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 > 正文

系列电影的生意经怎么念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

  上映近两周时间,《速度与激情10》(以下简称《速激10》)在全球累计斩获票房约5.26亿美元。其中,《速激10》在中国内地上映首日就将1亿元票房收入囊中,成为今年春节档之后首部上映首日票房破亿元的院线电影,截至6月1日,中国内地票房为8.17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速激10》的成本达到了约3.4亿美元,按照业内“票房达到3倍成本才能回本”的普遍规律,该片的全球票房需要达到10.2亿美元才能到达盈亏线,而目前该片上映已近半个月,票房增长势能已大幅衰减,且后有《蜘蛛侠:纵横宇宙》《变形金刚:超能勇士崛起》等影片在未来一周内接连上映,《速激10》想要实现票房破10亿美元,难度较大。该系列电影在6年内上映了4部,供给提速的同时,口碑与票房却每况愈下,且无法收回成本,从商业的角度看,则必然会影响此前规划的《速度与激情》系列终局三部曲的拍摄与制作。

  而成本收益比往往也是影响一部电影能否形成并延续系列电影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纵观过去百余年的电影产业发展史,最终能拍摄制作成系列并公开发行上映的电影IP,在数量比例上仅占少数,且许多系列电影往往也仅有2~3部便终结。

  但打造成功的系列电影仍然是许多国家以及影视公司的目标。《“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原创性作品,鼓励开发品牌化、系列化电影。《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在过去几十年里,除中国香港曾打造出如“黄飞鸿”“无间道”等系列电影外,内地及台湾地区尚无较多成功经验,而他山之石无疑会是中国电影的重要参考。

  广阔空间

  电影行业对于系列电影的追求,从商业化角度来看,便是系列电影所能够带来的较高的长期回报。

  在近期的北京国际电影节上,参与《唐人街探案》系列出品的壹同影视的总制片人钱重远就表示,系列电影能够持续吸引观众关注力。“以《唐人街探案》系列为例,第一部到第三部的票房分别是8.23亿元、33.97亿元、45.23亿元,这是由于观众持续关注这个题材、类型和故事,会让他们能够更持续地走到影院,无论是合作伙伴还是投资方,都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回报。”

  记者梳理了包括《007》《速度与激情》《碟中谍》《星球大战》《终结者》等多个著名的系列电影发现,除其中个别几部电影外,其他影片的票房成本比都在3以上。这也意味着,大多数系列电影仅靠院线票房就能完成盈利。

  而票房收入仅仅是这些系列电影的收入来源之一。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系列电影还可以通过商品销售、衍生品和其他媒体的改编等方式创造更多的收入,进一步提升总票房表现和长期盈利能力。美国《星球大战》和“漫威宇宙”等系列电影的成功已充分展示这些优势。

  “一般情况下,电影上映后的2~3个月就会从院线下映,然后进入网络,放完也就意味着商业变现基本结束。一般传统电影衍生开发是比较难的,系列电影就非常容易做系列化开发,比如食品、3C、小家电等各个部门衍生开发和衍生合作。此外,还有游戏、线下实景乐园、实景体验,这些都是系列电影开发的优势。”钱重远说。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行政总裁蒋德富从投资的角度表示:“投资一部影视作品不光要看它的市场票房,更多要关注它的衍生产品和衍生产业开发,因为那是一个收益的长线,它是票房收完之后长期可回收的一片蓝海。”

  而对于发展、追赶过程中的中国电影行业,除商业收入之外,系列电影还能够为相关电影公司、电影项目的融资提供帮助。

  “像《速度与激情》这样的系列电影,经过多部影片的铺垫与开发,这类产品的版权价值就具备了评估的可能性,因为它既有历史参数,又能够引发投资者对于IP未来盈利能力的想象空间。” 周泰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邱琳说,“2017年3月1日的《电影促进法》正式实施之后,其中第40条第一次提到了版权质押融资的可能性,但它的相关实施条例并没有配套出台,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法律是最高层面的、宏观的、规范性、指引性的,它的落地都需要我们的实施条例、指导意见、地方性规范文件、司法解释等配套性规定。如果说电影行业自身能够为版权质押、未来评估机构的评估标准提供参考,那么版权交易市场的形成可能就会像现在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样,变成一个活跃的、具有高融通性的市场体系。一旦具有这样的金融属性,那么对于很多电影行业融资渠道无疑打开了更广阔的路径。”

  高风险

  在不确定性更强的电影行业,系列电影的打造过程较一般电影也往往更加坎坷。

  一位不愿具名的大地影院的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知名的系列电影中,除了根据现有小说、连载动漫等改编的电影外,大部分系列电影在拍摄第一部时往往没有续集计划,而这类电影如果第一部影片在票房和口碑上获得成功,出品公司才会考虑第二部和第三部。

