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汽车 > 正文

加快推出高含金量政策 优化营商环境提振信心

  作者: 祝嫣然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但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稳固。

  6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等做出部署,进一步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

  国常会明确,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政策有效性。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国常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旨在有效解决当前民间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实形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将使企业信心得到提振。应切实放宽市场准入,解决“明放暗不放、虚放实不放”问题。短期内在融资环境、税费减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经济恢复基础不牢

  从先行指标来看,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8.8%,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运行在50%以下。数据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比重为58.8%,创下自从有本项调查以来的最高值。国外需求也加快下降,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7.2%,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分析,5月份PMI指数继续在荣枯线下小幅回落,表明经济全面回升态势仍在聚力之中。要着力落实好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工作,通过提振投资进而带动企业生产,带动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带动消费持续回暖,进而使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进入全面回暖轨道,依靠需求全面回暖带动经济全面回升。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分析师文韬也认为,当前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市场新增需求不足,传统行业和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较大。下一步需要继续落实稳增长、扩内需、稳外贸等工作,更大力度推进惠企政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进一步释放需求潜力,提升市场经济活力,支持中小企业平稳恢复。

  文韬同时指出,经济运行中也有好的表现,一是就业相对稳定,5月份从业人员指数虽然有所回落,仍保持在48%左右相对正常水平。二是企业预期相对乐观,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5个月保持在54%以上。三是企业成本压力继续缓解,除了原材料成本较快下降之外,物流成本也继续下降,反映物流成本高的企业比重连续6个月下降。

  虽然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下滑,但服务业保持较高景气度。5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8%。从具体行业看,铁路运输、水上运输、航空运输、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

  年初以来,全国旅游、餐饮消费率先反弹,今年“五一”国内旅游出行人次、收入均超过2019年同期。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500亿件,比2019年达到500亿件提前155天,比2022年提前27天。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林虎表示,月均“百亿级”增长的背后,既展现出行业的强劲增长动力和发展韧性,更体现今年以来我国消费市场需求加快释放、经济发展充满活力的良好态势。

  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

  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经济眼下正面临需求不足的困扰,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民营企业信心不足。1~4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4%,落后整体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

  国常会明确,要把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摆在重要位置。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在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保护知识产权、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分批次加快推出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并通过深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切实增强政策有效性。要着力强化服务意识,加大政策落实力度,打通政策落实堵点,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让企业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此前5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落实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部署总体工作方案和近期举措时指出,要针对重点领域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紧盯不放、久久为功,确保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要在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进一步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性制度,健全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第一财经表示,今年以来,宏观经济整体上保持回升向上势头,但仍存在内需不足、市场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等问题。着眼于扭转二季度以来经济修复节奏放缓势头,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既需要宏观政策相机而动,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更需要着力深化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有效引导市场预期。

  王青认为,国常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旨在有效解决当前民间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接下来还会有更多具体实施细则出台。当前有效提振民间投资信心,首先是持续优化舆论环境,其次是持续优化政策环境,切实放宽市场准入,解决“明放暗不放、虚放实不放”问题。最后,短期内在融资环境、税费减免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这不仅会促进民间投资,还会对稳就业、促消费发挥积极作用。

  近段时间以来,地方上密集出台政策力挺民营经济发展,着力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减负增效,培育发展新动能。

  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为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6月2日的国常会聚焦于新能源汽车、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作出新的部署。国常会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达229.1万辆和222.2万辆,同比均增长42.8%,市场占有率达27%;新能源汽车出口34.8万辆,同比增长170%。

  行业普遍预测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将有望迎来新高。但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汽车消费信心依然有待提振,汽车消费潜力仍有待释放。

  会议指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动力电池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驾驶体系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开发利用,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构建“车能路云”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提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和绿色发展水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技术创新是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仍需努力,同时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小微型电动车研发等方面有待继续发力。

  会议指出,要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

  崔东树表示,新举措有望对未来几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推动效果。补贴退坡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影响不小,消费者对于价格和征税方面比较敏感,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将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进一步释放,同时也将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稳健增长。

  近段时间以来,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密集出台。5月17日,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对外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对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优化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环境等作出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