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中央书记处召开了会议,讨论将军们的授衔问题。
授衔可是一门学问,军衔是对一个人过往功绩的一种认可。不过,也正因如此,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争议不断。
当时,还有几个元帅的名额没有敲定,主持会议的刘少奇为此非常头疼。
军衔争议
刘少奇一直在陈毅和粟裕两个人之间犹豫,因为名额有限,而且陈毅和粟裕两人都出身三野,所以两人中只能有一个人成为元帅。
论资历,当然是陈毅更合适,他是井冈山时期的元老,是红军的创立者之一,陈毅成名的时候,粟裕还只是班长。
但是也有人提出,元帅的主要功绩,体现在领兵作战的能力。在这一方面,陈毅的能力相较其他元帅人选,并不突出。
但粟裕可是公认的军事天才,苏中七战打出了解放战争的“开门红”,战功赫赫,能力并不逊色于其它的元帅。
早年间,在一次会议上,毛主席还说过:“论功、论历、论才、论德,粟裕可以领元帅衔。”
不过,光凭借军功去决定元帅军衔,未免有些武断。
何况,陈毅虽然比不上粟裕能征善战,却也是治军有方,是三野的定海神针。
可以说,三野的功勋,少了陈毅和粟裕之中任何一个人,都是做不到的,他们俩是完美的搭档。正因如此,才更让人纠结。
但刘少奇更倾向于粟裕,这倒不是因为军功的问题,而是陈毅的职务问题。
1954年,陈毅成为了常务副总理,兼管科学院、政法方面的工作。另外,周总理还有意将外交部交到陈毅的手上。
在人们看来,陈毅这下是“弃武从文”。元帅当外交部长,听起来有些不合理,难道将来陈毅出面进行外交工作,还要穿着元帅的军装吗?
当时,很多解放前的将领,由于转入地方工作,所以没有授衔的资格。就连周总理、邓小平等人,也因为工作性质不符合,放弃了授衔的机会。
所以,刘少奇在考虑,陈毅是否也需要放弃资格呢?
三野之中,陈毅和粟裕是领导者,陈毅如果不当这个元帅,那肯定就要粟裕来当了。
在激烈的讨论中,有人支持陈毅,有人支持粟裕。不过,粟裕本人倒并不想当元帅。
那时候,对于元帅的人选名单,从官方到民间都讨论的很激烈,不久又传出,给粟裕定下的军衔是大将。
一锤定音
这又惹出了很多议论,很多人都说,粟裕的战功足以彪炳史册,只给一个大将军衔,实在太低了。
粟裕本人却表示:“评我大将,就是够高了,要什么元帅?我只嫌高,不嫌低。”
旁人的议论让粟裕很不高兴,粟裕认为自己领大将军衔是很合适的。他担心别人借题发挥,大做文章,所以又要求家里人,不准议论这方面的问题。
然而不久之后,还是有人当面问粟裕对军衔一事怎么看。
粟裕听完很严肃地与对方说:“这些(争论授衔)不过是低级趣味,没什么意思。”
其实,最终决定授予陈毅元帅军衔,粟裕大将军衔的,正是周总理,这是总理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当时,由于会议迟迟讨论不出结果,因此,杨尚昆便带着会议的记录,找到周总理,请他拿个主意。
那时候,周总理由于生病,正在北戴河疗养,此前关于军衔的会议,他都没有参加。
不过,对于眼下的争议,周总理也早有预料。
其实,陷入争议的不仅仅是粟裕,还有许许多多等着授衔的将军。
新中国将星如云,人人都是国家功臣,正因为如此,关于军衔的竞争很大。
周总理听了杨尚昆的汇报之后,认为还是要定陈毅当元帅,因为陈毅对于红军是有开创性功劳的。
至于陈毅的职务,其实也好解决,周总理回复刘少奇说:
“军衔授予,对陈毅同志现在和将来的工作均无不便之处,平时可以不穿军服(必要时穿)。苏联的布尔加宁同志也有元帅衔,现在他做部长会议主席的工作,就不常用元帅的头衔了。可以说是一个例子。”
因为周总理的意见,所以最后中央书记处一致决定,元帅军衔授予陈毅,驳回了之前由粟裕当元帅的提案。
高风亮节
后来,周总理曾经解释过这件事情:不让粟裕当元帅,是多个方面的原因。
最重要的,就是粟裕的功劳还不足以让他成为元帅。虽然粟裕打过很多胜仗,但是在1955年公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中,对元帅资格评定的解释是这样的:
“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从这个要求来看,作为井冈山时期创始人的陈毅,显然是有资格成为元帅的,粟裕也恰恰不符合要求。
仅仅“参与创建或者领导人民武装力量”这一个要求,就卡住了很多人。因为这需要参与过红军创立时期的几次重大事件。
其中包括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三大起义,再或是参加过湘南起义、平江起义、桑植起义、以及黄麻起义、琼崖起义、海陆丰起义,这些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起义。
粟裕虽然参加过南昌起义,然而,那时候他的职位太低,只是班长。所以,能做的贡献就十分有限。
南昌起义中,粟裕既不是决策者,也不是主要的执行者,所以即便参加了南昌起义,也不足以让粟裕成为元帅人选。
而十大元帅都符合标准,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起义的主要领导者。比如朱德、贺龙、聂荣臻等人都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者,贺龙还领导过桑植起义,彭德怀领导过平江起义。
所以,在“创始人”这个身份上,十大元帅几乎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在十大元帅里资历最浅的林彪,南昌起义时期也已经是连长。
粟裕和林彪年纪相仿,但是林彪长期以来,职务是高于粟裕的。
红军时期,林彪已经是红一军团的团长,而粟裕还是师长。
到了抗日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经过了改编,八路军分成三个师,新四军为一个军。
