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东汉有相互制约的三方力量,即外戚、宦官以及文官集团

东汉建立后,前后传了八世共十四帝,而在这14个皇帝中,除了光武、明帝、章帝之外,剩余的皇帝,基本上都是幼主继位。

虽说小皇帝频出,但东汉照样维持了190多年的国祚。

那么,东汉能在小皇帝频出的情况下,维持这么久的国祚原因何在呢?很简单,是因为东汉有相互制约的三方力量。

这三方力量,即外戚、宦官以及文官集团。

先说外戚,外戚的产生,自然与太后有关,由于小皇帝继位,没有相应治理国家的能力,所以,就必然出现太后临朝称制。

但太后作为后宫角色,自然不能走上台前,所以,她就需要寻找代理人。

而这个代理人,肯定是用自己的族人最为合适,或是兄弟,或是子侄,总之,均是太后的娘家人。

由太后赋予这些娘家人一定权力后,这些人,就成了我们所说的外戚。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东汉的窦、邓、梁三大家族,他们均是因族中女子的关系,最终成为掌控朝政的大族。

比如汉章帝皇后窦氏的哥哥窦宪,还有汉和帝皇后邓氏的邓骘,另外还有梁氏的梁冀,基本上都是如此。

但外戚一旦掌权,必然就会对皇权形成压迫,这个时候,其就和皇帝产生冲突。

冲突之下,只要小皇帝能长大成人,自然就会想办法夺回权力,但皇帝久居深宫,无法与外官接触,怎么夺回权力呢?

自然是依靠身边的宦官。

这些宦官,代表着皇帝,而他们的权力来源,也来自于皇帝,所以,为了得到更多的宠信,他们在扳倒外戚这个事情上,往往会不遗余力。

并且,由于宦官没有子嗣,因此即使再得势,也不存在威胁皇位的可能,甚至毫不夸张的说,他们都必须依附于皇权才能存在。

因此,即便是他们在朝堂上肆意横行,但皇帝只会听之任之。

所以我们就看到,在东汉的历史上,外戚和官宦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掌权,今天可能是外戚得势,但明天,就会被宦官取代。

而除了这两股势力相互制约,防止一方独大之外,东汉另一股势力,就是文官集团。

文官集团也就是士族,他们掌握着天下的经济命脉,控制着舆论话语权,把控着人才晋升等通道,是当时天下最有能量的集团。

他们好比东汉的根基,稳步推行着朝廷往前运转。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外戚也好,还是宦官也罢,他们即使是再专权,但根基还在文官集团的手里,所以,随便他们怎么闹腾,天下依旧不会乱。

这个三方制约的模式,让东汉朝堂上,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关系,而这种平衡,便是东汉小皇帝频出,却能延续国祚的原因所在。

而东汉之所以最终会走向灭亡,是因为有人打破了这个平衡。

先是宦官干掉了外戚何进,之后袁绍又消灭了宦官,这么一来,平衡自然被打破,而从地方进京的董卓,就无人再能制衡,故而皇帝最终成为彻底的傀儡。

若不是这个平衡被打破,那么东汉的国祚,至少还能再维持一段时间。

而曹魏政权,之所以在刚出一个小皇帝,就导致大权旁落,其实从根本上来讲,就是没有这种平衡机制造成的。

首先,曹丕历经波折,终于得以继位,而他继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限制外戚以及宦官的各种权力。

比如曹丕颁布诏令,“舅后之家,但当养育以恩而不当假借以权”,这就是明摆着避免外戚再出现专权擅政之事。

同时,对太后,也进行了严格规定,要求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同时规定“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人”,这更是一脚把外戚踢出了权力中心。

甚至,为了防止外戚参政,曹丕干脆提出了“天下共诛之”的口号。

而对于宦官,曹丕更是毫不手软,严格规定了宦官的品级,下诏要求: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

当然,这些措施,本无可厚非,皇朝初建,为了集权,这也是常规操作,但是,曹丕千不该万不该,打压宗室力量。

他对自己的宗室兄弟,打压的相当积极,派人监视兄弟的一举一动,这就导致曹魏的宗室,始终处在一种没有权力,且自身难保的处境之中。

而这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曹魏没有一支宗室能有力量,在关键时刻拨乱反正。

限制了外戚和宦官,同时又打压了宗室,在做完这些之后,曹丕又犯下一个错误,那就是管理混乱,导致军政不分家。

曹操时期,军事由曹操直接负责,朝政则由其他文官各自负责一块,总之就是权力不重叠,互不干涉,同时分工明确。

但到了曹丕时期,他升级为皇帝,自然不可能再像曹操那样直接抓军事,而他的做法,是将一部分军权下放.

下放给谁呢?自然是对他登基有功劳的陈群、司马懿、吴质等人,由他们分别负责禁军等军务事项。

而与此同时,陈群、司马懿等人,本身还负责着中央的行政工作,这就造成了一个情况,那就是某一个人,会出现既管军权,又有行政权的现象。

比如司马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司马懿在曹操时代,官职一直局限于文官范畴,军权压根就不沾边,但到了曹丕登基之后,先拜其为尚书,后又转督军,之后曹丕还授予其假节,领兵五千等高规格权力。

这么一来,不就是明摆着让司马懿慢慢有了足够的政治资本吗?

