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钱学森之问,民国大师有哪些如何进行教师改革,实现创新

什么是钱学森之问?2005年,时任总理去看望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两弹元勋”钱学森的时候。钱学森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是钱学森晚年时对中国科学,特别是中国教育界的关怀。

钱学森之问跟李约瑟难题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李约瑟难题由英国学者李约瑟提出的,大意思想是“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呢”。“钱学森之问”和“李约瑟难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钱学森提到了民国大师,在民国军阀混战,战争频发的年代,民国教育为何如此成功,究竟有哪些大师呢?

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文学界的“近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乡土文学之父”沈从文、“天才女作家”张爱玲、著作《围城》的钱钟书、“新文化运动先驱”茅盾、“现代戏剧家”曹禺、“语言大师”老舍、“文学巨匠”巴金……。画家有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吴昌硕、徐悲鸿、刘海粟……。国学大师有梁启超、章太炎、钱穆、胡适、季羡林、黄侃、辜鸿铭。词曲泰斗王国维,史学大师陈寅格,语言学家王力……。民国大教育家有蔡元培、蒋梦麟、黄炎培、梁漱溟、张伯苓、陶行知、叶圣陶……。

展开全文

理工方面,民国大师不仅是我国各个领域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在世界领域都是杰出的翘首。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植物学奠基人胡先骕、现代数学先驱熊庆来、航空事业先驱、美国波音飞机之父王助……。此外还有华罗庚、李四光、茅以升、梁思成、林徽因、陈省身、竺可桢、侯德榜、吴有训等等,民国大师璨若星河、数不胜数。

那么民国为何能出现这么多大师呢?我们现在的教育应该怎样改革?“钱学森之问”后,这个问题引发了无数教育界人的讨论,民国教育如此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今天只谈论教师改革方面。

民国教师实行校长聘任制。也就是说民国无论是大学、中学、小学、无论公办民办,教师都没有固定编制,都是校长聘任。教得好的老师大家都争着聘用,这就给老师增加了压力和动力。反观,现在的老师都有编制,终生聘用制,很容易发生劳逸不均问题,教好教坏一个样,教师也失去了自我提高、自我学习的动力。

民国时期,大学采取独立招生制。以考试为主导方式,推荐和保送是重要补充形势。同时加强中等教育的联系,文理科平衡发展,单独招生的制度可以选拔出一些偏科,或者总分不高,而某一科特别优秀的高端人才。

现在的招考制度,特别是高考制度,虽然保证了最大的公平。但是一考定终身,只看分数高低,不看实力和潜力,这就给后期的科学发展带来严重的弊端,选拔的都是一些高分低能的学生。

对于教师教导来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不是专注于学生死学硬记所取得的高分。教师应该带头提倡素质教育,而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做应试教育。在教学中要更多地进行启发式的教育,和学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要一味地进行填鸭式的教育。

双向流动,现在中国出现了“房地产热”的现象,特别是“学区房”炒的异常激烈,“择校热”、“择校难”的问题现在日益突出。择校实质上就是选择老师,所以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尤为关键。建立教师和校长的流动机制,实行区域内中小学教师待遇统一标准,特别是加大教育薄弱地区的教师资源的配备和合理流动。

学校不仅要去行政化,更要去功利化。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就是追求真理搞科学搞研究的地方,如果陷入了对利益、功利、名誉和地位的追求必然会影响创新能力的发挥。

诚然,提高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是政府和国家所要关心的事情。总体来说,教师的改革就是实行竞聘上岗,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素质教育,学校要去行政化、功利化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