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山里的职工坚持做一件事,感动中国,4次受邀参加国庆阅兵

山清水秀的湘西有一道独特的风景,土家和苗族人的背篓给人深刻的印象,崎岖的山路催生了背篓,以便人们携带物品。

与湘西背篓的意义不同,上世纪60年代的北京房山县周口店黄山店村,出现了著名的“背篓精神”,时至今日还在传承,这里的背篓承载的是一种无私奉献,感人至深。

位于北京房山山区的黄山店,道路崎岖陡峭。关于这个穷山沟里的村落,当年有一首民谣这样说,“有女不嫁黄山店,十年就有九年旱;吃水贵如油,买东西真发愁。”

黄山店方圆二十公里范围内的几个村子,五百多户人家散居在四十多条山沟里,只有黄山店村的一家供销社,村民们购买生活用品都不容易,往往买一点东西就要赶一天的路。当时刚成立的公社要兴修水利,大量的社员都上山干活,下山买东西的时间更少了。村民的生活物资供应成为难题。

黄山店供销社的负责人兼核算员王砚香把村民生活的不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王砚香为人朴实忠厚,23岁在周口店乡供销社当上了售货员。踏踏实实地锻炼几年后,他被调到黄山店村的分销店。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王砚香一直想着为家乡做贡献,在一份干部简历表中写了这样一句话,“我志愿当一辈子售货员。”

有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隔一段时间就要背着篓子来供销社买东西,王砚香提出让他不用再跑了,自己可以送货上门,老人却摆摆手。

看着老人的背影,王砚香心里不是滋味。他和其他五名职工商量,“社员生产这样忙,我们为什么不把货送上山去?”他的想法是,有困难,我们来克服,难走的路我们来走,不能让村民为了买一点油盐酱醋之类的小东西,而来回走几十里的山路。

王砚香的提议起初并没有得到其他几个职工的热情响应。他们倒不是怕吃苦,而是担心售货员忙不过来,影响供销店的销售。王砚香不能勉强大家,就决定一个人先试着送货,看看效果如何。

他背着一个背篓从供销店出发了,背篓里装着酱油、食盐、煤油及成药等用品,开始了“货郎”生涯。他首先去了距供销店十公里远的长流水村,村民们喜出望外,热烈欢迎他的到来,争着买东西。村里赶紧给他找了个售货的地方,搬来凳子和门板摆摊,还有人负责维持秩序。社员们奔走相告:“供销社送货来了!”

买东西的人多,背篓装的东西太少,不一会儿就卖光了。没买到东西的村民希望王砚香能接着送货,还请他拿笔记下需要的货物。王砚香答应一定继续为大家送货。临走时,有人拉着王砚香的手说,“老王,你背来的这一篓商品,给我们节约了多少人工啊!”

王砚香跑这一趟下来,双肩都磨破了,但他从村民的笑脸中感受到莫大的鼓舞。回去后,他把这一天的经历讲给供销社的职工听,大家听得入了迷,纷纷表示加入送货队伍。自此,王砚香和5个同事不再坐等顾客,轮流背篓上山,为村民送东西,一年四季,风雨无阻。

于是,黄山店供销社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背篓商店”,慢慢流传开来。

王砚香和同事们根据村民的需要和送货的远近,制定了四条路线,其中最近的涞沥水村有6公里,最远的葫芦棚村有18公里。只要到了送货的日子,王砚香和同事们从不耽搁,每个人都背着6、70斤的东西赶路。

1960年冬天,黄山店一带的积雪有一尺多厚。王砚香说,大雪封山,村民买东西更困难,越是这时候,越不能耽误送货。他依然顶风冒雪,背着背篓为村民送货。

王砚香他们送过的最重的货物,是一口大水缸。那是1961年,涞沥水村的一户人家为生产队放羊,住在锯齿山上。锯齿山是当地最险峻的山峰之一,上面满是牧草,却没有水源。羊倌每天要跑到很远的山谷里担水,非常辛苦。

王砚香得知情况后,没有多想,第二天就带着一个职工,轮流背着一口174斤的大水缸,沿着陡峭的羊肠小道,硬是把大缸送到了锯齿山上。村民一家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

“背篓商店”越来越出名,1965年,以王砚香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上映,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每天都有来自各地的人到黄山店参观学习。

1966年,王砚香调任周口店供销社理事会主任。在他的动员下,乡供销社也开始学习“背篓商店”,为广大群众送货上门。多年间,“背篓商店”的职工换了不少人,王砚香一直努力维持着“背篓商店”的服务。1973年,王砚香组织了支农服务队,使“背篓精神”得以延续。

2019年,北京电视台制作了关于“背篓精神”的节目《“难忘初心”背篓老人——王砚香》,88岁的王砚香老人展示了一个珍藏多年的竹箱,里面有4张他受邀参加国庆阅兵的请柬。

如今的黄山店地区早已不用背篓送货了,但为了传承“背篓精神”,2019年,一些志愿者扛着红旗,背着背篓,重走了当年王砚香和同事们走过的路。

参考资料:《“难忘初心”背篓老人——王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