鲜,祖父吃清蒸江螺的情景,一直在回忆中:“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他说,“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这绝招只有父亲吃鱼吐刺的本事可以媲美。”
抱得住的抱珠楼
2022年7月,身在天津的冯骥才听说宁波的一座藏书楼重新面世,特地为家乡人录了视频,发出了“天下读书爱书人,共建共享藏书楼”的倡议。
这座藏书楼,就是隐入尘烟的抱珠楼。
抱珠楼位于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与冯骥才祖居博物馆隔街相望,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鼎盛时期,曾拥有数万卷藏书,一度可以与“天一阁”和“五桂楼”媲美。时光流逝,这座近200年历史的藏书楼成为遗珠,但冯骥才一直惦记着。
抱珠楼,缘起冯骥才的家族,为冯先生高祖从弟冯本怀创建。
冯本怀,字慎旃,号酉卿,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中举,他收集了大量的善本和珍本,并精刻了当地的地方文献,一同归于楼中,抱珠楼一举成名。这位冯氏先人还参与了一系列书籍的整理刊刻。现藏南京图书馆的《溪上遗闻集录》《别录》道光年刻本的影印件,扉页上就标有“抱珠楼藏版”字样。
2006年,冯骥才来到慈城。他建议将抱珠楼建成书院的形式。2018年,抱珠楼的复兴提上了日程,他看了设计方案,修缮后的抱珠楼4幢主体建筑相映生辉——它们是:抱珠楼本体、始平路4号冯氏故居(本怀明阁)、众妙新楼(螺旋藻井四面亭)、恒温恒湿藏书库。
还有一个问题,历经时光轮转,十万册书已散尽。据传,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冯本怀的曾孙冯庆瑞把残存的藏书全部捐赠给了西泠印社。
冯骥才说,那我们一起来捐书吧。
他号召海内外作家共同为抱珠楼捐赠签名本,他自己的签名本,由在宁波的族人冯有康现场代为捐赠。抱珠楼的藏书,一点点多起来了。
寻得到的乡愁
冯骥才关注乡愁何来,又追问乡关何处。
有一次,他在浙江龙泉县小梅镇大窑村考察,村里正集资对一座古庙进行翻修。他发现两侧墙壁上的四幅绘画,其中一幅已经被村民用白油漆重新描过。他仔细观看尚未被破坏的三幅作品,初步确定是明代的木版壁画。凭这几幅木版壁画,这座古庙就可以申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他说,应该马上对其它三幅壁画妥善保护。
这些年,冯骥才跑了浙江的很多乡镇,抢救了很多古村落的宝贝。在他眼里,“乡愁”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所在。而传统村落就是中华民族的美丽乡愁。他有一个执念,要让人们寻得到自己的那一份“乡愁”。他将目光投向了宁绍平原。
绍兴的胡卜村是个有上千年历史的古村落,背靠七星峰,下临梅溪,村中有人家五六百户。胡卜村有胡姓家族的祠堂和老牌坊,此地村民至今坚守着一些传统习俗,包括历史悠久的目连戏。
2016年,冯骥才关注到了这个古村落——
“有人找我说,浙江绍兴建水库,有个老村子要淹,想请我写块碑刻在石头上,沉在水里,永志纪念。我听了,心里一动。后来又听说,百姓们想大家捐款,共同出力,把村子整体迁出库区。村民们竟然如此深爱自己的村庄,叫我颇受感动。可是原封不动地迁一个村子难度极大,这近乎浪漫的想法能实现吗?待到后来我去慈溪参加传统村落保护的国际论坛,这村子有人得到消息,跑来找我。他们带来一个消息叫我大受震动,原来他们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已经把整个胡卜村从库区迁出来了。他们想叫我过去看看,同他们一起研究如何重建。”
他对家乡人说,我们当然应该帮助你们好好琢磨一下这个露天博物馆怎样建。这可是严格意义上中国第一个露天博物馆,要做就做成一个地地道道的“范本”,做成兼有很高旅游价值的历史文化精品。要对得起胡卜村的历史,更不能辜负村民们如此深挚又美丽的乡情。
历史远去了,物却还在。
“在丘陵起伏的宁绍平原的一块高地上,我看到的已是拆散了的胡卜村。他们用铝板盖建了两座巨型的库房,进去一瞧,里边竟然堆满一个村落所有重要的遗存。从祠堂、庙宇、房屋宅院的所有构件,到农耕器具、交通工具和家具什物,只要是有特色、有特殊内涵、有记忆的,全都收集到这里。据说,他们在拆卸古建之前,一一做了严格的测绘与标记,拆卸后整齐有序地摆放在仓库里,以备重建。至于他们日常生活中那些花样百出的各类物品,如炊具、餐具、烟具、灯具、酒具、量具、文具、供具、玩具、雨具以及乐器、算盘、麻将、鸟笼、棋子、篦子、拐杖、针线、书本、衣物和鞋帽等等,更是一样不少,应有尽有。”
对自己的生活与家乡的珍爱与依恋,一样也不肯丢弃,执意叫它们“活”在世上——冯骥才知道,哪怕世事变迁,乡愁,是可以寻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