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作为A股最赚钱的上市银行也告别了“躺着”赚钱的日子,目前,绝大部分上市银行在今年3月末已经发布了2022年年报,尽管这些上市银行净利润总和超过了2万亿元人民币,但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增速放缓的压力。
4月20日,普华永道发布了《银行业快讯: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下称“展望报告”),展望报告列举了包括6大国有商业银行、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26家城商行及农商行等40家A或H股上市银行,截至4月10日披露的2022年年报样本,这些样本相当于国内商业银行总资产的75.30%和净利润的83.59%。展望报告数据显示,40家上市银行的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6.96%,受利息收入增速放缓影响,同比增速明显回落,拨备前利润同比下降1.57%,信用减值损失计提总额同比下降11.15%,下降幅度较上年同期增加7.57个百分点。
“2022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央行在稳定实体经济方面通过推出多类专项再贷款,支持商业银行加大普惠小微、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信贷投放。上市银行作为金融业主力军,在经济稳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银行业在大力支持实体经济的同时经营压力加大,面临信用风险管理、资本管理等挑战。”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
而在展望今年银行业发展时,普华永道中国内地金融业合伙人胡亮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23年全球经济恢复增长之路仍然困难重重,欧美国家近期发生的银行业危机还在演化,并有可能对其他金融行业和新兴市场产生外溢效应。2023年银行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资产负债结构与收入结构面临重构;在净息差持续收窄的情况下,银行将积极寻求扩大业务增量,促进非息收入;加强风险管理,随着监管趋严,银行需更加关注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水平变化。
银行大力支持经济稳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在去年我国经济经受重大考验之下,银行等金融业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为经济稳增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望报告显示,2022年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支持货币信贷增长,央行实施了两次全面降准,增加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金融机构新发放企业平均贷款利率降至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4.17%,并对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降息。
而从上市银行总资产增速和机构方面来看,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去年40家上市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速达到11.63%,同比2021年的7.87%上升明显,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以12.84%的资产增幅领先,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商行、农商行的资产增幅分别为7.63%和12.42%。
“我们统计观察到,去年上市银行客户贷款持续增加,贷款余额达到136.14万亿元,同比增长14.06万亿元,增幅达到11.52%,其中大型银行增速最快;其次是城农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结构整体保持稳定,交运、水利以及租赁商务服务等涉及较多基础设施融资需求的行业仍是信贷投放的重点。”对此,普华永道中国内地金融业合伙人闫琳在分析数据时表示。
据了解,与基建贷款保持较高增速相对应的,上市银行在零售贷款领域的增速出现放缓的趋势,2022年40家样本上市银行的零售贷款总额为53.45万亿元,增速同比下降至5%;贷款结构方面,作为占比最高的按揭贷款受“停贷潮”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影响,增速明显下降,消费贷虽然占比稳定,但增速也出现放缓。
对此,胡亮受访时称,主要是受疫情和内需不足的影响。
对于上市银行利好的数据则是去年不良率的整体下降。数据显示,上述银行截至2022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1.81万亿元,不良率同比微降0.03个百分点至1.33%,逾期率微增至1.38%,关注类贷款率为1.81%,基本保持平稳。
“上市银行对公贷款质量持续改善,零售不良率增长显著。大型商业银行自2019年以来逾期率持续低于不良率,不良贷款的化解压力明显下降;股份制商业银行逾期率与不良率之间的差距在小幅增长,需持续关注后续信用风险暴露情况;城农商行逾期率与不良率之间的差距在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质量存在较大压力。”在对比三类银行不良率表现差异时胡亮说。
今年或面临三大压力
“今年一季度,国内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去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出现的两轮银行净值理财收益缩水,导致开年以来银行的存款规模在急剧攀升,这其中就有相当比例的净值理财的回流,而且这种趋势可能还要延续,这种情况对于银行来说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银行可以有更多的信贷资金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存款大增也增加了银行的资本成本;第二个是一季度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波提前还贷潮,作为银行优质业务的个人住房信贷需求持续下降,那么无疑会对全年的银行利润产生影响;第三则是房地产和过往地方政府城投债违约对于银行业资产质量的承压。”4月23日,上海一家股份制银行对公信贷部门相关负责人孙东(化名)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在展望报告中,相关内容显示,2022年LPR下行带来贷款重定价压力,上市银行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生息资产收益率持续下降,受存款竞争影响,存款成本保持刚性,叠加客户风险偏好下降,定期存款上升,付息负债成本率上升。受到贷款收益率下降和存款成本上升的双重挤压,上市银行的净利差、净息差进一步收窄。
与此同时,40家上市银行去年的利息收入增速也出现放缓,伴随非息收入的下降也给今年银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压力。
“2022年这些样本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微增0.62%至5.46万亿元,同比2021年7.92%的增速出现大幅回落;利息净收入增长3.16%至4.1万亿元,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较同期下降2.81%,其中大型商业银行下降2.86%,股份制商业银行下降2.33%,城农商行下降 5.68%。受2022年股市、债市波动的影响,40家上市银行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0.52%,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其他非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16.38%,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农商行的增幅较2021年明显回落。为对应净息差下行压力,上市银行正在采取不同对策。”胡亮指出。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则表示,去年四季度贷款利率持续下行,核心负债成本尤其是对公负债成本走升,多数银行息差继续承压下行,其中大型银行由于更多承担“稳信贷”任务、核心负债占比较高,息差收窄幅度相对更大;部分中小银行借助客户下沉以及提升信用类贷款占比等举措,推动净息差稳定。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当前备受关注的房地产领域,2022年11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出台十六条措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银行一方面积极落实与优质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提高房地产领域融资支持力度,配合各级政府“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另一方面银行也在主动识别符合不良特征的房地产项目,对风险分类进行调整,以进一步反映房地产领域的风险状况。
展望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末,40家上市银行对公房地产业贷款投向规模约6.56万亿元,占比9.07%,较2021年末下降0.78个百分点,投放力度有所下降。对公房地产业贷款整体不良率为4.25%,相比于上年末增加 1.59个百分点,风险持续暴露。
对此,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预测称,部分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抬升与对公房地产信贷不良率的提升有关,今年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对资产质量的负面影响将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