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谢强:国际教育给不了我们什么

国际教育是什么?是接受一种国际性世界性的教育?什么是国际性的世界性的教育?美国教育可以走向世界,必须要考虑美国强势的政治经济地位,其教育本身并不是世界性的。多数美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技能的劳工,少数是培养精英。我们国内的国际教育,外国老师其教学和教育思想是属于精英的还是普通的?国际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目的是为了引发日后的创新与活力。但是,本来就不怎么背,学的东西也少,知识不充分,批判的理性依据欠缺,批判就显得脆弱。

本文来源:谢强

留学面谈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家庭的某一方,希望通过我的嘴去劝说另一方或另几方接受国际教育路径或者留学这个决定。

这时候,我会对家长说,我不当说客!

有时候,我还会追一句,虽然我做的业务是国际教育,但是我不需要饥不择食地做成每一单生意。所以不要先入为主地预设我的立场一定是赞成您孩子接受国际教育。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非常私人地说,我的立场很明确,就是要走一条和我小时候不一样的路。但是这个立场的所谓理性基础,其实包含着不少感性色彩。

于公开的场合,我还是劝您客观看待国际教育和留学这条通道。

周末我见的一组家庭,妈妈不惜贷款也想让孩子留学,我提醒打住,国际教育并不值得我们把全部身家都交给它。爸爸听了以后,说我讲得有理有据,挺好的。

国际教育对比国内教育,只是另一种教育方式。有优点,也有问题。我认为最突出的三个矛盾如下。

一、就业落点和教育过程的匹配性

任何一个教育体制,本质是为本国培养人。中国教育的文科偏死记硬背;理科弄一堆难题大难,对思考的严谨和深入都是极大的锻炼。中国人多,竞争激烈,要想挣点钱,要去个好单位,好单位节奏快,人多关系复杂度高,要解决的事多积重难返,容错率低。中国的教育过程和最终就业落入的环境很匹配。

举个例子。有个同学说,中考背道法有点枯燥。我说,你边背边品,想想题目为什么这么出,要点为什么是这个而不是那个,明明是五个得分点为什么背丢了两个,这些思考本身是有用的。大人们都懂,在单位里升迁快的人多擅长体会并弘扬领导意图。有同事把当年死记硬背的本事活学活用到了职场,每逢领导讲话都认真记录,定时温习,像当初背政治那样,日后在群众面前当着领导旁征博引领导的昔日指示,于是深得重用。

国际教育不搞单词语法,不搞死记硬背,不搞题海战术;外语强调浸泡,文科强调批判性思维,理科宽而浅且容错率高。这是一套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的、偏人性化的教育体系,是对接国外环境的。中外教育差异的基础是竞争环境不同,虽然美国人民没有了一个工人可以养一家人的好日子,但是与国内的激烈竞争相比,还是更为宽松。如果有一天美国也内卷严重,他们中上层的教育也会倒向中国式的。

所以,现在一些小朋友,小学就进了国际学校,初中还在那里,高中还在那里或者出了国,加上国外读四年本科两年研究生,国际教育共计十八年。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是否可以应对一个激烈竞争的环境?

在美国生活和工作、孩子生在长在美国的朋友们提醒我,美国教育可以走向世界,必须要考虑美国强势的政治经济地位,其教育本身并不是世界性的。

从实际操作来说,对倾向留学的家庭,我优先主张18岁之前接受偏中国式的教育,18岁以后接受国外的高等教育。

对于那些要回国效力的孩子,无论是出于报效祖国的热情、找不到工作留不下的无奈、还是爹妈孩子互相舍不得,如果在义务制教育阶段不进入国际教育路径,高中再进入国际部或国际学校,本科再走出国门留学,这样的培养结果是双核驱动,更可进可退。

对那些想留在国外工作的孩子,表面上是可以一直国际下去的。但是,又要考虑你学习的专业是否是国外需要的东西。这些都解决了,落在外面了,这个国际教育的路径和落点就统一了,国际教育的问题才被最大化抑制。但仍然要考虑的是:

国外为什么要你这样的亚裔去工作?

