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热带高压是指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的高压系统。由于海陆和地形差异,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沿纬圈的分布并不均匀,高压带分裂为若干个高压中心。
其中,对我国影响最大的是西北太平洋上的高压中心,也称西北太平洋副高。它常年存在,是一个稳定而少动的暖性深厚天气系统。
副热带高气压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夏季的降水,是我国夏季风的源地,会形成锋面雨带。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和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气温不断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我国天气预报中经常出现的副热带高压,一般是指对我国影响较大的位于北半球西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它常年存在。
1.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影响着雨带的位置
中国东部雨带分布
①春末(约4~5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地区。
②夏初(约6~7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进到北纬20°~25°,雨带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梅雨,此时华北等地出现干旱。
③7月下旬至8月上旬,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雨带随之北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④9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进的速度影响雨季的长短
①正常年份雨带北进慢、南退快,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
②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的年份,锋面雨带北进速度快,北方较早进入雨季,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雨季变短,易受旱灾影响,江南地区易出现“空梅”现象。
③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弱的年份,南方易出现涝灾,北方易受旱灾影响。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高温密切相关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从海上伸向大陆时,由于高压内部盛行下沉气流,除局部地区会有短时间的雷阵雨外,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少雨,炎热无风。当它长久盘踞时,就会出现严重的干旱现象。
科隆群岛,又称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太平洋东部岛群;位于太平洋东部的赤道上,它是厄瓜多尔共和国的一个省,离厄瓜多尔本土1000公里。
群岛居民主要是厄瓜多尔人,住在圣克里斯托瓦尔(San Cristobal)、圣玛利亚、伊莎贝拉和圣克鲁斯岛上的居民点;有些岛屿实际上没有人迹。观光、捕渔和农业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有鲈鱼、咖啡和牛供出口。人口约20,000(2004)。
科隆群岛位置图
加拉帕戈斯群岛地处赤道附近,介于南北纬2°之间,从气压带和风带的角度来说,这里应该终年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但是,实际上情况没有这么简单,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洋流,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刚好处在来自南部强大的秘鲁寒流和北部赤道暖流的交汇处。
受到势力强大的秘鲁寒流的影响,使得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候趋向凉爽,而降水也相对偏少,从而使得加拉帕戈斯群岛成为一个虽然地处热带地区,但是气候相对凉爽干燥的区域。不过,在岛屿的东南部迎风坡,能够形成地形雨,降水较为丰富。这样一来,加拉帕戈斯群岛就存在了喜暖和喜寒生物都能够找到生存的适合环境,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甚至有企鹅的生存。
试题链接
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候和赤道其他地区截然不同。岛上地形复杂,小气候多样,加上火山地貌的特殊环境;尽管群岛周围是海洋物种的“大熔炉”,但岛上沿海地区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气候和赤道其他地区截然不同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性 B.经度地带性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2.加拉帕戈斯群岛沿海地区分布仙人掌和灌木丛的原因是( )
A.受赤道低气压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
C.受秘鲁寒流影响
D.受南赤道暖流影响
【答案】1.D 2.C
【解析】1.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影响应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雨林带,而加拉帕戈斯群岛沿海地区,受秘鲁寒流影响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形成与纬度地带性相异的地域分异现象,属于非地带性分异规律,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该群岛位于赤道,但气候凉爽干燥的主导因素是洋流,秘鲁寒流由高纬流经该岛屿,对岛屿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气候凉爽干燥,所以沿海地区分布仙人掌和灌木丛,C正确;仙人掌和灌木丛说明该地沿海是干旱环境,赤道低气压影响会导致降水多,A错误;南赤道暖流会增温增湿,降水增多,D错误。读图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赤道附近,而副热带高气压主要影响回归线附近,所以不会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B错误。故选C。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2、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即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3、垂直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山麓自然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垂直带谱变化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相似。
