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上海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仪式暨“大融合视野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创新发展”学术论坛在上海大学举行。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严爱云,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上海大学党委书记、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成旦红出席揭牌仪式并致辞。10多位国内高校党史党建领域著名学者围绕主题分别在线上线下做了交流发言。
成旦红和严爱云共同为上海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揭牌
打造党史党建学科上大品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成旦红回顾了上海大学的红色历史和光荣传统,表示上海大学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将在学校现有较好的中共党史和党的建设学科专业方向基础上,有力整合学校优势学科力量,夯实学科基础、凝练和打造特色方向,推进党史党建学科融合发展,全力支持研究院的建设。同时,希望研究院注重学科内涵式发展和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突出优势特色领域,打造党史党建学科上大品牌;强化教学科研一体化推进,充分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根本作用;推进智库成果咨政转化,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为上海区域重点工作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严爱云指出,上海大学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是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有力举措,为上海乃至全国党史党建研究增添了新的平台和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她结合论坛主题,希望上海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用好用活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坚持价值引领与传播实效大融合、红色基因与传承血脉大融合、党史与党建研究内容大融合,大力推进研究院建设发展。
任小文表示,上海大学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个重要场所。学校成立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是加强党史党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具体举措,是新时代服务国家和上海区域党史党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战略的主动策应。要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凝练特色优势方向,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构建。
揭牌仪式上,据上海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执行院长高立伟教授介绍,将在加强党的理论、党的历史、党的建设等主要学科方向研究的基础上,以党的创建史与党中央在上海、超大规模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伟大建党精神与当代等为特色领域,力争将研究院打造成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跨专业、跨学科、跨学院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增强学术自觉与自信,推动学科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2021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大事件节点,国家正式设立中共党史党建一级学科。与会学者认为,作为新设立的一级学科,“中共党史党建学”当之无愧是该领域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的硕果,体现了党史党建研究的学术自觉与自信。
在“大融合视野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创新发展”学术论坛上,王庭大(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从中共党史党建内部二级学科设置、党史党建学科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党的领导等关系的角度做了深入分析。王炳林(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教授)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指出中共党史党建学研究要在史料挖掘上下功夫,在理论建设上找问题,在实践探索中找方向。柳建辉(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教育长、教授)认为首先要正确理解“大融合”的含义,并从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内容、人才、课程等融合方面做了宏观、中观、微观的分析,并指出要注意融合的边界问题。杨凤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教授)从学科承载着的时代任务和使命角度,指出要加强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并强调应该增强历史思维、国际视野、实践导向方法论意识。
商志晓(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认为,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既要在彰显学科的独特性、特色化上去努力,也要在追求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上去努力,更要在提升学科的学理性、学术化上去努力。刘靖北(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院长、教授)强调,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要突出党的领导研究,认为党的领导应该成为本学科一个应有的二级学科方向,并从党的领导研究方向的内在学理和外在建制角度做了深入分析。齐卫平(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内容,着重指出要从党史党建学的角度加强对“伟大建党精神”“三个务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等问题的研究。
此外,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主任程美东教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肖贵清教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丁俊萍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金龙教授、复旦大学党建研究院院长刘红凛教授、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都从不同的角度对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自身特点与发展理路分享了思考成果。
作者:于颖 罗逸雪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