  “这类电影因为大多是原创内容,所以在背景设定、内容延展上都有创作空间,这也是续集内容主要来源。”上述人士同时指出,“但很多这样的电影,由于没有续集计划,导演、编剧、主演等重要原创团队的合约都仅限第一部电影,而且有的影片在第一部中,重要角色的戏份完全杀青,或者再没有改编空间,以及导演和编剧等重要成员与出品方存在重大分歧等可能的不利情况,都会使主创团队的稳定性受到冲击,进而可能会导致续集难产或者难以获得市场认可,这都是打造系列电影面临的风险。”

  作为成功的代表,《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打造也充满了曲折。

  公开资料显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前三部,每部影片的导演、编剧、主要演员等主创团队都相差很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前三部影片的票房成本比从5.47一路下滑至1.87。

  “一部电影的票房收入不是都能进入电影公司的账户,除了要缴税之外,还要和院线分账,这个分账比例通常在50%左右,剩下的部分还要扣除宣传、发行、拍摄、制作等方面的成本,剩余部分才是出品方赚到手的。根据行业规律,票房成本比至少要到2.5,大多数情况下得到3才能回本。”上述人士说。

  而从第四部开始,《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导演固定为林诣彬,以范·迪塞尔、保罗·沃克为核心的主演团队也稳定下来,成本票房比也开始一路走高。据记者统计,该系列第四部到第七部的票房成本比分别为4.24、5.01、4.93、7.97。但是在第七部拍摄时,保罗·沃克突发车祸去世,主创团队的稳定架构遇到严重打击,从第八部开始,不仅每部影片的票房走弱,票房成本比也开始一路下滑。

  到新近上映的《速激10》,拍摄过程中导演林诣彬临时又退出,主演阵容不断壮大,导致该片成本膨胀。外媒报道的制作成本是3.4亿美元,在影史上仅次于《复仇者联盟4》和《阿凡达:水之道》。

  除此以外,首部电影的成功,还会引来竞争对手的跟进。上世纪90年代,中国香港的电影行业也围绕故事背景打造出“赌神”“黄飞鸿”等经典IP,而在经历过行业巅峰时期的激烈竞争后,这些IP并没有得到延续。

  上述人士认为,除了“黄飞鸿”一角从李连杰更换为赵文卓等主创团队变更等因素外,市场上出现跟风现象引发观众审美疲劳也是导致该系列走向衰落的原因之一。公开资料显示,袁和平、王晶、张鑫炎等众多导演纷纷拍摄“黄飞鸿”主题电影,从1991年到1996年,共有20多部“黄飞鸿”系列电影密集上映,最终出现了有供给“速度”但需求没“激情”的尴尬结果。

  中国内地市场的探索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具有除商业之外的价值,而系列电影的兴起,是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工业化水平提升的必然产物,对于起步较晚的中国电影市场,系列电影的打造尚处于摸索阶段。

  2021年11月,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也明确了对系列电影的政策支持。近年来,在《流浪地球》《唐人街探案》等系列电影在票房方面获得成功后,国内多家影视公司也跃跃欲试。

  在今年第一季度,在国家电影局备案立项的影片就包括《飞驰人生2》《无名之辈2》《非诚勿扰3》《爱情神话2》等续集影片。

  钱重远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透露:“我们专注于系列电影创作,《唐人街探案》拍了3部,同系列网剧拍了2部,未来还有音乐剧,《唐人街探案》系列电影还会继续拍下去,还有番外电影,会为新的侦探拍他们的故事。《误杀》也是一样,今年计划跟万达一起拍摄《误杀3》。除了这两个系列,我们也在策划其他的系列题材,比如6月22日上映的《消失的她》也是一个悬疑类型,这个类型未来也会做系列化开发。”

  但系列电影的打造,首部电影的成功是第一步,尤其是让出品方和投资方能够获得回报,才有动力去投资拍摄续集。同时,系列电影还要与观众建立信任和情感联系,通过良好的互动保持连续性,才能赢得观众和市场,并逐步形成IP。

  截至目前,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台湾、澳门在内,形成3部及以上的系列电影约有20个。其中,香港地区占据了三分之二以上;在2000年后上映的系列电影约占四分之一,而且这些系列电影的发行上映地区也仅仅在华语圈以及韩国、东南亚等少数国家和地区,距离《速度与激情》《碟中谍》《007》等系列电影的影响范围有较大差距。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影行业在品牌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一个电影人都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不是所有类型的电影都适合开发系列电影,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万万不可盲目乐观。”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只有质量才能产生口碑,这才是系列电影可持续发展的王道,一旦系列电影质量不高,口碑坍塌,过去积累的所有效益就会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