费尔南迪纳岛是东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中的一个岛屿,面积635km2。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①处洋流的成因及性质是( )
A.离岸风 寒流 B.陆地轮廓暖流
C.夏季风 寒流 D.地转偏向力暖流
4.受洋流影响,该岛屿易发生的现象有( )
A.沿岸增温增湿
B.表层海洋生物减少
C.岛屿西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
D.表层海水密度减小
5.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在该岛附近最可能发生的是( )
A.海雾多发 B.降水增加
C.气候凉爽 D.海冰增加
【答案】3.A 4.C 5.B
【解析】3.根据图片分析可知,该洋流位于秘鲁西部海域,应为秘鲁寒流,而秘鲁寒流的成因是东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走,深层低温海水上升形成寒流,A正确;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海域应分布为寒流,BD错误;该地主要盛行东南信风,C错误。本题应选A。
4.流经该岛附近的洋流为秘鲁寒流,寒流使沿岸降温减湿,A错误;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海水上升的过程中将深层养分带到表层,使该海域鱼类聚集,生物量增加,B错误;由于秘鲁寒流在该岛附近流向逐渐变为由东向西,将岛屿附近的泥沙由东向西搬运,使岛屿西侧海岸线向海洋推进,C正确;秘鲁寒流使当地海水温度降低,海水温度降低则会收缩,使密度增大,D错误。本题应选C。
5.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该岛附近的东南信风和秘鲁寒流将会减弱。而秘鲁寒流减弱,会使海雾发生几率下降,A错误;若是秘鲁寒流减弱,对流经地区降温效果降低,则该地区气温会升高,蒸发加剧且上升气流加强,会使该岛降水增加,B正确,C错误;该岛附近纬度较低,不会形成海冰,D错误。本题应选B。
【点睛】厄尔尼诺现象:有些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其成因主要是由于东南信风减弱,赤道逆流增强,温暖的海水被输送到东太平洋而形成的。
位于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岛上沿海地区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6.该群岛位于赤道,但气候凉爽干燥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洋流 D.人类活动
7.图中群岛分布最广泛的岩石类型是(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答案】6.C 7.B
【解析】6.该群岛位于赤道,但气候凉爽干燥的主导因素是洋流,秘鲁寒流由高纬流经该岛屿,对岛屿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因此气候凉爽干燥。C正确,地形、纬度、人类活动不是影响的主要原因。ABD错误,故选C。
7.该岛屿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张裂带喷出,冷却凝固后逐渐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喷出岩是主要的岩石,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气候成因及岩石类型的判断,解题时结合的当地的纬度可知当地气温较高,但由于寒流 的经过,降温减湿,使其气候凉爽干燥,岩石的类型主要从其处于板块生长边界可知为喷出岩。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拉帕戈斯群岛隶属厄瓜多尔,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由7个大岛、13个主要岛屿、23个小岛和50个岩礁组成。该群岛东西约为300km,南北约为200km,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南美大陆,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虽然该群岛距离赤道近,但终年凉爽少雨,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
(1)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形成过程。
(2)分析该群岛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3)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的原因。
(4)若在该群岛拟建一新港口,说明需要考虑的自然条件。
【答案】(1)位于板块边界,岩浆活动频繁,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凝固并逐渐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加上地壳抬升,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2)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受海洋影响大,气温年较差小,气候凉爽;受秘鲁寒流影响较大,降温减湿,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3)岛屿孤立于海洋上,自然环境独特;远离南美大陆,受其他生物干扰少;位于赤道附近,有热带海洋生物出没;生活在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该海域附近聚集。
(4)多火山活动,地质基础不稳定;气候干旱,且岛屿面积小,淡水补给不足;海洋生物聚集在周边海域,需要注意对周边海域海水水质的保护。