首先你的STEM理工科要强,这是门槛。美国认为亚裔聪明,擅长数理化。美国人自己学文科的多,英语是母语,能说会道,读下来容易一些。这个先天优势我们没有。

其次是可以当一颗好的螺丝钉。我们不像美国人那么夸夸其谈,不像印度人能争能抢,中国人踏实,专业,善于执行。

具备以上两点,先谋得一席之地,然后再提升自己的表达力和表现力,再向上发展。

第三,学STEM的中国男生竞争更为激烈,外部也有防范心理,向上发展更为受限。

第四,因为种族和性别考虑,种族要多元化,性别要搞五五开,学STEM的中国女生在美国的升学和就业方面有优势。

所以,即使是打算留在美国,也并不是国际教育一直学下来就顺理成章,要对着落点,一路修修补补,加强针对性。国际教育这个东西,对比国内教育,对孩子是松绑了,松绑以后学文概率增大,未来容易里外都不合适。

二、松绑的两面

我有两个好朋友,石浩和包林。他们是我高中同学,本科国内读完大学,2000年初到美国留学和就业,然后结婚生子,孩子现在中学或大学阶段。和他们讨论美国教育,他俩都极力要我正确看待,一定不要过于神化和美化国外教育。

石浩的儿子今年刚刚高中毕业。他说,美国有25000个公立中学,儿子所在学校排名1000左右,但即使是这样一个学校,也是少数人才能上到有名有姓的大学,多数人直接工作或者上社区大学。另外,虽然美国的大学很多,但是目前在美国,是否要读大学,读大学的性价比高不高,莫衷一是。这是美国教育的基本面。这样的中学教育,其严格程度如何,是可以想象的。

包林特别提醒我注意美国教育的分层。他认为多数美国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技能的劳工,少数是培养精英。精英学生分布在美国的藤校和前十名大学、前十前二十的顶级私立高中、和占比不到10%的公校的快快班,所以精英教育的占比是少量。而且,包林认为精英教育有两个特征,一是对legacy(遗产)背景即父母是校友、捐赠、名人等有优待,二是文科教育更为发达,因为培养领导力需要孩子能说能写。

于是,一个问题产生了。虽然我们的国际教育有美式的AP课程,英式的A Level课程,以及IB国际文凭课程,但是其特征都是外国老师、带着外国教材、来中国、教外国课程。那么,来的外国老师,其教学和教育思想是属于精英的还是普通的?精英教育的文科在我们这里有多大的发挥空间?

弄清楚本源,国际教育的一些弊病就好理解了。举几个例子。

三字经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中国的教育方式是父母教育就可以、但是老师一定要严格。反过来我们中国人受不了。前两天一位国际学校小学生的妈妈和我说,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专注,姿势也比较懒散,就忍不住批评了孩子。结果孩子的毛病在学校里得到了外国老师的保护,孩子反过来怪自己管得太严格。

没有了中国式教育的那些“规矩套子”,孩子的天性得到了释放,他们的表情更加灿烂阳光,表现得也更有自信。但是包容如果持续下去,持续6年,9年,12年,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这也是很多家长担心的。我的另一个在美国发展的同学和我说,美国教育下,孩子们的自信心强,但抗压力弱。

我认识的另一位家长,有两个孩子,老大在一梯队国际部,老二在国际学校。她认为,对比老二,老大接受的教育,本质是国内的,老二是真的国际了一把。

她谈到老二所在学校有三个优点:学生多样性强,相互学习借鉴;学校对学生的包容度大;活动极为丰富,开拓孩子视野。她提到疫情之前学校组织的一次国外旅行,带队老师讲到一队科研人员在那个岛上扎上两年艰苦奋斗的事,激发了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

最后,她的两个孩子申请到了同一所美国大学。我问她,如果重新来一次,只选一条路,你到底选哪条呢?

她说,到现在为止也没想清楚。虽然两个孩子都深爱各自的学校,但是,她补充到,老大当初在外面只补了英语,老二补了英语、数学、经济、物理。她说,国际学校学习好的同学,都靠家长在外面补习给托着底。

这样的说法,得到了我们一些同事的回应。顺义祥云小镇校区的区长章静和我说,你记不记得,四年前,咱俩和一个家长聊天,她希望我们在顺义开出英语精读课?章静说,因为国际学校的理念,是认定英语学习持续浸泡就会提高,不刻意学单词和语法,造成基础“虚”。如果不补习,躺平,不但会影响标化成绩,还波及用英文学习的IB课程。

章静的女儿小时候在美国长大,她说那种浸泡仿佛扔在海里裸泳,而国内的双语学校没有那么全英文的环境,就像戴着护目镜穿着救生衣游,浸泡的效果值得怀疑。所以,她认为国际教育下英语的成长,需要额外的精读和写作训练。精读就是词汇和语法,写作就是运用语法有逻辑的输出。这与当时那个家长的诉求完全重合。

