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桃花源记中的一词多义有哪些 《桃花源记》的一字多义归纳

《桃花源记》的一字多义归纳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舍弃

白话释义:于是他舍弃了船。

屋舍俨然:房子

白话释义: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2、寻

寻向所志:寻找

白话释义: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寻病终:不久

白话释义:不久因病去世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动乱岁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像陶渊明这样一个祖辈父辈仅做过一任太守一类官职,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壮志难酬”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义熙元年(405年),他坚定而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长期归隐田园,躬耕僻野。

陶渊明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一词多义:

1、舍 便舍船:舍弃 白话释义:于是他舍弃了船。 屋舍俨然:房子 白话释义:一排排整齐的房舍。

2、寻 寻向所志:寻找 白话释义: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寻病终:不久 白话释义:不久因病去世了。

1舍{便舍船: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2寻{寻向所志:寻找 寻病终:不久 3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标记 4向{寻向所志:以前 眈眈相向:对着

桃花源记,一词多义

乃:(1)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就。(2)乃不知有汉:竟然。

出:(1)不复出焉:出去。(2)皆出酒食:拿出。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寻:(1)寻向所志:动词,寻找。(2)寻病终:副词“不久”。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

桃花源记中的一词多义有哪些 《桃花源记》的一字多义归纳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 ②眈眈相向(看)
得:①便得一山(出现) ②得其船(找到)
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闻有此人(听说)
乃:①见渔人,乃大惊(就) ②乃不知有汉(竟然)

间隔—(古义:隔离; 今义:距离)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津----(古义:渡口。问津指探访。 今义:口液) 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 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

春夜宴从桃花源序一词多义词总结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中的“以”.可有如下解释:

(一)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二)连词.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示承接关系,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3.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三)助词

1.作语助,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2.作语助,起调整音节作用.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

1.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五)名词.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

(六)通假

1.通“已”,已经.

①固以怪之矣.

②日以尽矣.

2.通“已”,止.

1 春夜宴从桃花源序一词具有多重义义。
2 首先,它是指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登鹳雀楼》中所描述的一场春夜宴会。
其次,它也可以为现代人们在春天晚上聚在一起吃饭、喝酒、赏花赏月的社交活动。
此外,它还可以理解为人们在自己家中或私人场所中之间、与亲朋好友或同事聚会的方式。
3 总之,“春夜宴从桃花源序”这一词语和一种特定的宴会形式无关,而是更多地意味着春天的盛宴和欢聚,伴随着美好的花卉和月光,是人们分享和放松的时刻。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知识点

1、注音解词: (1)逆旅(nì,迎接。) (2)过客(过路的客人) (3)秉烛(bǐng,拿着,握着) (4)假 (jiă) (借用,给) (5)序 (排次序) (6)琼筵(yán,美好的筵席。) (7)羽觞(shāng,古代指酒杯。) (8)数(shù)2、古今异义

大块假我以文章

大块:古义,大自然。今义:大的块头

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

(古义,弟弟。今义,季节)

3、词类活用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

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

4、文言句式

判断句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状语后置

阳春召我以烟景

5、典故

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用《庄子刻意》中的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有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2、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两个出处:一是《古诗十九首》中“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的句子。二是曹丕的《与吴质书》中所说:“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的文章显然是援用了曹丕的话,他所表达的首先是一种珍惜时间,挚爱生活的情感,同时也流露了他当时仕途不达的郁闷和世事难料的迷惘,并不是醉生梦死地一味追求宴饮享乐。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用南朝文学家谢惠连的典故。目的是赞颂堂弟们聪慧。

4、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用晋代石崇《金谷诗序》的典故。既表痛饮狂欢之意,又表现诸弟雅的一面。

一词多义文言文

1. 是的,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是存在的。
2. 这是因为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一种形式,其词汇和用法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有不同的意义,甚至可以有多种。
3. 举个例子,"心"这个词在文言文中可以指代心脏的器官,也可以表示思想、情感等内在的心理活动。
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和推测词语的具体含义,以确保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

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以下是一些例子:
1. 字:可指文字、词语的意义,也可指第一位数码;
2. 果:可指水果,也可指结果、效果;
3. 義:可指义务、义理,也可指义意、含义;
4. 面:可指面容、表面,也可指方面、层面;
5. 門:可指门扇,也可指门类、门道。

陋室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意义,求

一次多义:

之:①用于主谓之间,不译:无丝竹之乱耳 ②倒装标志,不译:何陋之有

往来:①表示交往的人:往来无白丁 ②表示来来往往的人: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古今异义:

  在:古义(在乎,动词)今义(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馨:古义(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今义(芳香)

  调:古义(弹奏)今义(调动)

  丝竹:古义(琴瑟,萧管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今义(管弦乐器)

  形:古义(身体)今义(形状)

  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名词作动词,变得有名.有龙则灵,形容词作动词,变成灵异的水.

  惟吾德馨,名词作动词,品德高尚而名声远扬.

  苔痕上阶绿,名词作动词,漫上.名词作动词,变绿.

  草色入帘青,名词作状语,使……变绿.

  无丝竹之乱耳,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斯、是:均为指示代词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5条关于桃花源记中的一词多义的问题「《桃花源记》的一字多义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中的一词多义有哪些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