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令/ 图文
横亘亚洲腹地的天山山体全长2500公里,是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因山顶终年积雪,故又曰“白山”。传说古匈奴人对该山敬之如神,每过山必下马膜拜,故被尊为天山。
天池位于天山最高峰博格达峰北麓的山腰上,距乌鲁木齐市110公里,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联合国“博格达《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乌鲁木齐附近最有名的4A游览避暑胜地。
天池又名叫瑶池,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西王母沐浴和宴请周穆王的地方。唐代诗人李商隐曾留下《瑶池》:“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的诗句。
“天池”一名源于乾隆48年(公元1783年)乌鲁木齐都统大臣明亮《天山天池统凿水渠碑记》,意为“天镜、神池”,极言此地风光之美。
早上,我们在新疆乌鲁木齐乘旅游中巴车出发,沿吐乌大高速公路,穿过一望无际的草原,途径米泉市,在阜康市调头前往天山天池。
在天池的停车场,迎脸扑来的是来自冰川雪水的凉爽空气和火辣辣的太阳。我们改乘景区的区间车沿着区间路盘旋而上,翠绿欲滴的杉树仿佛擦肩而过,使人应接不暇。
山谷中的小湖泊叫小天池,据说是王母娘娘洗脚的地方。湖周围的山上长着细细长长的松树,湖面平静如镜,波澜全无,十分静谧,似乎婴儿般无忧无虑地在酣睡。
大约1刻钟左右,区间车到达终点,但并非目的地。我们下了区间车,沿着与流淌着的小溪并行的林间小石道拾级而上,一路上,云杉挺拔,绿草鲜嫩,泉水从山涧缓缓流下,清澈的流水冲击岩石不时溅起雪白的浪花,诱人遐思。
在流水落差的地方,形成一条绝美的瀑布风景线,蔚为壮观。瀑布沿嶙峋山石急流直下,白练垂空,溅起美丽的浪花,在岩石上猛烈撞击,发出美妙的乐音。在阳光照射下,彩虹飞舞,形成“悬泉飞瀑”胜景,有诗云“珍珠数泉悬半空,银链高挂雾蒙蒙。烟水飘渺娇阳艳,长虹飞架青峦中”。站在旁边的观瀑亭上观瀑听音,顿觉水流湍急,水气泛冷,水声轰鸣,冷气袭身,清新凉爽,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我们终于到达山顶,展现在眼前的是群山环抱、好一块固玉般的天池。
“见神池浩淼,如天镜浮空”。天池景色,妙趣天成。天池湖面海拔1980米,呈半月形,南北长3400米,最宽处约150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0米,最深处105米,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是一座200多万年以前第四纪大冰川活动形成的高山冰碛湖,堤坝就是一条冰碛垅。
湖水清澈碧透,晶莹如玉。坐上游艇,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舟轻人和,更感湖面之宽,湖水之深,湖水之湛,湖水之秀。
池的东南面为雄伟的博格达主峰,海拔5445米,主峰两边各有小峰相连,三峰并起,突兀插云,壮如笔架。山峰顶的冰川积雪,闪烁着皑皑的银光。池右边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巨大的塔松云杉拔地而起,耸入云端,林间的草地点缀着绚丽殷红的小花。
池的左边有几座灰褐色的山峰,气势如虹。池的出入口处竖立一块2米多高的刻石,上面刻着苍劲有力的“天池”两字,专供游人照相留念。
湖畔上建有别致的亭台水榭,体现了江南水乡风韵,使深山峡谷的天池充满了灵气和秀气。堤坝上热闹非凡,宛如一条繁华的小小商埠,使人感觉不出这里是塞外,是西出阳关的地方。游人可以在这里和哈萨克人购买到天山的雪莲、雪鸡,还有党参、黄芪、贝母以及名种旅游用品。
伫立在天池冰碛堤坝上,我魂牵梦绕,飘然坦荡。抬头远眺,雪山、冰川、森林、草地与天池澄碧的湖水、亭台榭阁、游人交相辉映,构成了高山平湖绚丽多姿、层次分明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美不胜收。正是“远处皑雪近处松,野花似锦绿偎江。湖光山色泼墨画,春夏秋冬一景融。”
作者简介——汤令,笔名令子,资深小学语文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青年时大量写诗歌,中年改写散文,近年主要写游记,作品见诸各地报刊和网站,以优美文笔吸引读者和众多粉丝。
作者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