考虑到八路军的规模远胜于新四军,所以,新四军军长的指挥级别,约等于八路军的师长。
而这一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干部构成是这样的:
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周总理,八路军司令朱德、八路军副司令彭德怀、115师师长林彪、115师副师长聂荣臻、115师政委罗荣桓、129师师长刘伯承、129师副师长徐向前、120师师长贺龙、新四军代军长陈毅、新四军政委刘少奇、八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邓小平。
而这份名单上的高级干部们,除了周总理、刘少奇、邓小平三人由于工作性质不符“落选”,其余的恰恰就是后来十大元帅的人选。
虽然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立下了很多功劳,但是,他的确不符合担当元帅的条件。
因此,周总理认为,将粟裕列为大将更合适。周总理还提到另一点,那就是,如果破格让粟裕成为元帅,会引起更多的争议,对粟裕造成不良影响。
周总理很了解粟裕将军的个性,他正直善良,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容易得罪人。
正因为这样,更不能把粟裕强行架到元帅的位子上,让他成为活靶子。
授予粟裕大将军衔,实至名归,是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办法。
不过,后来又有一个传闻,说元帅的军衔,是粟裕主动“请辞”。这个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因为元帅的标准很明确,没有夸张到需要主动请辞的地步。
而且,关于元帅军衔的争议,也是在名额快要确定的时候才引发出来,那时候周总理已经做好决定了。
之所以有这样“请辞”的传闻,主要是因为,粟裕本人是非常谦让的。
在解放战争时期,粟裕曾经两次辞让过司令的职务。
第一次是1945年,中央军区决定任命粟裕为华中军区司令员,张鼎丞为副司令员。
升了职本来是大喜事,可是粟裕听到消息之后,却连连说这样不妥,而且立刻就向中央军区请辞。
中央军区当然不同意,如今正是战争的关键时期,粟裕是百年不遇的军事奇才,正该他担任这个司令员,他为什么要请辞?
粟裕的理由是这样的:“抗战以前,均为长辈;抗战初期,则为职至上级。鼎丞同志堪当司令员,职愿为副。”
生性低调谦和的粟裕,认为自己的资历远不及张鼎丞,所以情愿给张鼎丞做副手。
这让很多人啧啧称奇,毕竟人都有私心,立过大功,想要升迁,才是人之常情,主动提出要做副手的,实在少见。
中央军区讨论之后,认为粟裕讲的也有道理,张鼎丞是能力出众的老同志,虽然在领兵作战方面,未必有粟裕这样突出,但恰恰能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于是,中央同意了粟裕的请求,粟裕也就从一开始定下的司令变成了副司令。
不慕名利
1946年,粟裕和陈毅成为了搭档,这次合作造就了无数的军事奇迹。
按陈毅的话说,是他出题目,粟裕来做文章,两人的配合天衣无缝。
到了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尾声,粟裕也立下了常人难以企及的功劳。
中央此时决定,让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
这是为了勉励粟裕,而且,还是毛主席亲自下的决定。
毛主席没想到,第二天,粟裕的反对意见就来了。
粟裕坚决不同意这个方案,要求如以前一样,陈毅担任司令,自己做副司令。
这次粟裕的理由就一句话:“大战在即,主帅易位,对作战不利。”
粟裕认为,在统筹大局方面,陈毅远比自己出色,如果自己担任司令员,涉及很多工作交接的问题,自己可能无法兼顾前线与后方。
粟裕这个要求让中央军区十分为难。
虽然粟裕自己意愿强烈,可是,粟裕现在可是身负重任,华东野战军依赖粟裕指挥。
如果只是把这个担子交给粟裕,却不在职位上予以肯定,不是对粟裕太不公平了吗?
然而,粟裕完全没考虑这些,作为共产党员,粟裕对升官发财全无渴求,只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证前线的胜利。
那时也有很多人议论,说粟裕做了工作,却还是只做副司令,简直是在犯傻。
甚至还有人编排,说陈毅和粟裕在争着“当官”。
对于这个传闻,新四军的老战士们都说:“如果在华东军区待过,就不会说这种话。”
还有人回忆:“有时候,前线部队指挥员来电诉苦、叫困难,陈毅还会不耐烦训斥,说:你们坚决按粟司令的指示执行!”
这是真正的信任,所以才说,陈粟离了谁都不行,若不是两人都不慕名利,也不会有这样一段佳话了。
当年的粟裕高风亮节,建国之后依旧如此,他从未贪恋元帅的名利,他一生热爱的、牵挂的,是共和国的事业。
为了祖国,他辛劳了一辈子,晚年,粟裕的房间里依旧挂满了军事地图,他经常对着边境线,做军事研究,热情不减。
1984年,操劳了一辈子的粟裕病倒了。
2月5日,他陷入休克,医生没能将他抢救回来。
他临终前的遗言,是要求把自己的骨灰,撒到自己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和自己的战友们永远待在一起。
他更反复强调,绝不要在葬礼上铺张浪费,更不能麻烦国家,劳民伤财。
今天,依然有人为粟裕将军不是元帅而感到可惜。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传奇人物而言,他的历史地位,已经不需要用军衔来体现了。
参考资料:
粟裕《粟裕回忆录》
山西出版集团《名将粟裕珍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