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现在全世界有多少只鸡吗?答案是超过220亿只!平均分给全人类,每人能分到3只!每年,全球都有超过500亿只鸡贡献出自己,给人类填肚子,鸡蛋的总产量,更是超过1.1万亿个。
那么,鸡是如何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餐桌伴侣的呢?各种研究发现,人类从4500年到4000年前的青铜时代,就开始养鸡了。而家养鸡的起源地,最有可能在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在这些地方的森林里,如今还生活着好几种原鸡,也就是家养鸡的祖先。
随着商人们的贸易往来,鸡的足迹逐渐向外扩散。到3000多年前,鸡已经传到了欧洲。但一开始啊,欧洲人养鸡只是下蛋和斗鸡用的,而不是拿来吃的。
要知道,古代鸡的体型比现在的鸡小多了,一整只鸡的肉还不够一个人饱餐一顿呢。你要是穿越到中世纪下馆子,翻翻菜单,会发现上面压根没有什么鸡肉可选。
一直到1000年前,欧洲人才开始把鸡当做食物看待。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人们开始吃鸡了呢?研究人员发现了两个可能的原因:
首先,当时的鸡个头变大了。这可不是人为的,而是鸡的某个激素的相关基因发生了突变,导致鸡的体型更加肥大。
除了生物因素,还有一个社会因素:当时欧洲的天主教会兴起了一场改革运动,叫做“重修本笃会”。其中一条改革内容是:在禁食期间不允许吃四条腿的动物。
要知道,禁食期可是占了全年的三分之一时间,人们总不能一直不吃肉吧?于是,大家另辟蹊径,把只要不是四条腿的动物都变成了盘中餐。这时候,体型已经变大,又只有两条腿的家养鸡,自然成了理想的选择。
虽然鸡肉终于登上了人类的餐桌,但它并不是首选,毕竟还有牛肉、羊肉、猪肉那么多选项。所以几百年来,西方人除了特殊节日和走亲访友之类的时候要吃鸡,大部分时候,鸡最主要还是生蛋用的。
蛋鸡与肉鸡
要说这蛋鸡的形成,跟当初那个让鸡体型变大的基因突变也有联系,它让鸡变得不爱孵蛋了。要知道,野鸡产蛋以后,会守护着它直到小鸡孵化,在这之前绝不会下第二颗蛋,比如家鸡的野生祖先红原鸡,每年下的蛋不到10颗。
如果母鸡下蛋之后不管不顾,就相当于降低了后代的生存几率,在自然状态下,这样的鸡肯定会被淘汰。
可这样缺乏母性的鸡,对人类来说却是好事,意味着鸡蛋的产量大大提高,还不用担心收蛋的时候被母鸡攻击。于是,在人工选择下,鸡对于孵蛋这件事越来越没有执念。如今最高产的蛋鸡,每年能下300颗蛋。
那难道,鸡就注定只能生蛋,跟产肉无缘了吗?别急,到了1940年左右,二战爆发,让鸡的命运又出现了转折。打仗嘛,各种物资肯定都很缺乏,肉也不例外。这时候,鸡肉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
由于一只鸡从出生到大得可以下锅,最短只需要6个星期,所以在红肉不够吃的情况下,鸡肉马上当替补,完美解决了肉类短缺问题。
“明日之鸡”
可是等仗打完了,鸡肉就又回到了“备胎”的身份。面对这种情况,鸡肉供应商可不乐意。于是,为了维持鸡肉的地位,鼓励养鸡人继续把重点放在生产鸡肉上。
在1945年,美国的大型家禽零售商A&P赞助了一场叫“明日之鸡”的全国性比赛,说谁能培育出最肥的鸡,谁就得冠军。
于是,美国各地的养鸡人纷纷开始想办法养出更肥大的肉鸡,这大大促进了鸡的选择性培育技术发展。
到1948年,比赛冠军出炉,它是一只红色考尼什鸡和白色来亨鸡的杂交后代,而亚军是爱拔益加农场培育出的一种白色洛克鸡。
后来,爱拔益加农场又把冠亚军的两种鸡杂交,最终孵化出了爱拔益加肉鸡。这种鸡长得快、长肉多、成活率高、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大规模养殖。
这下,原本只是一个以养鸡为副业小农场,一举成名,变成了美国各大孵化公司的主要供货商,后来生意又扩展到全球,让鸡肉终于成为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天,中国有一半的鸡,都是爱拔益加肉鸡的后代。
当年为了参加“明日之鸡”的比赛,人们要用带有理想特征的亲代进行繁殖,经过好几代的功夫,才最终获得具有稳定特征的后代。
而现在,科学家们已经研究出了新型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在受精卵阶段对鸡的基因进行干预,直接孵出改良版的小鸡。或许在将来,我们能更快地让鸡具备一些有用的特征。
特约撰稿人:静静,新媒体从业者。
编辑:噜噜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