【分析】本题以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地貌形态的内外力作用、气候形成原因、生物多样性、港口的自然条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由题干中“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信息分析,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属于火山岛。从位置分析,该地位于太平洋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分裂生长边界,岩层破碎,岩浆沿张裂带喷出,形成海底火山喷发,冷却凝固后逐渐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加上地壳抬升,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2)该群岛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首先了解该地的气候特征,“虽然该群岛距离赤道近,但终年凉爽少雨,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可见,该岛屿气候凉爽,气温年较差小,从植被分布看,气候干旱。气候特征的成因要从大气环流、洋流及纬度位置进行分析。从纬度看,该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受海洋影响大。从洋流角度分析,受秘鲁寒流影响较大,降温减湿,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3)从题干中“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分析,说明该群岛上的生物比较古老、独特,受外界影响较小。其原因和该地的位置及海洋环境有密切关系。位置: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南美大陆,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岛屿孤立于海洋上,自然环境独特单一,不易受大陆上其他生物干扰,保持自己的进化过程;地处赤道附近,有充足的热量供给。海洋环境: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生活在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该海域附近聚集,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保证了进化的持续性等。
(4)港口建设一般要考虑水域条件和陆域条件,该地地处赤道附近,风浪较小,海域面积广大,所以需要主要考虑陆域条件:从地质方面分析,该地多火山、地震,地质基础不稳定,需要注意地质灾害;从水源供给方面:岛上多仙人掌等,说明该地受寒流影响,降水较少,远离大陆,水源紧张;生态方面:海洋生物聚集在周边海域,需要注意对周边海域海水水质的保护。
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圣克鲁斯岛位于南美洲海岸以西约1000千米的赤道上,是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二大岛,受洋流和风的相互作用,具有独特的气候特征。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下,岛上的气候分为明显的热季(1-5月)和凉季(6-12月)。圣克鲁斯岛低地气候干燥,拥有该岛67%的特有物种。中央山峰的东南坡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地多茂密的云雾林,在凉季出现云雾,尤其是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不易扩散。云雾林的林冠拦截云水,不仅满足了云雾林生长需求,还对低地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观测表明,近年来厄尔尼诺事件频发,极大地影响了圣克鲁斯岛的气候特征,对高地和低地植被造成了不同的威胁。左图示意圣克鲁斯岛的位置,右图示意低地和高地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1)分析东南坡高地在凉季初期出现成层云雾的原因。
(2)说明厄尔尼诺事件对圣克鲁斯岛气候的影响。
(3)分别简述厄尔尼诺频发对圣克鲁斯岛高地和低地原生植被的威胁。
【答案】(1)凉季初期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气流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水汽凝结;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云雾成层,不易扩散。
(2)厄尔尼诺事件时,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地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热季延长;热季(赤道低压控制时),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多强对流暴雨,降水的变率加大,凉季,由于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
(3)高地湿度降低,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水分条件改善,(对水分要求较高的)物种入侵,降低典型干旱适应物种的竞争优势。
【分析】本题以南美洲西海岸的圣克鲁斯岛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影响降水的因素、厄尔尼诺对气候、生物的影响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凉季出现在6-12月,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东南信风北移,圣克鲁斯岛受东南信风控制明显;圣克鲁斯岛东南部海域位于秘鲁寒流北上的路径上,受秘鲁寒流影响,水温低;东南信风将寒流冷却的空气带到圣克鲁斯岛,在地形的抬升下;气流温度降低,水汽易凝结,易形成云雾;底部的冷空气与上部较暖空气形成逆温层,使得大气稳定,云雾难以消散,而出现成层云雾。
(2)厄尔尼诺事件时,海水异常升温,使得圣克鲁斯岛附近海域水温升高,使得水面辐射增强,气温偏高,导致热季延长;热季该地区受赤道低压控制,受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对流更加旺盛,降水增多,该地区多强对流暴雨,使得降水的变率加大;凉季,由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东南信风减弱,逆温层结较弱,高地云雾减少,水汽来源减少,降水减少。
(3)由上题分析可知,厄尔尼诺事件频繁发生,使得高地湿度降低,使高地喜阴湿的植被退化;低地降水增加,水分条件得到改善,使得喜水的物种入侵,降低耐干旱物种的竞争优势。
10.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企鹅是一种最古老的游禽,有“海洋之舟”的美誉。全世界的企鹅大多分布在南半球,尤其多数是分布在气候寒冷极夜期较长的南极地区,企鹅生理特点决定了它们必领呆在冰雪融化的水域或由深海上涌较冷的海水流经的海域。
材料二:加拉帕戈斯企鹅是一种唯一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企鹅,是南极大陆上的原始企鹤随着海流最终漂流到这里进而定居下来。勤劳的加拉帕戈斯企鹅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白天一般在水中寻找食物,累了就上岸休息,快速喘喘气、伸展蜡脚、弓着身子晒晒太阳,吹吹海风,夜晚它们才回到陆地上。
材料三:科隆群岛是典型的火山群岛,隶属厄瓜多尔,又名加拉帕戈斯群岛,虽然横跨赤道,但气候和其他赤道地区截然不同。岛上除了企鹅外,还有加拉帕戈斯群岛象龟,海鬣蜥,不会飞的鸬鹚,信天翁、反舌鸟、火烈鸟等多种类型的动物。下图示意科隆群岛的地理位置。
(1)企鹅喜欢生活在酷冷的南极,根据材料和已学知识,说出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原因。
(2)试分析喜爱寒冷的企鹅如何保持体温的凉爽来适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热带环境。
