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
对比现代,很多人感慨以前的物价真低,一元钱都能购买很多东西,管一家人一天的伙食没问题,心中不由羡慕。像80年代,作家马未和王朔等人相约一起吃饭,一共有十人,大家一起下馆子,当时一斤羊肉只需1元9角,他们点了20斤羊肉,只花费了大约40元,就能享受一顿羊肉大餐了。面对70、80年代的物价,单纯从价格上来看,的确让人羡慕。但是别忘了,以前国家经济水平远不如现代,百姓们平时能吃上一顿肉都很开心了,收入也很低,所以,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发展状况及水平,应该结合实际去看待。
而在70年代,除去物价在我们看来很低,但当时民众的收入也很低,像马未与王朔等人聚餐时所花费的40元,在那个年代属于一笔不小的数额了,毕竟当时很多人辛辛苦苦工作一个月,都未必能赚到40元钱。所以,70年代那会,人们是不敢轻易“下馆子”的,且服务员的地位比客人高,穷人要靠别人请客沾光,谁能到饭店就餐,吃饱喝足回家后,完全能够跟街坊邻居吹嘘上好几天。
在70年代,国家经过战火的冲击,经济水平还很落后,在这样的情况下,民众的收入也不高,平时能够吃饱饭已经很不错了,饭馆民众眼里,还是一个不敢随便踏进的奢华场所。且当时国内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买粮食需要粮票,买肉则要用到肉票,如果有人有条件下馆子搓一顿,除了要花钱来支付,还要用到粮票。由于粮票是限定的,要是当月把粮票给用完了,就算手里有钱,也不能下馆子,使得大家的生活都比较节俭。不仅如此,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粮票,农村人是具备获取粮票资格的,只有城镇居民才有获得的机会,在这样的限制下,大家多会把粮票花在日常温饱上,通常不会拿粮票到饭馆消费。
那么,在70年代,如果有人有条件下馆子,去饭店吃饭的话,一顿饭消费下来,开销大不大?那会2毛钱能够买到18个鲜肉水饺,5毛钱能够买到一份牛肉,1元5分钱能够买到一瓶白酒,还有当时5分钱能够买一根油条,一根冰棍等。在日常生活中,500斤青菜,30斤黄鱼等,需要支付的价格大约是10元。这在我们看来十分便宜,手里如果有个10元,都能吃得很奢华了,但这个低廉的价格,却反映了70年代落后的经济水平。
那时候物价低廉,人们的收入也很低,比如教师、工人,他们的工资多数也只有30元到50元。下一次馆子,需要10元到20元,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不敢想的事,去饭店消费一次,就意味着半个月的收入没了。服务员在那个时候是比较体面的工作,月薪是按照国家标准发放给他们的,像农民群体,是没办法是他们比的,所以那个年代的服务员,“地位”比客人高。也只有家庭富裕的群体,才敢踏进饭店这个在当时和奢华的场所。要是有人被自己的富豪亲戚请客吃饭,一顿饭吃下来,走路都要自信一些,会感觉很有面子。
70年代,多数饭馆都属于国营,菜的品类较少,不过都富有当地特色,比如杭州饭馆,绝对少不了一个西湖醋鱼。由于那个年代能够下馆子的人不算太多,饭店的食材也很新鲜,菜的品类虽然不多,但品质是很不错的。而如果有家庭要去饭店吃饭,是一件很隆重的事,往往在去吃饭之前,会和家人先商量到餐馆点些什么菜。要是普通民众能够在第二天下馆子,将会激动得前一天晚上睡不着觉,而吃完回来之后,同样会兴奋不已。如果有机会到饭店吃饭,大家还会把最新最好看的衣服给穿上,就像现代人去参加某个高档宴会那样开心、隆重。
结语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在那个物质匮乏,就业岗位稀缺的年代,人们能够下一次馆子,从事服务员的工作,都是难得的。多数老百姓一年到头都不会在外面吃饭,毕竟他们就连在家吃饭,在比较省钱的情况下,都不一定吃得饱饭,哪里还敢走进饭店。为此,谁家要是能下馆子,还真能羡煞周围不少人。而当时服务员能拿稳定工资,收入也比一般人高,且不用在户外进行风吹日晒的劳动,应该也让不少人羡慕。现如今,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好了,尽管物价随着经济的提升不断上涨,民众的工资却涨得比较慢,但多数人一日三餐都能吃饱,且不用等到过节过年才有肉吃,下馆子什么的也成了日常,所以对比过去的穷困落后年代,无疑是幸福的,应该学会珍惜。
参考文献:
《悯农》
《归园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