顺义校区的教学主管周谢慧老师也是这种看法。他毕业于北大数学系,他说自己不能接受外教说“运算能力用处不大”。

和英语一样,基本功训练是我们中国教育的本质特征,从数,分数,变量,到根号,指数,要能算,但国际教育对这个无感,更在乎理解后的运用。他说,IB数学到了最后出问题,都能在“代数一”这个课里找到原因,所以中国教育强调的体系也很重要。

周谢慧跟国际学校的孩子们讲,你们必须学好代数一,然后才能学好代数二,代数二学好了才可以学微积分预备,然后才是微积分,这个体系要建立起来。他举了一个学霸的例子,说学生从公立小学五升六到了国际学校,现在计算总是出问题,但是这个同学的数学基础本来很好,就是到国际学校衔接时出了问题,现在要靠做题把问题解决。好在这个小学霸不排斥做题,愿意练。

我两位同事的反馈,潜台词是要靠补习给不躺平的国际学校孩子托底。我也在思考,我们强调的这种补习的需求,有多少和我们的屁股有关?还有多少和我们深陷的教育习惯有关?如果孩子们在国际教育的体系里,无论是英语还是数学,浸泡得再久一点,会不会一切就好起来?而且,面对孩子在国际教育下焕发的光亮,这些学术上的问题真值得如此重视吗?

但无论如何,我确实已经对国际教育的招牌-批判性思维,产生了一定的怀疑。国际教育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目的是为了引发日后的创新与活力。但是,本来就不怎么背,学的东西也少,知识不充分,批判的理性依据欠缺,批判就显得脆弱。想法没有对错,但一定要论证成功。如果这时候,我们还要去包容孩子错误的判断,一味迁就,说不得碰不得,这就只能属于“溺爱”的范畴了,最终对孩子不利。

有位家长摆出这样的观点。在美国,本科在藤校的,如果专业对口美国需要,本科毕业就可以顺利找到工作并且待遇不菲;本科没有在藤校的,需要研究生的时候往藤校里挪一挪,挪进去了,职场发展就顺利一些;如果本科在美国前三十名,研究生往藤校里挪的几率更大些。如果在国际学校因为学术原因不能在本科申请时进入美国前三十,那么这个国际教育的成色就值得怀疑,于是包容和尊重就缺乏了意义。

是的,当我们把竞争性调低,自然就松绑了;当我们松绑了,孩子自然就更快乐了。国外的老师来自于这样的环境,他们也必然捍卫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教育理念。

举个我很熟悉的例子。同样是竞赛,国内教育的思路是,这是比一般考试还难的考试,所以考前一定充分准备,要突击。而国际教育的思路是,去玩,去临场发挥,依靠平时的积累就够了。这两种学习体制,孩子们更喜欢哪种,是不难体会的;可是,这个问题的吊诡在于,申请大学的时候,还是要比学术这个硬货。

有种看法是,美国的藤校收三种人,一是legacy有背景的,二是学术和竞赛尖子,三是政治正确的普通人点缀。对我们来说,冲名校要靠学术。故事还不止于此。多数家长希望孩子在名校读书以后,掌握有用的知识,这个有用没用是通过就业来判断的。我们多数人没有legacy,没有家族的钱可花,我们要挣钱。如果进藤校学了文科开了光,毕业以后去非洲做了几年公益,然后去中学当了一名老师,这是不是我们很多人留学的目的?

所以,国际教育下,看的不是学校,也不是孩子,是家长。是家长更想要什么?为了你想要的东西,有没有去主动修补。

三、外籍师资困境

我的一个学生,在某国际学校读了三年,九升九去了国外一个顶级高中,问她原因,她说吃不饱,我问现在吃饱了吗,她说很好,因为老师更好,课程更难。我问为什么老师更好,她说,因为本土的老师更多啊。

尤其,这两年的疫情也加剧了外教来华困难。

国际学校师资的两极分化,这两年被议论较多,怎么看这个问题?

