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今日在臣的卧榻之上,尚且不同意臣归隐山林的请求,他日到了御案前,臣就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唐肃宗摇头苦笑:“没想到你对我的疑心竟然如此之重,难道我是昏君吗?”
“臣遇陛下太早,陛下任臣太重,宠臣太深,臣功太高,迹太奇。陛下有五条理由杀臣,而臣只有此刻这一个机会,陛下不让臣走,就是杀臣。”
这是唐史读物《血腥的盛唐》中记载的一段关于李泌的故事,这位帮助唐肃宗收复长安、洛阳的谋主功成名就后,率先选择离开。在唐肃宗的苦苦挽留下,李泌留下了最后一道谏言,他用一种不易被察觉的冷笑注视着唐肃宗,重新勾勒起李倓被杀的往事,一字一句的道:
“陛下已经冤杀了一位皇子,还有几个皇子可供您杀呢?”
李泌深知,他的一番话,让身为皇帝的唐肃宗极其难堪。但唐肃宗却没有追究,反而在衡山修了一座宅子,供李泌居住。如此以下犯上的李泌为什么还能受到赏赐,他与唐肃宗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呢?
大唐奇才李泌
李泌是神童,六岁时便被唐玄宗招入宫中,与宰相张九龄是忘年交。但他无心仕途,喜好纵情山水,追求神仙之术。天宝中期,唐玄宗委任李泌为翰林待诏,将他放在东宫,辅佐太子李亨。
年轻的李泌嫉恶如仇,对杨国忠擅权乱政非常不满,特地写了一首《感恩诗》嘲讽杨国忠,因此遭到了排挤,李泌愤而辞职,躲进嵩山,钻研老庄之学。
安史之乱爆发后,极度彷徨无助的李亨从嵩山找来李泌辅佐。当时李泌刚刚来到灵武,功臣宿将都不待见他。而唐肃宗李亨呢?他是皇帝,比李泌大了十一岁,却对李泌尊敬有加,多次委任李泌为宰相,都被拒绝。
王觉仁在《血腥的盛唐》中对于李泌辞官不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除了李泌超脱于功名利禄的心态以外,他更想以自身的实际行动,为唐肃宗一朝树立一个“人不以官位为重、不以虚名为荣“的榜样,从而养成珍惜爵位、赏赐,不贪念荣利的风气,改变唐玄宗晚年的积弊。
李泌希望以一己之力改变朝中风气
李泌跟随唐肃宗后,成为他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最重要的帮手。也一次次地化解了李唐皇室潜在的政治危机。
唐肃宗委任军事才能卓著的第三子建宁王李倓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时,便遭到了李泌的反对:
“如今世道艰难,人心所向都在元帅,倘若建宁王立下大功,将置广平王于何地?如果陛下不立建宁王为储君,那些跟随他南征北战的将领又会有何想法?太宗皇帝与隐太子李建成的事情也才过去了一百年的时间而已。”
唐肃宗听完如梦方醒,李泌为唐肃宗解决了日后的政治隐患,却也得罪了一心替子谋夺太子之位的张良娣。
张良娣
当时,唐肃宗在灵武擅自继位,没有通过唐玄宗的批准,合法性存疑。张良娣利用这个机会,劝唐肃宗立广平王为太子。她深知,李泌定然会劝阻唐肃宗,太上皇尚在成都,唐肃宗一旦绕过唐玄宗私立太子,必然会让后人猜忌他灵武继位的本意。
李泌的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他公开在广平王面前讲明利害得失,深明大义的广平王不仅没有因为未被立为太子而恼恨李泌,反而对他非常敬重,引为重臣。
李泌化解了太子风波,却没有救出建宁王,张良娣与李辅国对李倓轮番的诬陷,最终让唐肃宗下定决心,处死了这位最有才能的皇子。建宁王被杀,成为李泌心中一根刺,也让他下定决心,克复两京后,立刻退出朝堂,归隐山林。
李倓被杀时,房绾也在长安兵败,李泌献计以郭子仪牵制长安的安史叛军,重兵奇袭安庆绪老巢范阳,彻底铲除祸乱根源。
然而,唐肃宗只想收复长安。他深知,李泌的意见是对的,但他认为收复两京后,仍然可以攻克范阳,消灭安庆绪。只是他不曾想到,收复长安后不仅没有拿下范阳,反而让河北诸镇越做越大,终唐一朝,河北都成为藩镇割据最严重的地域,叛乱迭起,战争不断,从未有一刻安宁。
光复长安
长安光复后,35岁的李泌向唐肃宗提出了辞职。辅佐唐肃宗短短一年,他已经得罪了张良娣和宠臣李辅国,不由自主地陷入到权力斗争的漩涡当中,李泌知道,一旦他不能及时抽身,迟早会步建宁王的后尘。
李泌的辞职让唐肃宗十分不解,连日来,他常常拉着李泌一起喝酒,甚至同榻而寝,如此恩宠和信任竟然挽不回李泌的归山之心。
李泌明白,唐肃宗对他的信任和感激只是一时的,建宁王在马嵬驿分兵时立有大功,还是唐肃宗的亲生儿子,尚且逃脱不了张良娣和李辅国的陷害,冤死于狱中,更何况他这个不为人臣所喜的局外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唐肃宗对他仅有的信任保住广平王。
李泌来的从容,走得潇洒。
李泌归隐山林
唐肃宗、唐代宗死后,继位的唐德宗在内外交困中重新请出了李泌。李泌知道,唐德宗与两位军中的功臣李晟、马燧的关系已经降到了冰点,君王猜忌臣子,臣子万不得已的时候必将走向反叛的道路,早已经四分五裂的大唐王朝经不起再次的内耗了。
拜相几日后,李泌便与李晟、马燧一同入宫面见唐德宗,当着两个位高权重的臣子的面,李泌直言不讳的劝谏唐德宗切不可猜忌功高伟业的臣子,化解了唐德宗时期的一场兔死狗烹的灾难。
而在解决唐德宗与功臣之间紧张的关系同时,李泌又巧妙地保住了太子李诵,避免了侄子夺位的悲剧。
李泌深受唐德宗信赖
王觉仁将李泌形容为中国历史政坛上的传奇人物,在《血腥的盛唐》中,他盛赞李泌的才华与个性,对他四起四落的人生进行了总体概括:
“李泌在仕途上向来受到各种奸臣的打压和排挤,自唐玄宗时期的杨国忠,到李辅国、程元振皆是如此。但他怡然自处的品性恰恰也让他放弃了与这些人的斗争,反而躲进深山。每当李唐出现危机的时候,李泌总是毫不犹豫地出山辅佐,唐肃宗时期平定安史之乱,唐德宗时期稳固朝堂,设计包围吐蕃等,李泌虽然只做了一年八个月的宰相,却足以比肩狄仁杰、姚崇、宋璟等人,是有唐一朝最杰出的政治家之一。”
然而,如此厉害的李泌,却鲜少出现在后世人的谈论之中,甚至有意识地被士大夫阶层所忽略,这与他的个人信仰有很大的关系。李泌崇尚黄老之学,迷信鬼神之说,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如此另类的行为作风,自然慢慢地成为被遗忘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