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似乎什么问题都要讲究一个速度。上班的人忙碌,上学的人也不轻松,内卷越来越严重。但生活真的应该如此吗?统一的培养模式真的完全正确吗?
或许只有出现了明显的弊端,人们才能发现需要停下脚步,思考其中的缘由并进行改变。而有些学生看起来可能是完美形象,却有着不容忽视的苦恼。
越努力的学生,越容易得“空心病”,可家长很少在意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平时看起来老实本分,并且非常努力的学习和生活。但是不知为何,你总感觉他们缺少一定的生命力,也就是眼里头没有光。
在家长和老师的眼中,他们或许是完美的好学生,成绩也还不错。可是等到学业的后期或者踏入社会以后,问题就越来越明显。
比较典型的几种表现就是,例如结束高考进入大学以后,他们突然变得迷茫起来,整天打游戏。或者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变得越来越忧郁,缺乏积极的态度和对未来的信心。
心理学的专业人士称之为“空心病”。就是看起来表现的很正常,甚至在世俗眼光里非常优秀。例如,考上了名校,拥有体面的工作。
实际上,总感觉他们的内心空空荡荡,灵魂缺少滋养。你问他们为什么学习,或者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最在乎什么,他们心里是不清楚的。
展开全文
仿佛自己从出生以来,就是活在了家长和老师的眼光里。而这种情况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非常容易让一个人,在后续的人生中面临着迷茫、困惑和深深的无力感。
很多人的叛逆期来晚了,甚至直到中年以后才开始寻找自我。然而,他们的父母或长辈却非常容易忽视这个问题,国内的家长很少在意后代的情绪和精神层面。
北大毕业,并在清华任职的教授彭凯平认为,这是我们的教育中很严重的缺失。老师和学校只忙着传授知识,对于价值观和人文思想的培养很少。家长们只盯着分数和名次,很难让人感到家庭是自己的后盾。
而且,一个值得反思的现象是,那些越努力的学生,往往越容易得空心病。因为他们似乎从儿童时期开始,就天生的比较在意外界评价。
相比调皮的孩子,更容易接受外界培养模式的驯化。没那么勤奋刻苦的同学,通常有自己的小心思,在生活中不是一味达到别人的期望,并且能从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得到快乐。
如何避免“空心病”,彭教授给出答案,用心的家长值得留意
越是努力的学生,越容易产生这类问题。这或许就从侧面就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毕业后,发现上学时成绩中上游的人走出校园以后,可能混得还不如成绩平平的人。
作为职场和家庭,生活中不只是机械地做题,一个人的性格、对生命的活力和生活态度,在后期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关于如何避免空心病,彭凯平教授说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他建议家长们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也就是要清楚我是谁,我有怎样的能力。
很多学生明明比较优秀,但还是不自信,就是因为缺乏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认知,这跟家长日常的教导方式有关,不妨让他们多描述自己擅长和不擅长、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
有了更为清晰的自我描述,这样的学生以后获得了荣耀不会骄傲,因为他们清楚自己还有局限。而承受了失败和挫折,他们也不会轻易气馁和自卑,因为他们知道还有其他方面的优势。
其次,让学生思考和感受生命的意义。其实之前教育相关部门在规划中,也提及要增加中小学阶段的生命教育。其中既包含对安全和健康方面常识的培养,也包含着思想层面的引导。
国内很多家长的眼中,只有成绩好、工作好、对象好、收入多这样才是成功。而这种单一化的思维和评价标准,把很多原本有天赋或者有机会获得幸福的人,培养成千篇一律的失败者。
彭教授认为,家长和老师应该允许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让他们去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更适合自己,生命的意义也可以是多元化的,不单单是做题、工作、成家生娃。
【笔者寄语】时代的步伐不会等待任何人,但是一味追求速度而缺乏长远的眼光,往往容易埋下很多隐患。家长们在培养后代的过程中也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希望更多人可以从子女的儿童时期开始就关注他们的心灵,不要用唯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
话题:你支持彭教授的观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