(3)据材料推测,在人类到达之前,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最初是通过哪些方式抵达这里?并分析这里的动物具有古老性特点的主要原因。
【答案】(1)南半球的冬季,地球位于远日点,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更少;南极地区极夜数比北极地区多,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更少;南极地区由南极大陆和附近岛屿构成,冬季形成冷高压,极地东风势力强劲;南极大陆平均海拔高,气温低;南极大陆冰雪层巨厚,对太阳光的反射力极强,获得的太阳辐射少。(任答4点)
(2)白天,在海水中度过,用冷水保持身体的温度;白天,在陆地休息时,弓着身子让阳光只照射在背部上,减少热量的进入;白天,尽可能伸展鳍脚,遮挡太阳的同时又散失热量;白天,像狗一样通过快速喘气散失热量;夜晚,陆地气温低,选择在陆地上度过。(任答3点)
(3)海鸟的飞行;海风的吹送;海上游泳;海上漂浮(如植被纠结筏)。(任答2点)远离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海洋上,环境封闭,外来物种干扰少,生物演化很缓慢;很少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大型食肉性动物,天敌少。(任答2点)
【分析】本题以加拉帕戈斯企鹅相关材料为背景,考查了南极比北极更冷的原因;企鹅如何保持体温的凉爽来适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热带环境;在人类到达之前,加拉帕戈斯群岛生物抵达这里的方式;动物具有古老性特点的主要原因。考查学生图文信息的获取能力,应用相关的自然地理原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日地距离的不同,南半球的冬季,地球位于远日点(7月初),这就使南极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于北极;极昼、极夜的日数不同,由于地球在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放慢,所以在南极圈里--年中的极夜数要比北极圈里的极夜数多;大气环流强弱不同,南极地区由南极大陆和附近岛屿构成,形成强大的冷高压,南极周围海洋相对气压低,因而经常由大陆中心向其边缘地带吹冷干而强劲的极地东风;海拔高度不同,南极大陆平均海拔是235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陆,海拔高,气温低;反射率不同,南极大陆几乎全部被掩盖在厚厚的冰雪之下,冰雪层对太阳光的反射力极强,获得太阳辐射量少。
(2)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海水降温慢,水温低,企鹅选择在海水中寻找食物度过,用冷水保持身体的温度;偶尔在陆地休息时,尽量弓着身子让阳光只照射在背部上,减少热量的进入;伸展鳍脚遮挡太阳的同时又散失热量;或像狗一样通过快速喘气来散失热量;夜晚,陆地降温快,气温低,企鹅选择在陆地上度过。这样,就能保持体温的凉爽来适应加拉帕戈斯群岛的热带环境。
(3)海鸟的飞行或风的吹送,风被认为是运送植物的较低形式,如蕨类,苔藓,地衣和孢子,在到达加拉帕戈斯群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许多小昆虫,甚至微小的蜗牛,也可以很容易地被微风吹起。飞行能力较弱的陆地鸟类和蝙蝠可能也是在风的帮助下抵达。海鸟,通常具有优秀的长距离飞行能力,它们以自己简单地方式飞向岛屿。这些鸟类的羽毛或脚爪可能带来了植物种子或繁殖体。游泳或漂浮,那些海洋动物海狮、海龟和企鹅,很可能是当今加拉帕戈斯动物最早的祖先,它们在洋流的帮助下居然以自己的方式游至岛屿。另一方面,许多爬行动物和小型哺乳动物(鼠类),则是搭乘植被纠结的木筏从南方或中美洲大陆的岛屿来到该岛。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大陆,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远离其他生物种群。长期以来,环境封闭,自然环境独特单一 ,外来物种干扰少,原生环境好,形成独立的生物进化环境,生物演化很缓慢;很少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没有大型食肉性动物,天敌少,保持原有的遗传性。
【点睛】物种迁移有两种主要方式,到达偏远的岛屿(除了涉及人类的任何方法)。第一种方法是通过空气中飞行或被风吹动的形式,而第二种方法是通过在海上游泳或漂浮,有时靠植被纠结筏的帮助。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隆群岛又称加拉帕戈斯群岛,由15个大岛、42个小岛和26个岩礁组成,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岛上气温年较差小,全年温和、凉爽;雨量较少,岛上多奇花异卉,鬣蜥(陆生)、巨龟、企鹅等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1978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下图为科隆群岛位置示意图。
(1)简述科隆群岛气候特征的形成原因。
(2)说明科隆群岛特有动物种属比例较大的主要原因。
(3)科隆群岛是耐寒的企鹅和喜暖的鬣蜥的共同家园,试说明主要原因。
【答案】(1)位于赤道附近;受海洋影响大;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影响较大。
(2)远离大陆,周围为大洋包围;发现较晚,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为世界自然遗产,政府制定环保措施,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强。
(3)该岛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降低了该地的温度,利于耐寒企鹅生活;该岛地处热带,有温暖的环境,满足鬣蜥喜暖的习性;秘鲁寒流带来丰富的鱼类,食物充足。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气候、生物多样性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科隆群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小,正处在秘鲁寒流、赤道暖流交汇处,受海洋影响大,故气温年较差小,气候凉爽;地处美洲西部沿海,受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作用的影响,空气湿度小,所以大部分地区干燥少雨。
(2)如图所示,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远离大陆,周围为大洋包围;发现较晚,受人类活动影响小,物种保存好;为世界自然遗产,政府制定环保措施,居民生态环保意识强,受干扰少。
(3)科隆群岛地处低纬热带,老鼠、蜥蜴喜暖,出现在热带地区,适宜当地生活;虽位于赤道,岛屿处在秘鲁寒流、赤道暖流交汇处,这里受秘鲁寒流影响,气候凉爽干燥,草木茂盛,四周被汪洋大海阻隔,企鹅原本生活在南极地区,顺西风漂流、秘鲁寒流等洋流漂流至科隆群岛,发现气候适宜、鱼类丰富,于是在此定居。多年来这个群岛形成了一个的小型生态环境,海洋生物异常丰富,喜寒、喜暖动物一应俱全。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流经处,由15个大岛、42个小岛和26个岩礁组成。该群岛东西约为300km,南北约为200km,距离南美大陆约1000km,由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由于加拉帕戈斯群岛远离南美大陆,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虽然该群岛距离赤道近,但并非终年高温多雨,只有一些仙人掌和灌木丛分布在其沿海地区。下图示意加拉帕戈斯群岛地理位置。
