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最初始于商代,但直到隋朝以后,才会给每个皇帝都上庙号。庙号一般是按照“祖有功、宗有德”的选择来定。其中,历史上有三位庙号为“德宗”的皇帝,他们都曾遭遇战乱而逃亡。
一、唐德宗李适
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朝第十位皇帝,唐代宗李豫长子,母为睿真皇后沈氏。李适最初被封为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李适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军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李适被立为皇太子。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去世后,李适即位。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预朝政,颇有一番中兴气象。但是,李适之后任用幸臣卢杞等,并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致使民怨日深。建中二年(781年),李适发动削藩战争,致使四镇之乱与泾原兵变接连爆发,李适被迫出逃,辗转奉天、梁州等地,最后依靠宰相李泌及大将李晟、浑瑊等人协力平乱。
在这一次逃亡的经历后,李适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对藩镇多事姑息。此外,李适联合回纥、南诏、大食,打击吐蕃,为“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也即在唐朝历史上,李适还是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享年六十四岁,在位二十七年。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二、辽德宗耶律大石
耶律大石,契丹族,字重德,西辽开国皇帝(1132年-1143年在位)。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八世孙。耶律大石通晓契丹、汉文,擅长骑射。保大二年(1122年),金军南侵,天祚帝出逃,耶律大石与群臣立秦晋王耶律淳为帝,建立北辽。耶律淳死后,耶律大石拥立其妻萧德妃摄政。期间两次大败北宋入侵。
但是,耶律大石在之后的作战中被金军俘虏,旋即逃回辽营。因劝阻天祚帝出兵攻金未果,遂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逃至可敦城。他在西北“养兵待时”,联结西夏、南宋等国家对抗金朝。延庆元年(1132年),耶律大石在叶密立称帝,称“菊儿汗”,汉号“天祐皇帝”。之后继续西进,并迁都八剌沙衮。
康国八年(1141年),耶律大石率军在卡特万之战中击败塞尔柱帝国及中亚各国联军十万,使塞尔柱势力退出河中,确立了西辽在中亚的地位。康国十年(1143年),耶律大石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庙号德宗。对此,在笔者看来,耶律大石虽然有遭遇战乱而逃亡的经历,但是,他的战功还是非常显赫的,也即值得后世的称赞。
三、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生父为醇亲王奕譞,生母为叶赫那拉·婉贞(慈禧太后之妹),年号“光绪”。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1月),载湉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从这一角度来看,光绪可谓是傀儡皇帝。
光绪十五年(1889年),载湉亲政,但是,清朝的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在载湉亲政后发生的中日甲午战争中,载湉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朽而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甲午战争后,载湉痛定思痛,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载湉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慈禧太后发动戊戌之变,扼杀变法,前后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后,大权再次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载湉罹病不能理事,实则将载湉幽禁于西苑瀛台,成为无枷之囚。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载湉于八月十五日在慈禧太后的带领下逃往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返回北京。光绪在位末期,慈禧太后几次欲废黜他,但因为内外势力的反对,终未成功。
到了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载湉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葬于清西陵之崇陵。总的来说,清德宗是一个颇具悲剧色彩的皇帝,也即他最终成了一位本想振作有为,却只能眼看着王朝走向灭亡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