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曾解读说,《孙子兵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阐释奇正之法的运用。其实,在西方军事历史中,也不乏奇正战术精妙运用的例子。发生在二战的克里米亚刻赤半岛及塞瓦斯托波尔的争夺战,已为今人所熟悉。殊不知,跨越千年,由亚历山大大帝指挥的伊苏斯会战与第二次布匿战争中的新迦太基之战,在战术运用上,与这两场战役竟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正所谓,战胜的形式固然不会重复,然而,战胜的原则、战胜的精髓却是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那么,如何从经典战例中品鉴出奇正之法的精妙运用,本文可谓打开了一扇窗。
克里米亚刻赤半岛
刻赤半岛诡诈的“右勾拳”
1942年初,德军第11集团军准备发起新的战役,完全夺占克里米亚半岛。集团军司令曼施泰因(编注:也译作曼斯坦因)的战役构想是,首先集中兵力攻占半岛东部的刻赤,切断苏军跨越刻赤海峡向半岛增兵的通道。
得手后,回师攻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将苏军彻底逐出半岛。其时,在刻赤半岛,苏军有2个集团军,共计1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和4个坦克旅。德军有6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此外还有罗马尼亚的2个步兵师、1个步兵旅。德军与苏军的兵力对比为1:2。
刻赤半岛,北临亚速海,南临黑海,由东向西逐渐收窄,在最窄处的帕尔帕奇地峡只有18千米宽。在刻赤半岛,苏军设有两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沿帕尔帕奇地峡构筑,这道防线的南段呈直线,位于海岸和科伊-阿桑之间;北段呈弓形向西突出到基特,形成一个很大的突出部苏军将一线兵力的三分之二部署在北段,在南段只部署了3个师和2个预备队。由于帕尔帕奇地峡防御正面窄,苏军兵力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学生时代的曼施泰因
曼施泰因的作战计划是,避实击虚沿海岸对苏军防线南段实施主要突击。担负突击任务的是德军第30军第28轻型师、第50和132步兵师、第22装甲师。进攻初期,第170步兵师留在防线中段以迷惑苏军,之后也转入南段战斗。
具体行动方案是:第30军用3个师作为第一梯队,突破苏军防线,越过纵深反坦克壕,向东拓展,为开进的装甲师扫清障碍。然后,会同装甲师迅速向左,从侧翼和背后攻击防线北段的苏军主力,并与第42军和罗马尼亚第7军协同,将苏军逼向海边,围而歼之。为保障行动右翼的安全,防止刻赤方向苏军的攻击,德军组建了一个名为格勒德克机动旅,由德军摩托化部队和罗马尼亚分队组成。
其任务是,快速向刻赤方向突击,阻击刻赤方向援军,防止突围苏军在后方阵地建立新防线。此外,为了提高首次突破成功的几率,德军还组织一个营搭乘冲锋舟越海,在苏军南段阵地背后登陆,发起奇袭。在战线的北段,由德军第42军和罗马尼亚第7军实施佯攻,以牵制苏军。待南段阵地被突破之后,立即转入进攻。
曼施泰因深知,在兵力对比不占优的情况下,进攻能否达成预期目的的关键是:一、苏军确信德军将从防线北段发起决定性突击,待其觉察并将预备队转向南段时,为时已晚。二、德军第30军尤其是第22装甲师,向北贯穿的快速性。战前,德军实施了精心组织的战术欺骗,包括无线电佯动,在北段和中段张扬地进行部队运动和炮兵准备等。
克里木战役
5月8日,德军发起“猎鸨”行动,激战一直持续到5月18日。整个战事基本按照曼施泰因的构想展开。据德军统计,此役俘获苏军17万人、1133门火炮、258辆坦克。
苏军大本营深感震惊,做了深刻的检讨。他们认为,首先,克里米亚方面军首长科兹洛夫、沙马宁、维奇内伊,大本营代表梅赫利斯,第44、47集团军司令切尔尼亚克中将和科尔加诺夫少将,根本不掌握现代战争的特点。方面军首长把各师展开成
一条线,并且没有考虑及运用地形特点。其次,没有建立纵深梯次防御,也没有建立预备队。在德军突破防线后,无法及时派出足够的兵力阻止其进攻并封住突破口。再次,各级指挥所长时间不变更位置,指挥通信枢纽在开战几小时内就遭摧毁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最后,方面军首长在有线通信联络中断后,没有及时启用其他通信手段组织各级集团军协同作战。