(1)说明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形成原因。
(2)分析加拉帕戈斯群岛和附近海域被称为“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海洋生物的大熔炉”的形成条件。
(3)说明图中港口建设不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①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岩浆沿张裂带喷出,冷却凝固后逐渐堆高;②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2)①岛屿孤立于海洋上,自然环境独特单一;②远离南美大陆,受其他生物干扰少;③位于赤道附近,有热带海洋生物出没;④生活在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该海域附近聚集。
(3)①多火山活动,地质基础不稳定;②气候干旱,且岛屿面积小,淡水补给不足;③受洋流影响,海水流动性强,不利于停泊。
【解析】本题考查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成因、生物的特征、港口建设的不利条件。考查运用知识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能力。
【详解】(1)根据“海底抬升的熔岩堆积物形成”得出是海底火山熔岩堆积抬升出海面形成,通过板块位置定位,该地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因此岩浆沿张裂带喷出,冷却凝固后逐渐堆高;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最终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
(2)根据材料信息“这里的动物以自己固有的特色进化”说明与其它生物隔离,主要原因岛屿孤立于海洋上,自然环境独特单一;远离南美大陆,受其它生物干扰少而导致。生物繁多主要是由于位于赤道附近,有热带海洋生物出没;由信息“位于东太平洋三大洋流(秘鲁寒流、南赤道暖流和赤道逆流)的交汇处”,生活在高纬度海域的海洋生物顺洋流到达该海域附近,使不同生活习性的海洋生物在该海域附近聚集。
(3)建港口的不利自然条件是:位于板块交界处,地质条件不稳定,多火山活动;气候干旱,且岛屿面积小,淡水补给不足;另外,沿岸多洋流流经,水流不稳定,影响船只的停泊。
【第一部分 方法指导】
气候要素包括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因素归根结底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不同的气温和降水组合就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和特点。
一、影响气候(气温、降水)的因素
注:大气环流主要影响降水、纬度位置主要影响气温,均属于大尺度因素;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影响气温和降水,属于小尺度因素。
二、巧用“区域尺度”解决气候成因问题
分析气候成因,重点在于区域尺度的把握。
不同尺度的区域影响因素有所不同,大气环流、纬度位置属于大尺度因素,影响范围广,如某一气候类型的形成。地形、海陆位置、洋流和人类活动都属于较小尺度,影响范围小,如两个相邻的城市气候差异。同时,小尺度因素往往与非地带性气候相关联。
目前各省高考地理试题考察趋势为“小切口、大纵深”,需要重点关注小尺度问题。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例题1(2022·上海·统考高考真题)贵州位于我国地势阶梯的过渡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崎岖破碎,由西南季风和东亚季风影响,形成“多雨少湖”的地域特征,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判读贵州气候类型与自然植被类型。
(2)兴义与都匀降水量大,而毕节降水量少,分析降水量差异的原因。
【答案】(1)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太平洋及印度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
【详解】(1)由图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可知,贵州位于25°N~35°N的亚欧大陆东岸,夏季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共同影响,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典型自然植被是四季常绿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降水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地形、人类活动等,通过审题可以发现该材料为“小尺度”区域,故而海陆位置因素直接可以忽略,同时兴义、都匀、毕节的海陆位置差异较小,且不在海岸附近,受洋流影响小,故本小题主要从地形的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兴义、都匀分别位于从太平洋及印度洋来的东南季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到地形抬升,形成大量地形雨,降水量大;毕节位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背风坡,受雨影效应的影响,降水少。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第二部分 变式训练】
1.(2022·天津·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智利是首个与我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南美洲国家,并于2019年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
(2)从S市和M市中任选一地,说明该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成因。
【答案】(2)S市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或M市气候特点:全年温和多雨。原因: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山脉迎风坡降水多。
