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安市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盐碱地整治工作当中,让昔日的一些以干旱盐碱风沙著称的区域逐渐的沙消碱淡,由白变绿,正在成为重要的粮食增长极。
在大安市龙海灌片03片区盐碱地整治项目的施工现场,推土机、挖掘机齐上阵,项目区内的土地平整、沟渠、灌溉与排水、田间路等工程都在有序地向前推进。近几年,大安市通过盐碱地综合整治,正在慢慢扭转“干沙风旱碱 谁干谁打脸”的窘境和困局,让昔日白花花的“碱巴拉”变成米粮川。
在龙海灌片03片区一标段二项目区中农丰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碱地整治项目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不绝于耳,各标段施工队伍有条不紊,按照工程方案进行施工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前期准备充分,目前项目施工进展十分顺利,每天进场车辆机械100余台,施工人员约200人。大安市龙海灌片一标段二项目区项目经理季晓刚说,现在这个工地所有施工队伍早5时30分就进入工地,晚6时收工,为了确保工程如期完工,施工人员都在加班加点,确保插秧时间。
为了保证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大安市中农丰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从2022年11月开始,抢抓有利时机,对项目区块内低洼地带进行排水作业,目前,项目区内土平、土壤改良、灌排、田间路及生态工程都在有序推进,工程结束即可进入插秧准备阶段,实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当年见效。
大安市中农丰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薛晓勇介绍,本项目区建设规模481公顷,新增水田面积406.1616公顷,前期工程任务预计4月末全部完工。
据了解,龙海灌片03片区种植整改面积约5411公顷,是我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新增粮食产能4475万公斤。近年来,大安市逐步探索形成了“碱地为源、水网为要、技术为先、政策为基、资金为本”的盐碱地治理模式,为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助力。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