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刘邦病重,6月1日(汉历四月甲辰),便带着他“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忧虑,病逝于长乐宫。享年六十三岁。
关于高祖之死,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高祖是在平定黥布叛乱时被流箭射中,在回师的路上生了病,而且病得很厉害。吕后为他请来了一位高明的医生,医生看视过病情之后说可以医治,然而高祖却拒绝医治,赏给他黄金把他打发走了。
过了几天以后,高祖病情加重,终于撒手西归。
然而对于此处记载,书生总觉得有些许疑点在其中。
疑点之一:高祖此次伤得重不重?
按照《史记》中的说法,高祖是受了箭伤,在路上得病,而且“病甚”,看来这病是由箭伤引起。疑问就出在这里。
因为,如果高祖真的“病甚”,他又如何拖着病体在回京途中“归故乡”?而且置备酒宴,把老朋友和父老子弟都请了来,一起“纵酒”,开怀畅饮?
展开全文
不但如此,高祖酒喝得痛快之时,还自己弹着筑唱起了那曲《大风歌》,并且教给一百二十个儿童学唱。接着,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这又喝酒畅谈、又击筑唱歌、又伤怀跳舞的表现,哪里像一个“病甚”之人?
所以,虽然我们不知道高祖这次所受的箭伤在何处,但感觉上并不严重,应该比项羽击中高祖前胸那一次轻的很多,也并不足以致命。何以会因此而病死?
疑点之二:高祖征讨黥布,吕后是否跟随?
这一点,《史记》和《汉书》都没有交待。依书生所想,吕后是不会跟随着的,常年跟随高祖在外的是戚夫人。那么,吕后是在何处为高祖“迎良医”?
是在途中吗?《史记》明明写着:“吕后年长,常留守,希见上,益疏。”根本就没有关于吕后跟随高祖征战的记载,所以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是在长安汉宫吗?汉宫之中不会缺少御医,而且几乎都可以称为良医,何用从宫外迎请?高祖上次被射中前胸,那是项羽一心射杀的目标,伤得这么严重都能够治愈,这次伤到高祖的箭只是“流箭”,从情形上来看并不严重,又岂能医治不好?
疑点三:高祖为什么拒绝医治?
吕后为高祖请来“良医”,查看病情后说可以治好,然而却受到了高祖的大骂:“就凭我一个平民,手提三尺之剑,最终取得天下,这不是由于天命吗?人的命运决定于上天,纵然你是扁鹊,又有什么用处!”
从高祖的这几句话里我们不难看出,他是在赌气,而赌气的最主要原因,则是他一直想易立太子都没有成功。他深知吕后的性格和为人,想到他最宠爱的戚姬和最喜爱的儿子,在他死后将会有怎样的遭遇,不禁心灰意冷。
刘邦虽是英雄,却也有着一腔柔肠,也有英雄气短的时候。
如果仅仅是因为赌气,还不足以致其死亡,但这是心病。都说“心病心医”,然而随着太子的羽翼已丰,这心病也真的成为不治之症了。
因此,高祖拒绝医治,于是,箭伤加上心病,内外夹攻,击倒了这位“威加海内”的英雄。
也有人分析说,高祖之死是因为年纪大了,再加上长年征战,两次受伤,终于承受不住,伤病而死。
这种说法似乎也有道理,不过,六十三岁在当时并不算高龄。据无白书生猜想,高祖之病大概由三个原因所致:
一是酒色。酒色对人身的伤害自不用言明。《史记·高祖本纪》中就有高祖“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shì)酒,醉卧”的记载。特别是平黥布之乱受伤后纵情于酒,应该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伤害。
至于好色,《史记》中没有明显的记载,但是作为皇帝来说,整日拥坐在后妃之间,好色也是正常的。
二是气。这气来源于汉初诸王的反叛,特别是卢绾的叛离。另外就是易立太子没有成功,这口气一起是憋在心里的,时间久之,能不得病。
三是两次受伤,特别是后一次被流箭所伤。此事前文已叙,不再复述。
综上,高祖之病和死,绝不应该像《史记》中记载的那样简单,应该是以上三种原因长期累积所致。
此文为书生妄语,诸位不必当真。
参考资料:《史记》《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