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初二语文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重要知识点+同步练习

恐龙灭绝相关的各种理论、传说纷纷登场?说明恐龙确实遍布全球,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中到处都得到了证明。文中指起皱形成的过程,本题运用前后词(句)矛盾与否分析法“一词,因为”这句话并不能切实检验地壳深处是否有壁球。

恐龙无处不有

一、故事背景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 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二、问题归纳

1.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头发出议论,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 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4.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5.第九段“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

不能,“似乎”在这里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就表示对当时的情况很肯定,就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6.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呼应课文开头作者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三、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

一、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甚丰,一生著述近500本。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苍穹微石》《钢穴》等。

二、理解词义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 细而密;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三、问题归纳

1.“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本题运用前后词语(句子)是否矛盾分析法。“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第16自然段中举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科学家在恐龙灭绝时期的岩层中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从而证明下文所说的岩层当时受到过巨大的撞击,从而为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提供了依据。

3.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5.课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对前面的内容作了一个小结。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

6.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被压扁的沙子”这一题目不仅没有离题,反而还能提示读者,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的分析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文章内容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不好。

7.《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

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

文章侧重点不同,两者虽然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 篇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而第 二篇则是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四、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为说明对象,证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同步训练

[发散训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褶皱( ) 潮汐( ) 遗骸( ) 臀( )

劫难( ) 陨石( ) 追溯( ) 驮(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流逝:

天衣无缝:

劫难:

追溯::

3.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1)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

(2)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

(3)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

[中考巡礼]

1.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有五处语病,请选择其中的三处加以改正。

几年前,①在彩电市场严重滞销的情况下,②长虹电器厂大幅度率先降价销售,虽然亏了本,但赢得了产销两旺,③经济效益一下子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④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⑤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⑥反过来,死死把住“只赚不赔”的框框,不肯牺牲眼前的小利,弄不好到头来是连血本都会亏掉的。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西游记》:

《水 浒》:

3.根据语段内容,在方框内写一句恰当的话。

在科学创造方面,我们可以列举历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取得成果的年龄:伽利略17岁发现钟摆原理;牛顿20岁创立微积分,24岁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爱迪生21岁取得第一项专利,30岁发明留声机,32岁发明白炽灯,33岁发明电车;徐霞客22岁开始周游各地,进行地理考察;杨振宁34岁时与30岁的李政道共同发现了宇称不守恒原理,荣获诺贝尔物理奖……上述事实证明:

[综合收敛]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1.第一段中“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选文涉及的是哪两个领域?

2.第三、四段得出的论断分别是什么?

3.画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说明方法?

4.第四段中为什么举“青蛙”和“蟾蜍”这两个例子?

[迁移整合]

不容忽视的光污染

①你知道吗?一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吸引”并“杀死”35万只昆虫。这是奥地利科学家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的最新发现。

②其实,很多其它动物也套因为城市的照明而受害。大规模的人造光常常使迁徙中的鸟类迷失方向,美国芝加哥有一幢高楼每年都会“杀死”1000_—2000只候鸟。在2001年的小海龟出生期,人们在犬西洋沿岸发现了很多死去的小海龟。据分析,刚出生的小海龟是根据月亮和星星在海水中的倒影而游往海洋的。大西洋沿岸城市灯火通明,使月光和星光黯然失色,导致那些小海龟误把陆地当成海洋,最终因缺水而殒命。

③在夜晚,地球大气层会散射城市的灯光,维持较高的亮度。动物们受到光线的刺激,就会精神十足,而原本用于繁殖、自卫和觅食的精力便会无端消耗掉。环境学家还发现,紧靠强光源的树木存活时间短,而且光合作用能力弱,氧气释放量少。

④以上人造光对动植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可以称为“光污染”。其实,对人类而言,光污染的危害也不小。近年来,很多高大建筑的玻璃幕墙造成了光污染。在夏季阳光的照射下,玻璃幕墙非常令人不适。

⑤除了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外,室内墙壁的颜色如果太亮也会引起视觉不舒服。非常光滑的白墙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所以粉刷墙壁的时候,最好使用“生态颜色”。所谓生态颜色,就是柔和的自然色彩,而不是那种明亮刺眼的颜色。

⑥研究表明,光污染可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危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从而引起视觉疲劳和视力下降。如果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就会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卞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精神衰弱的症状。

⑦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这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1.本文中,“光污染”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文意回答,“光污染”对动物造成的危害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3.第⑦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光污染对人体的影响,在短时间内不易被觉察”?

4.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书刊使用米黄、浅蓝、浅红等色泽的纸张。请你运用本文介绍的有关知识,对这一做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参考答案

[发散训练]

1.略2.略3.(1)举例子;(2)打比方;(3)列数字。

[中考巡礼]

1.第①处在彩电严重滞销的情况下(或“在彩电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第②处长虹电器厂率先大幅度降价销售(或“长虹电器厂大幅度降价销售”)第⑧处经济效益一下子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或“经济效益迅速跃居全国同行业前茅”)第④处通过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或“长虹电器厂的经营理念,使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第⑤处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取得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的效果(成效)(或“企业如果善于运用‘亏本’策略,就能柳暗花明或锦上添花”)2.本题不设统一答案。答题要点:①每联要求字数相等、句式相近;②下联中写出“性格,人名、事件”即可)3.本题不设统一答案。评分要点:①点明是“年轻时期”;②点明“科学创造上取得成果”;③语言准确、简洁。

[综合收敛]

1.地质学和生物学。2.恐龙遍布于世界各地;恐龙不适合在南极生存。3.举例子。4.因为两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两栖动物,用它们作代表,简明易懂。

[迁移整合]

1.人造光对动植物和人类造成危害的现象。2.①“吸引”并“杀死”昆虫;②使动物迷失方向;③使动物无端消耗精力。3.因为只有长期在光污染严重的条件下工作或生活,才会出现严重的症状。(意思对即可)4.使用色彩柔和而自然的纸张,可有效降低光反射系数,减轻光污染引起的视觉疲劳,保护视力。(意思对即可)

end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转载请联系原出处。 初三研究中心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管理员联系处理。

点击 "阅读原文" 查看2022中考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