类似于司马懿的例子,在曹丕时代还有不少,总之就是,曹丕为了稳定统治,限制外戚和宦官的做法没错,但他对于权力的管理混乱,导致权力被随意下放,促成了像司马懿这种人,手里既有行政权,也有兵权的局面。

军政权皆有,司马懿岂能安分守己?

不仅如此,曹丕以及后继任的曹魏君主,在继承人问题上,也出现了安排失误,而这个失误,直接导致了司马懿有了成为权臣的机会。

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先看曹丕继位之前,曹操是怎么安排的。

当初,曹操下定决心,立了曹丕为继承人之后,严格来讲对曹丕还是相当不错的,比如为曹丕搭建班底,尽其所能的帮助曹丕顺利接管权力。

但到了曹丕这里,他长时间不立太子,一直到其病重,才将曹叡立为了皇太子。

而这种做法,就造成了一个后果,即曹叡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东宫班底,更谈不上有过历练等培养经历。

而在其他朝代,一般为了皇位更迭顺利,通常皇太子人选都会早早确立,然后,皇帝就会有意识的,来安排一部分大臣,成为皇太子的班底,以便将来好接班。

比如清朝时的康熙,最早在确立胤礽之后,就是这样安排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皇太极将来登基之后,马上就有自己用着顺手且信任的人,而不至于两眼一抹黑抓瞎。

但是由于曹丕迟迟不立太子,直到病重了才立,这曹叡自然就不存在所谓的班底,但他上台后要用人怎么办,只能用前朝的老臣了。

而老臣都有谁?自然就包括司马懿。

这么一来,司马懿本身就军政权皆有,这又因为辅政大臣的身份,得以继续接触权力核心,继而,又累积了超多政治资本。

换而言之,到曹叡时代,司马懿已经从最早的一个小小文官,演变成了根深蒂固的大势力了。

而造成这种结果的,其实都是曹丕的责任,他自认为安排妥当,但却不知道在不知不觉中,给了司马懿发展壮大的机会。

但这还没完,曹叡与曹丕类似的做法,更加剧了这一情况。

曹叡比曹丕更坑,他一直到临死的头一天,才立了年仅八岁的曹芳为继承人,试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八岁的孩子,既无根基,又无班底,拿什么和三朝老臣司马懿去斗?

更重要的是,这个三朝老臣,不仅声望高,同时手里还掌握着军政大权,既管朝政,还抓兵权,在这种局势下,作为曹芳来讲,基本上除了当傀儡,是没有其他路子可走的。

所以,在司马懿想方设法除掉曹爽后,自然而然就篡权了。

而再回过头来看,如果曹丕在登基之后,哪怕是限制宦官和外戚,但至少给宗室留一条活路,想必,最终的结果,也不会成为这样。

起码,还有曹魏的宗室与司马家族抗衡,这样司马家族也会有所忌惮。

另外,还有当时士族的一个因素。

东汉时期的士族,虽说势大,但总体来讲,还算比较安分,一来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二来,和汉朝是大一统王朝有关。

这么一来,士族即便势大,但依然是以皇权至上,换而言之,当时的皇权威信力相当足。

但曹魏不一样,曹魏的皇位,本身就是篡夺而来,这就在合法性上,明显不如东汉,所以士族对于曹魏政权,自然也没有对待东汉皇室那样敬畏。

少了了敬畏之心,自然就不会视曹魏为天下唯一之主。

与此同时,曹丕登基后,限制外戚宦官,打压宗室,但他得用人吧,这人从哪里来,那就只能用士族的人了。

像前文提到的司马懿、吴质、陈群等,都是出身士族之家。

由于士族的人是唯一能用的人,所以,曹丕对他们不断下放权力,而这就导致,士族地位越来越高,其权势也愈来愈大。

但士族做大的同时,势必要挤压皇权。

并且,司马懿经过曹丕、曹叡等时代的不断发展,到了曹芳时期,已然成为当时天下士族人的领导人物。

在这种情况下,那些士族成员,谁还愿意站在曹魏这一边呢?毕竟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跟着司马家混,才是“正道”。

甚至在司马懿活着的时候,早就有士族开始公开支持司马懿了,比如河北的孙礼,他还曾写信埋怨司马懿,为何不早点对曹爽采取行动。

你看,这么多士族支持司马懿,那曹魏的大权如何不旁落?

所以,不是曹魏仅出了一个小皇帝就大权旁落,而是从根源上,曹魏的政治体系就存在很大问题。

比如曹丕打压宗室,导致没有制衡世家大族的力量,同时赋予了世家大族过多的权力,同时对于权力的下放混乱,让司马懿累积了太多不应该累积的政治资本,这些均是导致司马家族得势的原因,而曹魏也为此付出代价最终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