我这么看:

一是国外教育倡导探究式教学,老师讲的少,带着同学探索,这更加依赖好老师的引领,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国际学校的门槛相对松,国际课程用分层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IB的中学MYP段,六到十年级,英语分为1、2、3、4、5、LA共六层,到了DP的十一和十二年级,只有后三层才可以学英语B的HL高阶课程。这种分层,比国内教育眼花缭乱多了。当然,不只是IB,A Level课程本身就包含难度分层,AP学校也把学生放进快班和慢班。但是,这又一次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是分层与老师水平的匹配。作为一个有二十年教龄的民办教师,我深知好学生不好教,差生更不好教,学生水平分得越细,对授课的针对性要求越高。

三是我们对教的理解。我们希望的教,是手把手的。可是现状是国际学校对老师的管控不像公校那么严格,教师讲课的自由度更大;加之教师对学生的成绩管理不如公校抓的紧,不自觉学习的孩子,老师管的少。这是激发教与学矛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更少量的老师,对应着更高的教学要求,这个问题要解决,难度可想而知。

那么学生怎么看?

我试着问过很多孩子,他们的回答近乎一致:我们有好老师,也有一般的老师,也有很差的老师。但他们说起这些的时候,表情非常自然,甚至有一点调侃和喜悦。我问:那然后呢?

他说,老师好当然好,如果不好我就自己多学点。还有学生说,谢校长,当初您在北京四中读书,您的老师就都好吗?

我听得笑了起来。这是国际学校一个很棒的地方:孩子们更喜欢双向沟通,独立性更强,他们认真起来,那股子鲜活劲儿,那股子小担当,又值得我们去欣赏和信赖。

挑国际学校,一看年级规模,二看升级流失,人数多的,流失少的,不会有大毛病。都是用脚投票。也许你可以挑出国际教育的很多问题,但孩子热爱那里,并且获得了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又格外令人欣喜。

那么,家长该不该选择国际教育,该不该走留学这条路?

我抛三个观点。

首先,我看中留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录取学生时的全面评估方式。所谓holistic。他们看长期的学分GPA,也看标准化考试成绩,还看竞赛、活动、文书、推荐信等等。其中一项是短板,另一项可以补一下,这给了不同特点的孩子都可以胜出的机会,比高考一分定终生更灵活,更人性化。在有财力的前提下,我想用钱给孩子换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记得半年前我曾和人大附ICC分管校长高江涛老师面谈,他说,自己管早培的时候,曾经干得津津有味,因为如果一个学生有某种学术特长,不用高考分高,也能进名校。但是后来政策收紧了,到了国际部才发现,原来留学的录取标准正是以前在早培追求的东西。

当然不止是高校长一个人,国际教育的从业者,很多都是被这种教育理念所吸引。仅仅依靠一场大考的分来定终生太残酷了。国际教育的理念是看长线、看全人,把一场考试变成很多场,把单一的学术指标变成很多指标,还可以往全世界的知名大学投递申请,还有可能中了彩票被名校看中。孩子面前冒出了那么多机会,这是当老师多开心的事。

其次,国际教育和自己这个家庭的匹配,是家长要考察的核心。第一是不要误认为哪种体系完美,这是最低级的玩家;第二是你们这个家庭到底更看中的是什么,这个要想清楚,骨子里认海淀黄庄,就别往顺义后沙峪跑;第三是细品各个国际部国际学校的介绍,尤其是听他们讲,问他们答。

最后,我认为,国际教育和留学这个决定的本质是感性的,是直觉。这是您的经历、您的世界观、您的价值观加总后的决定。首先是有钱,任性了,可以满世界挑了。然后就是您要给孩子什么。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家里没钱,出不去,心里有这个火苗的,先要考试,然后靠好分好文书等奖学金,谁给钱就去谁那。有个同事的舅舅,当初的录取信,一个是藤校,要交学费,另一个是八十多名,有奖学金,毅然决然去后者!我当初连奖学金都不考虑,因为除了奖学金还要买机票还要吃饭,一想起光往返机票就得花我爸妈几个月的工资,我连往美国那边看的心思都没有。现在送孩子出国的父母基本是我这代人,咱们当初没实现的梦,给孩子做成了。心里高兴。

还有呢,我们小时候学习艰苦,各种难受,有国际学校了,不用中高考了,考试不排名寒碜人了,老师对我闺女总是笑眯眯的。得,咱不受那个苦了也不受那个气了,好坏不在乎了,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就行。

好吧,既然没有一条道路完美,那么,所谓理性也就是能看见任何一个选项的弊病。看见国际教育的问题,不是要唱衰国际教育。我分析这些问题,是要我们看见我们自己-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能得到什么,得不到什么,得不到的要不要去补,怎么去补。

说起这所有,不过是想让我们这代人的梦做得再美好一点、让孩子活得比我们更快乐一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