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羊毛党”是如何薅羊毛的

一、背景介绍

2023年,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逐步复苏,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旺盛的需求。为了进一步促进消费振兴,一方面国家加大力度发放消费券,另一方面商家也纷纷推出各种优惠活动,特别是在五一期间,人流量特别大,潜在用户特别多,为新用户提供购物券特别有助于留新。然而,这些看似美好的措施,却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通过注册假账号,虚假消费的方式薅羊毛,不仅损害了商家的利益,也扰乱了市场秩序,甚至可能涉及诈骗等犯罪行为。

据初步统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28个省市、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数百亿元的消费券。发放消费券的初衷,是通过让利于民,让消费者得到实打实的实惠,为有需求的消费者雪中送炭,同时对冲疫情影响、释放消费潜力。与直接发放现金补贴相比,消费券具有见效快、杠杆高、易监测等优势,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这种促销方式的效果是明显的。不仅实现了聚集人气、增强信心、提振消费的目标,更推动了消费的数字化进程。

二、问题分析

当高达上百亿的消费券并没有完全发放给真正需要的市民,变成了“羊毛党”牟利的工具时,不仅破坏市场秩序,还会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给地方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一方面虚假交易套现,产生不了真正的消费需求,也就起不到以消费拉动经济回暖的作用,政策初衷就会落空。另一方面政府发放消费券的资金,也是来自于全体纳税人,在疫情冲击导致经济下滑、民生困难增多的情况下,“羊毛党”通过侵占消费券攫取暴利,无异于落井下石。

那么,“羊毛党”是如何薅羊毛的呢?根据媒体调查和技术安全专家分析,“羊毛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手段: 利用虚拟手机号码或身份信息注册多个账号领取消费券; 利用虚拟IP地址或虚拟定位绕开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组团抢券; 利用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信息渠道发布、传播套现消费券等违法信息; 与商家或其他消费者串通制造虚假交易记录套取现金。 这些手段不仅违反了消费券的使用规则和目的,也侵犯了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更可能涉及诈骗、洗钱等犯罪行为。据报道,绍兴两名个体户因违规使用消费券而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为了套现几十块钱的消费券,触碰法律的红线,甚至面临着刑事处罚,实在得不偿失!

三、防控措施

面对薅消费券羊毛的行为,必要的法律惩戒不能缺位。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明确消费券的使用规则,堵住使用漏洞。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监管部门关注,多地正不断完善消费券使用办法。例如: 郑州市商务局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使用社会消费券有关事项的通告》,明确将追究消费券套现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深圳市商务局发布《深圳市商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深圳市社会消费券使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禁止将社会消费券转让、出售或用于非本人购买商品和服务; 南京市商务局发布《南京市商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南京市社会消费券使用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禁止利用社会消费券进行虚假交易、套现等违法违规行为。

除了政府部门的监管外,商家和平台也要加强自律和技术防范,提高识别和拦截“羊毛党”的能力。例如: 商家要严格按照消费券的使用规则和要求,不得与“羊毛党”勾结或纵容其套现行为; 平台要加强对用户账号、手机号码、IP地址等信息的审核和验证,防止“羊毛党”利用虚假信息注册多个账号领取消费券; 平台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监测和分析用户行为和交易数据,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交易和套现行为。 最后,消费者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法律意识,不要被“羊毛党”诱惑或误导,不要参与或支持其套现行为。

消费者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消费计划和预算,不要盲目跟风抢券或购物; 消费者要注意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不要轻信或转发“羊毛党”发布的套现信息; 消费者要积极举报发现的“羊毛党”或套现行为,维护自己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