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唐代窦州人,著名风水宗师。
他平时生活清俭,又怜贫扶弱,周济穷人,不遗余力,广受民间百姓的崇敬,称之为“救贫仙人”。
杨筠松曾在朝为官,掌管灵台地理工作,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黄巢攻入京城时,杨筠松与友人一起隐居昆仑山。
之后云游山水,精研山川气势、形理,立论著说,授徒传艺,把风水术传至民间。
关于杨筠松著作问题,有不少争议。
风水学上经典如《天玉经》《青囊奥语》《都天宝照经》等,相传均为杨筠松所著。
但从风格与内容上看,与杨的另外两部著作《撼龙经》《疑龙经》有所出入。
因此有人认为,《天玉经》等书,原为宫廷所藏,是杨氏在离开宫廷时,带出来的。
李淳风,唐初岐州(今陕西凤翔)人,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
他的父亲李播,是隋朝高唐尉,后出家为道,道号黄冠子,著有《天文大象赋》。
李淳风早年,在天台山学道,通晓天文星象。
唐初,指出《戊寅元历》的错误,后改用李淳风的《麟德历》。
史载,李淳风曾成功预测到日食。
李淳风曾任秘阁郎中,编《甲子元历》,著有《法象志》七卷,论“前代浑天仪得失之差”,对后世有重大的影响。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在他的气象学著作《乙已占》中,把风分为8级。
千年之后,英国学者,才在把风力划分0到12级。
历史上著名的预言书《推背图》,据说是他和袁天罡闲来无事,推算古今所作。
僧一行,原名张遂,唐代天文学家、佛学家。
他的曾祖唐代名臣张公谨,张遂自幼学习历法和阴阳五行之学,青年时即以学识渊博,闻名于长安。
为了避开武三思的再三拉拢,到嵩山为僧,法号一行。
唐玄宗时期,一行出任朝廷天文顾问。
他主持制定的《大衍历》,比前代更加精确,对后世天文学影响很大。
他重新测定了,上百颗恒星的位置,早于西方上千年发现了,恒星也在运动这一天象。
唐开元年间,密宗传入中土。
当时,一行在嵩山、天台山学习佛法,曾参与了翻译印度佛经的工作,后来成为佛教密宗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