此外,方面军首长完全没有预料到德军所采取的战术。当德军对方面军左翼实施主要突击时,方面军一直将主力留在右翼据守,直至被德军从背后合围。在德军发起进攻的第二天,大本营曾命令方面军所属集团军有计划地撤退到“土耳其壁垒”一线,大本营代表梅赫利斯没有及时保证这一命令的贯彻执行。延迟了两昼夜才开始退却,又毫无组织,局面混乱不堪。
对战役经过的分析还表明,在战役的紧急时刻,方面军首长和大本营代表不是亲自掌握部队,把握战役进程,而是把宝贵时间浪费在召开长达几小时,且毫无意义的军事委员会议上。方面军首长不懂得发出命令仅仅是指挥作战的第步,其主要任务还要保证命令及时传达到部队,并帮助部队完成任务
曼施泰因
亚历山大与曼施泰因
如果对曼施泰因的战术渊源进行探究,或许可以追溯到西方军事鼻祖,亚历山大大帝指挥的伊苏斯(今土耳其境内)会战。公元前333年10月,在伊苏斯爆发了希腊和波斯之间的战争,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指挥的希腊联军,有重装步兵3.1万人、骑兵5000人,共计3.6万人。波斯大流土王指挥的军队,有骑兵近1万人,共计15万人。
大流士王军队右边临海,他将骑兵配置在两翼,自己坐镇中军之后。亚历山大依据地形及大流士军队的阵形,将所有的骑兵配置在自己的右翼,将重装步兵配置在左翼和中段。亚历山大令左翼一线兵力顶住敌兵的攻击,中段步兵牵制敌军,自己亲率5000骑兵从敌人的左翼发起进攻,突破敌骑兵的防守后,迅速前出,直捣大流士王指挥部,之后又马不停蹄地绕到敌军的后面,攻击敌右翼重兵集团。战斗结果,亚历山大以损失500余人的代价,击溃大流士军队,毙伤其5万余人。
今天,我们将跨越2000多年的两场战役进行比较,不难发现,曼施泰因与亚历山大的战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利用地形,集中精锐,发扬机动、快速优势,从侧实施突破,得手后回旋包抄,围歼敌人而主要不同之处则在于,古代骑兵被现代装甲兵替代。
在1991年“沙漠风暴”地面作战行动中,施瓦茨科普夫将军对据守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打出了一记致命的“左勾拳”,切断伊军退路,并对其形成合围,仅用100小时就彻底击溃了20余万伊拉克守军。细观其宗,仍然可以看见亚历山大在伊苏斯会战中所用战术的影子。
亚历山大大帝
战胜的形式固然不会重复,然而,战胜的原则、战胜的精髓却是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
塞瓦斯托波尔的致命疏忽刻赤半岛的失守,使塞瓦斯托波尔要塞防御的处境恶化。曼施泰因只留下第42军及第46步兵师,以及罗马尼亚第7军防御刻赤半岛和克里米亚南部海岸,其余兵力立即掉头向塞瓦斯托波尔开进。要塞守军,是苏军滨海集团军司令彼得罗夫将军指挥的7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3个海军陆战旅。
依据要塞地形和苏军防御态势,曼施泰因的作战企图是,在要塞北线和东线南段同时发起攻击,在东线中段的梅肯西亚一上乔尔贡牵制苏军。首批进攻目标北线是谢韦尔纳亚湾的北岸和盖塔尼附近高地;在南线,占领可控制两条公路的萨蓬山高地,这两条公路分别从南部海岸和巴拉克拉瓦通向塞瓦斯托波尔。苏军依托萨蓬山脉建立的防线,尤其易守难攻。站在萨蓬山顶,可以俯瞰塞瓦斯托波尔全城,因此,它是要塞防御的最后一道屏障。
1942年6月7日清晨,德军按计划展开了对塞瓦斯托波尔的进攻。战斗异常惨烈,至6月26日晨,双方都精疲力竭苏军手中已基本无预备队,德军的一个团只剩几百人,一个撤出战斗的连队向曼施泰因报告,该连只剩下8名士兵。然而,萨蓬山高地依然在苏军手中。更让曼施泰因糟心的是,德军统帅部已明确,再拿不下塞瓦斯托波尔,要将支援第11集团军作战的第8航空军从克里米亚调走。
在这关键时刻,曼施泰因赶到了谢韦尔纳亚湾北岸。在他眼前是个宽800至1000米的海湾,苏军的军舰停泊在那里,对岸的右边是塞瓦斯托波尔城,正前方是插入黑海的陡峭岩壁。曼施泰因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渡过谢韦尔纳亚湾,从侧翼对萨蓬山高地实施突击。
曼施泰因的设想,德军内部没有谁赞同。人们质疑,面对苏军在南岸陡峭岩石上构筑的坚固工事,冲锋舟如何渡过宽阔的海湾?即使冲锋舟到达彼岸,面对只有几个入口的陡峭山谷,如何靠岸?部队又将如何登陆?最要命的是,北岸的一切行动,无不在南岸苏军的监视和火力控制下。曼施泰因依然坚持己见,在他看来,只有这样,才会给苏军致命一击。
