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一部分子女工作生活在海外。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需要更多的悉心照料与陪伴。但由于远距离的不便,海外子女的父母养老问题,仿佛很难找到两全的答案,父母随子女移居海外,语言、文化不通,陌生环境下更需要悉心照顾;父母留在国内,子女“全时”不在身边,出现一些紧急情况无法及时赶到。
为父母寻找一个在情感与专业照料上都能兼顾的养老方式,成为很多身在海外的子女关注的内容。在恭和家园,也有一些长辈的子女长期侨居海外,他们也曾面临上述“两难”选择,本期新时代养老图鉴,特别邀请一位长期居住海外的子女,让我们通过她的真实经历,共同感受恭和家园的新时代养老解决方案。
△恭和家园园区实景
50多岁的平姐,举止温文尔雅,说起话来细声慢语,即使是第一次见她的人,也能感受到那份经年累月积攒出来的修养和知书达理。
平姐的父亲今年89岁,母亲86岁。说起来,平姐小时候大概就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一路成长,顺风顺水。1989年,她带着梦想远渡重洋,开始了自己新的生活、工作,如今一晃已经三十多年。
△平姐父母在恭和家园合影
为了照看年幼的外孙,平姐的父母当年退休之后,便出国到平姐身边,一住就是6年。随着年纪越来越大,父母对故土的惦念也越来越强烈。
2017年,平姐回国探亲,为了让操劳了一辈子的父母能安享晚年,她开始着手为父母规划养老生活,几经考察,最终给父母安家在双桥恭和家园,两位长辈由此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居家养老社区生活。
01 「紧急关头,他是我最信赖的人」
源于社区 却不止于社区的医疗服务
在家园,每家每户都配备了紧急呼叫系统,老人们稍有不适都可以第一时间连线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365×24小时随时上门。
△双桥恭和家园医护团队
平姐没有住在父母身边,她只能通过自己购买和安装的智能摄像头,远程查看父母的情况。
“不管几点,只要紧急呼叫一响,卢站总能第一时间出现在母亲床前”,这让平姐着实松了一口气,一种感动也在她心里。
卢硕,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现任双桥恭和家园副院长,大家都习惯叫他“卢站”,是家园里有口皆碑的好医生,也是为平姐提供强力支撑的人。
△双桥恭和家园副院长、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 卢硕
去年12月,母亲感染生病,平姐接到卢站的电话,建议她尽快送阿姨住院。
紧急关头,除了大量用药,母亲更需要24小时吸氧。母亲借助观察室内的氧气设备,开始了整整17天与病毒博弈的艰难抗衡。
回忆那段时间,平姐唏嘘不已。她守在母亲床前,几乎忘记了黑夜白天。那时,卢站就像是平姐在黑暗中可以抓住的一丝亮光,不管有什么问题,她都会第一时间和卢站沟通,而卢站也总能及时响应,即使是夜里十二点。
△平姐与母亲合影
02「医术或有高低,但他更了解母亲」
长辈健康档案 医疗决策强大助力
在国外多年,平姐一直有自己的私人医生。以往,有什么问题她都会和私人医生第一时间沟通,但这次没有。平姐深知,医术或许有高低,但卢站更了解母亲的健康状况——在家园,每位长辈都会建立专属于自己的健康档案,在卢站脑子里,也有一部“档案”——这里记录着长辈有什么基础疾病,经过怎样的治疗,用药选择与效果,有哪些禁忌等,这些信息的积累,可以帮助医生在危急关头,以最短的时间,做出准确的判断,并出具适合长辈的治疗方案。
更让平姐难忘的是,当时,卢站把平姐带回的母亲在医院的所有检查报告都仔细看了一遍,然后结合长辈的既往病史和当时症状,非常认真地给出中肯的医疗建议。
“卢站真的特别负责、特别替老人考虑”,这样感谢的话被平姐重复多次。在母亲那段每一分钟都觉得漫长的治疗期,卢站成了平姐陌生却也坚实的依靠。
最终,母亲的各项生命指标出现了向好的势头——老人家挺了过来。
△平姐一家三口合影
经此一事,在“平姐-母亲-恭和家园-卢站”之间多了一种过命交情。
把父母安顿在恭和家园的人,就像多了很多“兄弟姐妹”,专业的服务不仅让长辈舒心,子女安心;也让子女在紧急时刻,不再孤单与无助。现在,虽然平姐仍然是国内外跑,但在她心里,提起父母,心里总是安稳。她知道,父母的背后还有一群专业温暖的人在时刻守护着。
时代在变,家庭相处方式在变,养老模式也在变,但中国人对家的眷恋,两代人之间的情感并未更改。恭和家园以“居室+服务”的模式,以及专业有温度的服务,为身在海外的子女在“自身生活”与“父母养老”难平衡间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创新养老模式,品质康养服务,多元人文生活
为中国家庭提供一站式居家养老解决方案
生活、情感与精神的丰盛
凝聚成恭和家园独特的 “家”文化
让更多长辈实现“以美好的方式生活”
恭和家园,北京新康养,集中式居家养老社区。
依托于居室+服务的模式,恭和家园以人为中心,以居住服务为基础,以医养结合、持续照料为核心,以品质康养和美好生活为目标,以“住、食、康、医、养、乐、创”七养一体全生命周期服务内容,为中国家庭提供一站式康养解决方案,共筑美好生活。
上一篇
中升控股斥资982
下一篇
“天下文章,莫大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