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作为当地特色产业的单集粉丝久负盛名,它可以衬托各种食材,容纳万千滋味。然而由于生产设备简陋、制作工艺落后,产业发展面临困局。近年来,随着酸辣粉的迅速“出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单集镇詹湖村村民占怡君抢抓风口机遇,按照“村支部+企业+特色产业+农户”的村企联建模式,牵出了单集镇詹湖村千万产业链,打通了当地乡村的致富路。
小小粉丝千万产值从何而来
年产800余吨,产值1200余万元……“小粉丝”成功破局“出圈”的背后,是詹湖村“90后”农家姑娘占怡君的一场“博弈”。
詹湖村拥有悠久的红薯种植历史,作为土生土长的詹湖村人,占怡君从小就是“吃着粉丝”长大的。2020年,她放弃城里不错的工作,返乡创业,成立了徐州博奕食品有限公司,并注册了“詹湖”品牌,生产粉丝和酸辣粉,仅用2年时间,年产量从150吨升到800余吨,产值也从200万增加到了1200余万元。
在单集镇徐州博奕食品有限公司粉丝加工厂,厂房里机声隆隆,工人在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上各自忙碌,有的封塑、有的装盒、有的装箱发货……一派繁忙景象。仅一月份的订单就有酸辣粉3万箱、粉丝2万余斤,产值达100万左右。“小粉丝”凭啥得以逆袭?占怡君有着自己的独特方法。以前有“无明矾做不成粉条”的说法,父辈都是采用“漏粉”这项传统技术,生产粉丝既要添加明矾又要在低温干燥气候时晾干,才能达到最好效果。如今,她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突破: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涂布工艺,既不受天气影响,也无需添加明矾,又可以24小时不间断生产出粗细、厚薄、长短等不同类型的7种粉丝,日产量可达3吨。
“多方支招”注入发展强劲动力
为了驶入发展“快车道”,完善供应链“道路”,占怡君打通了从田间地头红薯种植前端的“最先一公里”到百姓餐桌消费终端的“最后一公里”。在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帮助下,公司承包了100亩山地与徐州市农科院合作,试种了4个红薯品种,从中选取甜度好、出粉高的优质品种,严格把控品质。创造了红薯种植选品的“秘诀”,公司先后研发出紫薯粉丝、红薯粉条、火锅专用宽粉、酸辣粉专用粉条等8个品项。
生产,热火朝天;销售,节节走高。借助当地政府助企纾困相关政策扶持,占怡君瞄准乡村数字经济发展势头,搭建了线上+线下销售模式,线上直播带货,线下则瞄准大型商超、社区便民超市、乡镇级代销点。目前,“詹湖”自主品牌和代加工粉丝销售遍布全国。
一条产业链激活“共富”花
说起回乡创业的初衷,占怡君表示:“生于农村、长于农村,回来创业就是想让家乡的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经过2年发展,徐州博奕食品有限公司实现了种植、加工、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产业链,为当地村民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促进群众增收50余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20余万元。擦亮“粉丝”这张特色名片,占怡君定下新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耕乡村产业,不断研发新的粉丝产品,拓展销售渠道,塑造单集粉丝品牌形象。把小粉丝做成强村富民的大产业,在乡村振兴道路上书写更加精彩的单集故事。”(王珊 滕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