6月28日夜,为掩盖海湾北岸可能发出的一切动静,德军第8航空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城实施了不间断的轰炸,与此同时,集中炮兵严阵以待,以防一旦行动暴露及时遂行炮火压制。此间,对岸苏军一直无声无息,最令曼施泰因担心的冲锋舟下水和装载行动顺利完成。
6月29日凌晨1时,搭乘冲锋舟的德军第24师先头部队从南岸到达北岸,冲锋舟安全返回德军冒险偷渡成功。待南岸苏军发现德军行动时,德军已在南岸站稳脚跟。事态的发展再次如曼施泰因所料,壁垒森严的萨蓬山防线被德军打开了缺口。7月4日,整个克里米亚半岛落入德军手中。
西方古代名将汉尼拔说:“很多事情,看上去没有可能。但是,如果换一个视角没有可能的事情就会变成可能。”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利德尔,哈特,称此次塞瓦斯托波尔之役为“力量与技巧的杰作”。
新迦太基之战中的奇袭
在西方军事历史上,对于坚固设防的港口城市,不乏奇袭破城的战例,最经典的要数第二次布匿战争中新迦太基(今西班牙的卡塔赫纳)之战。
新迦太基,当时是迦太基在西班牙殖民地的首都。这座沿着海角而建的城市,西面和南面临大海,北面濒临海湾,只有东面与陆地相连,海角周长约4000米。公元前209年,负责西班牙战事的罗马军队指挥官西庇阿,率领28万人在塔拉戈纳登陆,向迦太基军队展开了进攻。
迦太基的军事统帅汉尼拔,没料到西庇阿会一上来就率兵深入,把进攻矛头直指其大本营。在西班牙,汉尼拔留守的军队有3支,支在西班牙中部,距新迦太基最近,要10天行程。一支在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支在今葡萄牙塔沟河口附近。每支军队约为25万人,合计超过7万人。3支军队彼此都相距10天的行程。
迦太基指挥官知道西庇阿已经到达西班牙,但没料到他的行军速度如此之快。从塔拉戈纳到新迦太基通常需要20天,西庇阿的军队却只用了7天时间就兵临城下。新迦太基有4000名士兵防守,对于三面临海筑有坚固防御工事的港口城市而言,这已经足够,况且离城最近的一支迦太基军队只需10天就能回援。
因此,先前在西班牙作战的罗马军队,即使在占优势的情况下,也没人敢尝试攻击新迦太基。然而,从另一个方面而言,这也造成了迦太基守军的麻痹轻敌精心研究过新迦太基周围地形和守军布防情况的西庇阿,刚一到立即组织士兵在新迦太基城的东面,构筑了一道与城墙平行的进攻阵地。
与此同时,负责海上行动的罗马将领,如期完成了对新迦太基西面和南面的海上封锁,只有北面的海湾尚未有罗马军队身影。然而,守车并不担心这里的防御,因为北面的海湾十分宽阔,是一道天然屏障,罗马军队不可能从这里发起进攻。
第二天一大早,罗马军队从东面开始攻城。守军早已料到罗马军队会从这里展开攻城战,于是将主力集中于东面城墙与罗马军队对峙,战斗一直持续到下午时分。就在战事正酣之际,西庇阿亲率2000名精兵,悄悄运动到新迦太基城的北面。
由于海湾平均水深只有20厘米,西庇阿的队伍迅速通过了海湾,从北面给了守军意想不到的一击。西庇阿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攻克了看似不可能攻克的新迦太基城,迦太基援军根本来不及回防。
这次奇袭成功的关键,在于西庇阿战前对情报搜集、分析的用心和精心。他获悉新迦太基城北面海湾的海水深度,因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与潮汐无关,而与风向有关。不同的风向会使海水的深度发生变化,只要风向合适,完全有可能过海湾。
苏联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在《毕生事业》的回忆录中,有过这样的表述,“如果看一看1855年、1920年、1942年和1944年的作战地图,就容易发现,在所有的时期,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部署都大体相同。
这是由于山涧、海洋和地形特点等自然因素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数千年以来,在不同战场发生的港口城市攻防战告诉人们,对进攻而言,因兵力对比不同、指挥员特质不同在战役规划、战术运用上不尽一致,结果往往各擅胜场。这当中的一招一式,耐人寻味、令人思索。
文章摘自《世界军事》2016年第四期(文:小之编辑:马瑛),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