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乡村振兴史小说《巨变》应运而生!

《巨变》

姚立发,张礼庆,张书云 著

作家出版社2023年出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直是社会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文章合为时而著,一部讲述苏北农村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巨变》应运而生!

一部跨越半个世纪的中国乡村振兴史

小说《巨变》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为背景,以一个叫“桃镇”的苏北乡镇的发展变迁为线索,描述了从桃镇到合乡并镇后的桃园改革发展的巨变:从包产到户到农民耕地集中到村集体,再到后来集中到镇集体;居住从以农村宅基地面积置换到集中区自建房,再到镇统一规划的住宅小区置换住宅,最后更是到高端的新型生态健康智慧住宅;招商引资的乡镇企业从私营,到有了集体资产管理的股份参与……跌宕起伏的情节生动再现一方土地上的变迁,故事内容涉及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跨度中国当代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全书三十三章,洋洋洒洒三十五万字,呈现中国风云跌宕的时代转折,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作者对未来乡村美好发展的期待与“中国大变量”的匠心思考。

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在小说《巨变》中,有着大量的情节反映了乡镇干部对发展模式的探讨,体现了当地因地制宜、活学活用“苏南模式”的改革之举。比如面对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镇领导班子内部观念冲突、村干部私心重等问题,小说以大篇幅叙述了镇干部从遇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详细过程,从而因地制宜落实,推动了具有当地特色的耕地集中、宅基地集中、人员集中、产业集中等一系列实施大农业的改革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实践,构画出的未来乡村成为令城里人都向往的美好家园。

小说表现出巧借他山之石、妙攻自身发展之玉的方法论,尤其针对耕地和保粮问题的举措,可堪借鉴,来源于“苏南模式”。但因地制宜实施,集中了其他多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大成,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想模式,对于科学推进“三农”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时期目标具有借鉴意义。

一群返乡青年以奋斗致青春的实践场

小说主人公们紧握时代契机破浪前行的精神令人热血沸腾。身处改革开放的大时代,中国青年与伟大的时代实现了“双向奔赴”:新时代为广大青年提供了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广大青年努力拼搏、奋勇争先,为时代发展进步注入强大的青春动力。小说中的人物正是这一“双向奔赴”的写照,他们把青春奋斗梦想融入家乡发展,在乡村振兴的事业发展中贡献智慧和力量,也实现了自我的青春价值,在广袤的农村大地开拓出自己广阔的人生舞台。

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巨变》可以说是一群知识青年以青春奋斗来的巨变。小说《巨变》告诉我们,只有进行了顽强拼搏的青春,只有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内容简介

长篇小说《巨变》讲述的故事发生在苏北地区一个典型的水乡——桃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桃镇人仍沿袭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农业生产落后,乡镇企业几乎没有,危旧房屋很多,老百姓面临着供电难、取暖难的实际困难,生活停留在温饱水平。

主人公曹家爷爷曹仁杰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战功的英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转业后在省委部门工作,和几位幸存的战友立下“血盟书”,以救济牺牲战友的家庭,却无法顾及自己在农村艰难度日的儿孙们的生活。八十年代后期,曹仁杰离休后放弃留在省城养老,回到桃镇服务乡村建设并培养五个孙子女读书成长。

在爷爷曹仁杰的影响下,九十年代后期,老大曹工研究生毕业后主动回乡发展;老二曹农在读博士期间,带着光电项目回乡创业;老三曹商、老四曹学、老五曹兵,也都以自身的努力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在镇长谭成仁和曹工大力推行村级和镇级集体经济的改革中,发展中的桃镇吸引了一批知识青年创业,大家紧紧抓住国家的方针政策,发扬穷则思变、苦干实干、大胆创新的精神,凭借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胆识,开拓思路谋发展,通过与科研院校合作、和兄弟乡镇集体化联合发展,最终使桃园镇形成了大农业的发展格局,并以刺绣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带动乡镇农文旅一体化的特色产业,使一方土地初步实现了种植集体化、农业规模化、乡民知识化、乡村现代化、经济国际化的转型,昔日的农村成为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迭代更新的桃园镇实现了华丽的巨变。

《巨变》小说人物塑造角度多样化,个性鲜明,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以桃镇发展变迁的宏大叙事,生动再现中国风云跌宕的时代转折,凝聚了主笔作者、建设部老领导姚兵同志几十年工作中的研究思考与丰富实践,字里行间处处可见作者审视中国改革开放与“中国大变量”的匠心思考。小说可谓一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乡村振兴史、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一位老领导倾注毕生心血的报国呈献、一群返乡青年以奋斗致青春的实践场,带着命题探讨中国农村的发展问题,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对实现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奋斗目标,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主笔作者姚立发,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退休领导姚兵,曾任中纪委驻建设部纪检组组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党组成员。姚立发是其曾用名。

姚兵生于江苏盐城西郊水乡,对农民的耕作之苦有着刻骨铭心的体会,大学毕业后远离家乡去了黑龙江,后来在北京,一直从事住房与城乡建设的研究、管理与实践工作,是改革开放后城乡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创造者,对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地方建设的状况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对乡村振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乏深层次的思考。退休后,他开始梳理几十年工作的实践与思考,先后撰写了四部长篇建筑业产业小说:《广厦万象》《叱咤龙城》《匠人天下》《筑梦精建》。

当他回到家乡,家乡城市的发展变化令他欣喜,但仍落后的村镇建设、离乡村现代化有差距的农村现状,也让他感到忧心。所以萌生念想,创作一部小说,把自己的实践与思考,结合一些地区成功的发展模式和先进经验,创造出他心中理想的乡村振兴的发展模式:知识青年返乡创业、以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推进大农业发展、发展农文旅特色产业、打造有活力的特色小镇、建设智慧乡村、建设新型生态健康智慧住宅、加强人才培育、全面推进乡村的中国式现代化……从而生动呈现了一部当代“桃花源”的发展纪实,也以生动形象的人物故事和历史的宏大叙事给乡村振兴铺陈出一条“桃园经验”的康庄大道,带给我们无限启发。

小说的另两位作者张礼庆和张书云也分别是住建、文化传媒领域的专家,都很熟悉农村生活和发展。

张礼庆出生于江苏扬州农村,本科毕业于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毕业后在北京市从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2003年后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开始从事编辑工作,后调入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北京时代辽科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后曾在中国城市出版社任综合编辑室主任,在这两个单位有了编辑出版小说的机会,也无形中为此次撰写小说积蓄了能量。其在大学期间就有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论文发表,工作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农”问题的研究与实践,成果颇丰。

张书云出生于江苏盐城,早年在区委宣传部工作时就经常到农村调研,后调入党报工作,开创自采自编的专栏《农家行》,当年跑遍盐城重点镇村,该栏目在江苏省报纸好专栏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到北京工作至今,先后任《中国画学刊》副主编、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中国艺术》副主编、《连环画报》执行主编,参与了《中国美术史·20世纪卷》的编撰。系新华网客户端银河视务所工作室创始人,对文化艺术及教育、文旅、媒体产业研究与实践造诣深厚。

两位作者的加盟,有力地配合了姚兵同志对此部小说的创作工作。他们优势互补,从而使小说在大农业建设的专业性、艺术性、文学性上融为一体,为读者呈现了一部高质量的文学作品。

排版:王 晶

初审:张溯源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