【详解】(2)S市气候特点:S市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湿润。原因:地处30°S~40°S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影响,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或M市气候特点:M市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原因:M市地处40°S~60°S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从海洋上吹来,带来丰富水汽,M市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属于山脉迎风坡,导致降水多。
2.(2022·海南·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地理位置。图2为意大利那波利和美国蒙特雷的气候资料。
(1)比较那波利和蒙特雷气候特点的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3)分别说出那波利及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的陆地自然带。
【答案】(1)特点: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长。
原因: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降温减湿影响;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主要受西风影响,但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受西风影响时间长,降水时间长,年降水量大。
(3)那波利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那波利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详解】(1)特点:比较两幅气候资料图中的气温曲线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夏季气温更高,气温年较差更大;比较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那波利比蒙特雷年降水总量大,且降水时间较长。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蒙特雷受加利福尼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明显,气温低,降水少;两地都地处中纬度大陆西岸,降水都主要受西风带的影响,从图可以看出那波利纬度高于蒙特雷,因此受中纬西风控制的时间更长,因而降水时间更长,导致年降水量更多。
(3)结合所学知识,那波利为地中海式气候,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气候,发育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3.(2020·天津·统考高考真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贵州省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岩溶地貌广布,旅游开发是当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2)兴义气温年较差最大不超过℃。
(3)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低,分析其形成原因。
【答案】(2)16
(3)(兴义比铜仁纬度低,冬季获得太阳辐射量较大(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更长);受冬季风影响较小。所以兴义气温较高。夏季,两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相近(兴义正午太阳高度更大,昼长较短);但兴义海拔较高。所以兴义气温较低。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影响气温的因素和泥石流灾害多发的条件等相关知识。
【详解】(2)读图可知,兴义7月均温为20°C-22°C,1月均温为6°C-8°C,所以,兴义的气温年较差为12°C-16°C,最大不超过16°C。
(3)兴义与铜仁相比,冬季气温高是因为兴义所处的纬度比铜仁低,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白昼时间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量更多,所以兴义冬季气温高。兴义与铜仁相比,夏季气温高是因为夏季,兴义虽然正午太阳高度角更大,但是白昼时间更短,因此两地获得的太阳辐射量相近;但是,读图可知,兴义的海拔比铜仁高,所以,兴义夏季气温低。
4.(2023·安徽合肥·合肥一中统考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为海拔1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沿海多为平原和丘陵。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科研团队对该国进行了详细考察。考察发现:塔那那利佛省(阴影区域)为该国人口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7月甲地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乙地。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mm)。
(1)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角度,分析该岛1月平均降水量较多的原因。
(2)与乙地相比,说明甲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答案】(1)1月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辐合带)南移,该岛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对流雨较多。
(2)该岛中部海拔较高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东南信风越过山地高原后,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考查气候和人口分布,涉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 阐释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月份随着气压带的风带的南移,此处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对流雨,降水丰沛。
(2)岛屿中部位山脉,东部地区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7月份,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较多,降水多,相对凉爽,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弱,气温较高;背风坡气流绝热下沉,形成焚风效应,气温升高。
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谭老师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