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魏少军解读半导体产业现状:“守正”才能“大惊小怪”,半导体不能成为风口猪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不能违背客观的、内在的发展规律,半导体产业更是如此。

进入2023年,全球半导体市场两极分化的现象更加突出。

一方面,消费电子产能过剩情况越发严重,相关IC企业业绩不断遇冷并出现大裁员、减产;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需求不断旺盛,导致车规级芯片、AI芯片缺芯情况仍然存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半导体行业暗流涌动,各家芯片公司都在重振旗鼓,厉兵秣马,生怕错失时代浪潮。而中美之间的”芯片战争”仍在不断加码,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危机难见反转迹象。

不过,对于中国半导体从业者们来说,艰难时期,希望仍在。

今日,在2023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 Shanghai)的高峰论坛“2023中国IC领袖峰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教授魏少军博士为大会作了题为《集成电路发展中的“正”与“奇”》的主题演讲。

魏少军指出,我国半导体的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该行业成不了“风口上的猪”,而在“守正”之后,国产半导体才能出奇招。

此外,魏少军还围绕着国内外半导体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提出了自己的八点思考。

国产半导体行业,发展需遵循客观规律

近些年,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依靠着巨大市场需求和研发投入的不断提高,中国芯片企业逐渐成为亚太地区一股新兴力量,长年保持着高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还是难以忽视,包括芯片技术的落后、专业人才的缺失、产业链条的不足等等,都暴露出中国半导体行业与世界半导体强国之间的差距。

对此魏少军表示,“守正出奇”当成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之道,但首先要遵循国际产业与技术发展的长期、一般规律。

在演讲开头,魏少军以“移动通信标准的统一”为开场白,引出了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发展和产业全球化的变化过程。接着,通过大家熟知的“摩尔定律”,魏少军阐述了半导体技术需要长期保持持续创新。

在这里,魏少军介绍了美国半导体产业能领先全球的原因——在技术领先的情况下,美国建立了一种良性循环:通过大规模研发带来的卓越技术和产品换来了更高市场份额和更高的利润率,并最终换来更多的投入研发。

与此同时,在新工艺、新材料等环节的突破下,芯片制造工艺下的难题依次得到解决,与之到来的是半导体产品的更新换代,以及半导体企业的不断成长。

这样的运行模式非常值得中国半导体企业借鉴,但国内企业由于受到规模、规格、盈利能力等原因影响,在研发投入上仍显不足。

此外魏少军还指出,目前国内产业长期以来仍是围绕着代工和设计为发展,现在应该转向“以产品为中心”的产业模式。

从数据上来看,在美日欧韩等国家,他们的产业结构中IDM企业占有巨大比例,而东亚地区更多的是以加工作为产业发展模式。

这样的发展模式对于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小型国家/地区是一种可行方案,但中国大陆的半导体产业仍需要回归到“以产品为中心”的客观规律上。

当然,近些年国内有部分企业依据客户的需求,逐渐形成一种从系统厂商,到IDM,到设计+加工,再到设计+加工+服务的发展模式,最终也算围绕着产品进行发展。

另外,也有人探索把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引入到半导体领域,希望借由资本打开市场,再定义产品,最终通过管理团队来运营。

虽然这些努力和尝试都是想打响企业的名气,但魏少军指出,由于违背了半导体产业的客观规律,这种模式最终无一获得正果。

“集成电路成不了风口上的猪,更要防止别人把你变成风口上的猪。”

国产半导体企业,还是得回归产业的本源,遵循行业的客观规律。

守正后,才能出奇招

指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问题后,魏少军也给出了中国半导体企业的突破口,那就是“出奇招”。

在演讲中,魏少军依次介绍了浸没式光刻、异质堆叠集成技术及软件定义芯片等多项新技术。

其中,魏少军以长江存储为例,介绍其主推的CBA架构(Xtacking技术)助推国产3D NAND产品突围的故事。

在早期,这种异质堆叠集成技术带来了成本的剧增,但随着存储器的层数不断增加,该技术逐渐成为了3D NAND领域的主流,长江存储也借由该技术跻身到存储领域的第一梯队。

同样的例子还包括魏少军团队提出的“软件定义近存计算芯片技术”。

随着全球数据量的指数级增长,加上人类对于高算力的追求,超算的投资额和耗电量都到了一种极限。仅凭工艺技术的进步很难落地,这时候就需要软件技术的支持。

通过“软件定义芯片+异质堆叠集成”的思路,魏少军团队提出的新技术大幅提升了超高性能计算能力,同时也减少了设备的功耗,带来了令人惊喜的结果。

简单来说,所谓的“出奇招”,本质上还是技术创新,通过不断的持续的研发投入,弥补技术上的,最后回到“以产品为中心”的客观规律上。

但同时,不能为了出奇而不守正,例如前文提到的“互联网思维”,最终不过是资本的“一地鸡毛”。

半导体行业剧变,中国仍有竞争力

在演讲中,魏少军还提到了一些半导体行业的现状,其中就包括一些违背客观规律的事情正在发生,例如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被人为打破。

回到演讲开头的例子,从半导体行业发展来看,产品技术的统一促进了全球供应链发展和产业全球化,包括美国、中国、欧洲、日韩、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构建了全球半导体网络,促进了全球市场的繁荣。

但从现状来看,随着中美贸易对抗的加剧以及逆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美国正逐步将中国大陆排除在半导体全球供应链之外。

这不仅严重影响了中国半导体企业的发展,同时还造成美国半导体企业利润下滑,本质上是一种“双输”。

“加强自己的供应链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不应该通过损人来利己,大家看到的无论是四方联盟还是三国达成的某些协议,其实都是在违背全球供应链发展的规律。”魏少军说道。

简单来说,如果违背产业规律,那就必然带来市场的碎片化,由此衍生出技术的分裂,标准的多样化,产品的碎片化和成本的上升,其最终导致的是全产业链利润的下降。

在演讲的最后,魏少军也谈到中国为何能成长为“世界工厂”——不仅因为中国有最完善的工业体系,同时还因为中国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正因于此,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现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事实上,当工厂生产的产品由于各种原因滞销的时候,中国的世界市场就会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这也使得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结语

在本次峰会的开场致辞上,这么一句话:2023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在复杂的经济条件下,非常考验各家企业应对变化的耐力与决心。

目前,中国一直在做产业升级,整个工业体系也处在自立自强的上升道路上,对于中国半导体行业来说,前路或许充满荆棘,但只要依据客观规律前行,依然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