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才女蔡文姬的作品却有些争议

才女蔡文姬的作品却有些争议。

蔡文姬是汉末名臣、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儿,她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就精通音律,博学多才。一般而言,古时的女子都是以姓加氏来称呼,像李氏、王氏等等,没有名,更不要说字。蔡文姬,姓蔡名琰字文姬,她的姓、名和字流传后世,其意义就像现代人称呼有着突出贡献的女性为“先生”一样, 这不仅体现了蔡邕对这个女儿的疼爱,说明了她的才华得到世人的认可。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本来居家读书不愿为官,被征召后因为忠诚耿直,深受汗灵帝的信任,他也经常上书劝谏,最终被奸臣谗言陷害,流放边塞。流放的途中,奸臣派刺客来杀他,结果刺客被蔡邕的人品打动,没有下手。不过这也使蔡邕认清了官场的险恶,所以他在获得赦免后,并没有返回朝堂为官,而是逃命江湖草莽,在江南吴越之地生活了12年。后来董卓擅权,知道他的才名,征召他出仕为官,蔡邕本来是拒绝的,但是董卓以诛杀蔡邕三族为威胁,不得已再次出仕。董卓虽然残暴,但是对蔡邕却还比较敬重,所以在董卓被王允等人设计诛杀后,在和王允谈论的时候,为之叹息,有怀念之情,蔡邕也因此被王允所杀。蔡邕死的很是冤枉,他尽管没有“政治敏感性”,表达了对董卓的个人感情,倒也不是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样,在大街上面对着董卓的尸体哭泣,但是罪不至死。

蔡文姬的身世其实很悲惨,幼年跟着父亲蔡邕流浪在江南吴越之地。成年后嫁给一位名为卫仲道的男子,新婚后不久卫仲道就死了,他们没有孩子,蔡文姬于是就返回了娘家。在娘家也不安生,父亲被杀,没有了依靠。蔡邕身死三年后的,兴平二年(公元195年),董卓被杀后诸侯并起天下大乱,南匈奴趁机叛乱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刘豹掳走,在塞外生活了十二年并生下两个匈奴血统的儿子。直到建安十一年(公元207年),曹操感怀和蔡邕的交情,得知蔡文姬的遭遇,于是像买卖牲口一样向匈奴支付了大量钱财,把蔡文姬“赎”了回来。这次曹操碍于故人之女的身份,压抑了自己“人妻”爱好,把蔡文姬嫁给了一个名为董祀的小官。回到汉朝的蔡文姬,凭借记忆默写了很多原来家中的古籍藏书,大约四百多篇,世人都为之惊叹,蔡文姬的才名很大程度是因为此事而传播开来。

这种身世之下的蔡文姬,可以想象她的作品风格,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她的作品曾经收集在《蔡文姬集》中,现在除了一首《胡笳十八拍》和两首《悲愤诗》之外,其他的都已经失传。

两首《悲愤诗》,一首是“骚体”,一首是五言歌行体长诗。两首诗两诗背景相同,内容相似,都是蔡琰感怀身世,控诉战乱的悲愤之作。学界公认五言诗在艺术成就上更高,并且这是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全诗长达108句,生动描写了自己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也侧面反映了汉末社会动乱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堪称悲剧史诗。这是战乱受害者对战乱制造者的悲愤控诉。

五言的《悲愤诗》分为三段:第一段描写的是遭受战乱,自己被掳掠到匈奴的历史背景,其中“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写的字字血泪。第二段描写的是自己在塞外之地思念故土,以及要归汉之际不忍离弃两个匈奴血统的儿子,致使去留两难的悲愤境地,其中“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观者皆嘘欷,行路亦呜咽”写的情真意切。第三段描写的是归途之中的所思所想,以及归汉之后再嫁新人的窘迫,“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厉。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写的颇为尴尬无奈。

尽管《悲愤诗》已经非常出色了,但是却又比不上《胡笳十八拍》的艺术成就,这首诗既是著名的诗篇,作为琴曲,《胡笳十八拍》跻身中国十大古典名曲之列。

胡笳曲出自匈奴,本来是以胡笳伴奏的,精通音律的蔡文姬在回归汉室的途中,有感自己身遭离乱,流落南匈奴中十二年,既有终回故土的喜悦,又有离弃儿子的苦痛,于是她用古琴伴奏,改编匈奴胡笳曲的调,填了十八段自传性质的骚体长诗,创作了《胡笳十八拍》。最后一段中“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两句点明了这一点。诗中感人至深的名句很多,不再一一枚举,郭沫若对这首诗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它:“象滚滚不尽的海涛,象喷发着融岩的活火山”。

唐代诗人李颀在他的《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中写道:“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生动地描绘了这首琴歌作品感人至深。南宋的宫廷琴师兼诗人汪元亮也曾经到元军狱中为兵败入狱的文天祥弹奏《胡笳十八拍》,申诉国破家亡的哀怨和愤懑。可以看出,《胡笳十八拍》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音乐演奏影响都很大。

正是因为《胡笳十八拍》如此优秀,才产生了争议的焦点:这到底是不是蔡文姬所做。

持反对意见的认为这首诗是隋朝之后,很可能是唐朝诗人假借蔡文姬的名义创作的,主要依据有三点:

一是出现突兀。《胡笳十八拍》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此之前,包括汉朝的《后汉书》、《昭明文选》、《玉台新咏》,以及晋朝《乐志》和南朝宋《乐志》没有关于这首作品的记载,南北朝时期各种品评诗歌的专著也没有评述。根据《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后感伤乱离,追怀悲愤,作诗二章,也就是官方认证的只是两首《悲愤诗》。

二是水平太高。根据诗中的一些句子分析,在汉朝以及魏晋时期,炼字、对仗和用韵都没有达到这首诗的水平,例如“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东汉诗赋中也没有“人生倏忽兮如白驹之过隙,然不得欢乐兮当我之盛年”这种错综句法。遣词用字方面,诗中的“泪阑干”,是唐朝开始使用的词汇。

三是史实不符。东汉末年主要是中原的内战,塞外异族只是偶尔劫掠,没有诗中描写的“城头烽火不曾灭,疆场征战何时歇?”另外,诗中有“戎羯”一词,而“羯族”是五胡乱华之后对部分匈奴的称呼。

支持者的意见更多,最著名的就是郭沫若,他先后发表了六篇文章,坚定认为这就是蔡文姬的作品,并且还专门写了话剧《蔡文姬》,后来的戏剧《文姬归汉》,也是根据郭沫若的话剧改编的。

作为夹叙夹议的自传体诗歌,《胡笳十八拍》的作者归属至今没有定论,但是它的艺术成就举世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