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是不是觉得非常奇怪?西门庆是北宋人物,王羲之是东晋人物,两个人八竿子打不着吧?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述的是西门庆与潘金莲、王羲之与郗璿的故事。
西门庆与潘金莲的邂逅完全是一个意外,潘金莲不小心将支棱窗户的小木棍掉下去了,差点将西门庆砸伤,西门庆刚好发作,但见是一个小娘子,立马换了一副容颜,潘金莲道歉之后关了窗户。
但是西门庆自从这天之后就惦记上了潘金莲,于是通过王婆打听、并用金钱让王婆做一个中间人。
这王婆是一个见钱眼开的人,年轻的时候风月惯了,对这样的事情拿捏的准头。于是在西门庆这里捞取了一些碎银之后,开始了她的业绩计划。
王婆显示拉近与潘金莲的关系,一番熟络后,开始故意引进西门庆邂逅。这西门庆几次三番要直接上手,都被王婆恰到好处的点到为止了。西门庆顿时有些恼恨,那王婆于是解释道,心急吃不到热豆腐,权且多交往一下,并告知了良方。
于是多次吃酒之后,这西门庆在故意掉落筷子、捡筷子的过程中试探性的把玩了潘金莲的小脚,并且一番为潘金莲的不幸福婚姻一番打抱不平,竟然成就了好事。
此时王婆又恰到好处的出现,竟然促成了他们的好事。可见这王婆是深谙女子之道,并且通过层层运作,让潘金莲成功上钩。如果不是潘金莲是有夫之妇,估计很多人都会替潘金莲打抱不平了。
西门庆得手潘金莲之后,逐渐暴露了他到处沾花惹草的本性,潘金莲以为的爱情没有到来,却引来了杀身之祸。之所以没有人同情潘金莲,除了上面原因之外还因为他中了借刀杀人之计。
展开全文
当然,潘金莲的恶名之所以被坐实,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他所出轨的对象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渣男加恶人。
不过,从西门庆、王婆、潘金莲的这个不伦的事情也揭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那就是很多人是经不住套路的,这是人性罪恶的bug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下郗鉴选女婿的故事。郗鉴听说琅琊王氏的子侄们都非常英俊有才,所以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去,为此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东厢房去挑选。
门生回去后向郗鉴照实说,王家的人听说您要选择女婿,一个个的都非常上心,一个个打扮的文质彬彬,还非常有文化,但是有一个人却没有当回事,躺在东厢房里面还露着肚皮,呼呼大睡。郗鉴听说之后,眼前一亮,鼓掌道,这正是我要找的女婿啊。于是将女儿郗璿嫁给了这个人,这个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书圣王羲之,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也了不得,就是后来的那个王献之,与王羲之并称双圣。
有智慧的人总是层次不一样,对于王羲之而言,或许他在想,如果对方能够识别到我的智慧,那么对方就是自己要找的那个人,如果不能,自己也没有必要后悔。门生看不透这些,回去还抱怨,但是郗鉴却一下子就相中了这个女婿,这就是智慧的不同啊。
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有智慧的人共通的能力。潘金莲不能通过现象看透本质,以为西门庆那彬彬有礼、替自己打抱不平、表达爱意皆出自真心,却不知道却是在人家精心设计的局里面,到最后不但没有得到所谓的爱情,还丧失了生命,并因为被历代文人嘲笑并辱骂。
但是郗鉴却不同,他通过王羲之不按常理的举动,判断此人见识非凡,将来一定有所大作为,于是将女儿郗璿嫁给了王羲之,郗璿也因此受到丈夫熏陶,成为远近闻名的“女中笔仙”。
那么通过西门庆与王羲之对比,我们发现,前者擅长伪装,并在高手指导下更加擅长逢场作戏,总是能够根据对方的喜好特征采取对症下药的方式来到达目的,如果这也算一种成功,那么这可以叫做技艺之流,王羲之不屑于这些伪装,他认为有智慧的人必然能够识别他的才能,没有智慧的人也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如果自己的才能不能证明什么,那么彬彬有礼的伪装又能说明呢?所以,作为一个高智慧的人,他敢于呼呼大睡,毫不在意。但是,郗鉴也不是等闲之辈,竟然一眼发现了他。
王羲之与郗璿婚后非常幸福,两个人惺惺相惜,拥有共同的志趣与爱好,琴瑟和谐,作为模范男人,他亲近自己的老婆并坚贞所爱也是出于真心。或许在他见到郗璿那一刻也没有觉得陌生,因为能读懂他的人就是他要找的人。
所以,世上的东西本来都很简单,只有不幸的东西才是各种复杂。能够伤害你的人,一定是伪人,他们看似克己守礼,却是无处不精心布局,他们比那些品质恶劣却不擅长套路的人高明百倍。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在经营当中是做西门庆呢,还是做王羲之呢?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