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库论坛暨2023综研院年会”于2023年5月27日在深圳召开,主题为“新时代下的高水平开放与高质量发展”。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出席并演讲。
傅梦孜表示,我们正在面临一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这场变局应该说正以不同的方式,以全方面的态势在全球各层面展开。
他提到,全球化已经发生了一些变轨,动力源已经发生了变化。全球化还是会向前推进的,只要国际间有投资和贸易进出口存在,全球化就不可能停止。全球化可能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是高质量的全球化。世界产业结构逐步告别传统,正在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环保、健康可持续的方式转变。在此过程中,技术的落差不一定完全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阶级差来形成,后者可能实现一种弯道超越,甚至可以转换赛道进行变轨。
全球化会趋向于本地化、周边化。从物流便利来讲,周边化、本地化可能更有吸引力。著名的“贸易引力模型”认定,两国之间的贸易与两国之间的距离呈反比,贸易距离越远,贸易密集度越差。地理位置越近,贸易关系越密切,这反映出贸易紧密度和距离的情况。
他还指出,中国需要塑造国际环境。我国将会面临较过去更为严峻的外部经济和政治环境。原来的目标是外交为中国改革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后来进一步调整是外交上为中国的发展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我国抓住了一些有利的环境,加快自己的发展。中国已经是这个环境的一部分,是塑造国际环境重要的力量。中国搞开放型经济就是要塑造国际经济环境,这种经济上的要求我国需要有更多的开放性、塑造性和创新性。
1、中国经济引力与辐射力同样突出
我国大规模、超大规模的人口必然形成超大规模的市场需求,从而为超大规模经济奠定条件。对中国是是机遇,对其他国家一样是机遇。
2、重视软环境的建设
投资环境的改善将更多偏向制度与规则领域,要努力培育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环境。
3、市场换技术已告一段落,要靠自主创新
我国走过引进阶段、模仿阶段,进入跟跑阶段、并跑阶段,某些方面向引跑方面前进。国际技术合作环境变化,只有自主创新才有出路。在自主创新上,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可以勇立潮头。
4、重视周边
以周边为首要,调整产业链,周边是国内大循环的外延,是国际大循环的前沿,是新全球化的优先方向。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