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区分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同名概念,是人体科学研究所必须的
刘广政
在人体科学研究中,我们发现,存在大量看似熟悉实则陌生的概念,制约着我们研究工作的深入。例如,常人经常遇到的概念“无意识”、“意念”、“能量”、“恍惚”、“清静”等等。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这些概念与我们常人的理解,则是截然不同的。比如,在人体科学研究,特别是气功和特异功能研究中,人们发现,气功功能和特异功能中的“意念”与常人常态下的意念是不同质的。因为前者可以产生直接的物质(理)效应(精神变物质);而后者,只能产生间接的物质(理)效应(指导物质改变物质)。而且,气功功能和特异功能中的“意念”本身,聚集着复杂的密集的信息。研究发现,传递信息需要的能量微乎其微,然而,信息却可以操控极大的能量。她表明,传递信息的能量与信息操控的能量是不同质的。再比如,“无意识”,常人往往把她理解为特指死亡、休克和某些神志不清的精神疾病(如植物人、梦游等)患者的意识状态。而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人们的理解则根本不同。她是大开悟(成佛、悟道)者大开悟时的意识状态。她是气功(特别是静功)修炼者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再比如,“恍惚”,在现代常人来看,她是特指神志不清。而在人体科学研究领域中,她是特指气功修炼者悟道(直觉“道”本)时的主体感受,是悟道者对宇宙本源——“道”的本质描述(与此近似的描述概念有:无级,无分别、无区别,混沌等等)。再比如“清静”,在常人看来,大约是指能够排除干扰的安静的外部环境,有人(特别是老年人)往往喜欢这种环境,但是并不排除人们在这种环境下的主体思维;然而在人体科学领域,“清静”则特指由“清醒”和“入静”(无为)两项条件有机构成的“静功功态”。她是养生修炼的关键和探索人体科学的切入点。这些情况都说明,注意区分不同功能状态下的同名概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须的。否则,人体科学研究就会陷入误区。
参考文献:刘新中 王桂娣:《气功学与人体意念力》
【来源:本文2013-08-06 08:21:05由新浪网刘广政(原ncll)的BLOG首发,详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