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55年,李治路过冷宫,看见传递食物的小洞口,让他想起了被废的发妻,心里不是滋味,将冷宫改为迴心院。
在宫里布满眼线的武媚娘得到消息,知道皇帝心里有些动摇,派人去冷宫,将王皇后打了一百下板子。
王皇后虽然被废,可是大族出身的傲骨让她无法忍受这个侮辱。她大喊:“你忘了当初蓄发之恩了吗?”
几天后,带着不甘和怨恨,王皇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年仅29岁。
高门大族的贵女
王皇后是一个高开低走的人物,出身太原王氏,其悲剧的结局,很大程度是自己造成的,难免让人感到惋惜。
公元626年,罗山县令王仁佑的夫人柳氏,生下了一个漂亮的女婴。王仁佑虽然官位不高,却属于五姓七望之一的高门大族,而且是王家的当家人。
王家上一代家主王裕,娶了李渊的亲妹妹同安公主,被李渊册封为随州都督,可惜他和公主只有一个女儿。
武德八年,王裕去世,由庶子王仁表继承家业,但是嫡母与庶子之间关系紧张。
王仁表去世之后,同安公主为了今后自己日子好过,让侄子王仁祐来管理家业。
王仁佑的女儿自然是在公主的关注下长大的,她容貌秀丽,性格和顺,受到良好的教育,品德贤良,是一个高门大族的名门闺秀。
唐太宗为自己第九子李治挑选王妃,同安公主就将自己的侄孙女推荐给皇帝。
知女莫若父,王仁祐觉得女儿各方面都很好,就是为人太直率,太过方正,进入皇室他还是有点担心的。
李治当时是晋王,王氏成了晋王妃,贞观十七年,李治被册封为太子,649年李治登上皇位,第二年王氏被册封为皇后。
李治对于这个一本正经的妻子,就是喜欢不起来,而且王氏一直没有生育,相比较,他更喜欢俏皮可爱的萧淑妃,并且她还生了一个儿子李素节。
萧淑妃得宠,王皇后开始着急了,担心自己的皇后位置不保。她虽然率真但不蠢,王皇后在宰相舅父柳奭的建议下,过继李治的庶长子李忠到自己名下,柳相寻求长孙无忌的支持。
公元652年,唐高宗立李忠为太子。
这是关陇集团集体做出的一个决定,王皇后做出收养孩子的举动,就是完全站在了长孙无忌一方。
王皇后虽然有了儿子,可皇帝对她依然态度冷淡。
引狼入室
王皇后从晋王妃开始,最大的竞争对手是萧淑妃,她一直被压着。
公元650年,唐太宗忌日,皇帝李治去感业寺举行拜祭,遇到了旧情人武媚娘,俩人旧情复燃。
这件事被王皇后知道了,她并没有声张,悄悄地派人去感业寺,找到武媚娘对她说:“将头发留起来,准备入宫。”
王皇后做这件事是为了讨好李治,也是为自己找帮手,对付萧淑妃,可是她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失控。
李治其实一直想接武媚娘回宫,只是不知道如何向皇后开口,没有想到王皇后主动为他张罗武媚娘回宫的事情,李治很开心。
武媚娘回宫确实分了萧淑妃的宠,这让王皇后有点得意。可是时间一长王皇后发现,自己还是没有能留住皇帝,李治开始独宠武媚娘了。
皇帝李治在前朝没有存在感,舅舅长孙无忌掌握了话语权,大臣们只看他的脸色,完全不在意他这个皇帝。
后宫王皇后,矜持冷淡,她背后有大家族支撑,还有长孙无忌这个靠山。萧淑妃虽然活泼可爱,有了两女一子,她恃宠而骄,不会为他人着想,这两个人都不理解李治的苦闷。
武媚娘的到来,让李治有了出谋划策,体贴安慰的人。
李治自小失去母亲,他一直喜欢年长的女性宽慰他,他如今有了支持者,自然会宠爱武媚娘,在她生下儿子以后,封她为昭仪。
王皇后和萧淑妃都很失落,后宫皇帝眼里只有武媚娘。
654年,武媚娘生下一位小公主,王皇后作为后宫之主还是去探望了,等她离开后,小公主却离奇的死了。
到底谁是凶手?此事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不了了之,但李治内心对王皇后充满了心理阴影。
蒙冤受屈王皇后虽然失宠,但唐高宗并未有废后之意。
武媚娘在后宫布下了一张网,收买了各宫的宫女,太监,有什么事情都会有人及时向她汇报。
655年,在武媚娘的精心策划下,王皇后宫中的宫女将扎针的小儿放在皇后的寝宫中,然后向李治汇报,皇后搞邪术,李治在宫中找到了那个刻着武字的人偶,下令将王皇后软禁在宫中。
王皇后被废的原因
废王立武是李治要收回自己权力的一个宣誓行为,他要搬走长孙无忌这座大山,在大臣面前建立自己的权威。
开始李治想用金银珠宝去收买舅舅,武媚娘的母亲杨氏通过关系也去劝说长孙无忌,可一点作用也没有。
李治心中郁闷,他和武媚娘开始在中下级官员中寻找愿意效忠的官员。最终李治终于将长孙无忌拉下了马。
柳奭早在王皇后被软禁之后就被贬,长孙无忌是王皇后的最大靠山,他被贬之后,王皇后没有了依仗,被打入冷宫。
王皇后一直保有高门大族的尊贵,她始终站在自己的立场,没有将自己作为皇帝的妻子,为李治去考虑。
她与婆婆长孙皇后完全不同,她格局观不够大,还有点单纯。
在皇权、外戚的关系中,她选择了外戚,因此皇帝抛弃她,也在情理中。
外人一直说是武媚娘害死了王皇后,其实背后的皇帝才是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