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嗨皮士旅行
硬核蒙餐
一说到蒙餐,小皮满脑子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豪爽的蒙古族人唱歌跳舞,一顿饭热气腾腾,红红火火!
烤全羊、手把肉、奶茶、涮羊肉、石头烤肉、烤羊排、黄油卷子、风干肉、各种奶制品...
第一次去内蒙古的时候,对于蒙餐的印象是,呼伦贝尔草原上住在牧民的蒙古包里,清晨被一碗奶茶的香味叫醒,清清爽爽的一碗牛肉面,只有牛肉、鸡蛋、面条和肉汤,就是一顿非常管饱的早饭。
呼伦贝尔的草原上,迎着朝露可以看见刚升起的太阳,牛、马、羊都在安静的吃草,狗子躺在草地上打滚儿,然后清香的味道从牧民的一顶顶蒙古包上升起,随着炊烟飘了好远...
还记得那一次的呼伦贝尔旅行,一路车上都在放一部挺久远的电视剧《成吉思汗》,起初看的人很少,补觉的,打牌的,吃东西聊天的,反正没几个人在看。
后来大概演到成吉思汗打到中亚那里的剧情,我们也到了一个景点需要下车了,可是居然没人动起来,大家竟然都被剧情吸引得不想下车了!
那大概是蒙古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一路西征,差一点整个欧洲都是蒙古族人的囊中之物了,蒙古族人骁勇善战,就像我们一贯的印象。
如今我们提到蒙餐,最先想到的几种食物里,就有一种超级风干的行军牛肉,硬核是蒙餐展现出的A面,其实蒙餐的丰富与深邃远超我们的想象。
大草原上,吃肉喝酒
传统蒙餐分“青食”(粮食)、“白食”(奶食)、“红食”(肉食),有的地方还会把茶食单独分出来,一日三餐,两稀一干,早晨中午一般喝奶茶泡炒米、奶食、手扒肉,晚上氽羊肉下面条、吃包子。
日食三餐,每餐都离不开奶与肉。蒙古族牧民视绵羊为生活的保证、财富的源泉。羊肉,内蒙古最受欢迎的肉食,新鲜的羊肉不需要用佐料影响它原本的香味,值得蒙古族厨师的最高礼遇——煮手扒肉。
蒙古族的肉类主要是牛、绵羊肉,其次为山羊肉、少量的马肉,在狩猎季节也捕猎黄羊肉。羊肉常见的做法有:涮羊肉、烤羊肉、手把肉...
内蒙古广大,各地吃羊的方式也不同,呼伦贝尔人特别喜欢用羊肉涮火锅, 呼伦贝尔草原无化学污染,水草丰美,温差大,所产绵羊 肉鲜细嫩,无膻味,最适合清汤涮着吃!
来到呼伦贝尔,一定不能错过南屯牛肉,这种牛肉香味极其浓烈。海拉尔向南9公里,这里是成吉思汗的围猎场,是狩猎部落鄂温克族的栖息地,是皇家专供“苏白牛”全球唯一原产地!
800年来,南屯人一直传承着天然的饮食习惯,只吃当天现宰的鲜牛肉,喝鲜牛排汤。1000头牛里只有一头苏白牛,一头牛只出10公斤黄膘牛排,可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
在草原上,烤肉,必须有一席之地!烤全羊、烤羊腿、烤羊排...比较有意思的一种石头烤肉:找一些河床里的鹅卵石,先把石头烤热,再放到火里把石头烧红,烧红以后把石头和羊肉一层一层的放到铁桶里,桶里少放一些水,然后放辣椒,洋葱,蒜和盐。
去呼伦贝尔吃一次风干肉,不同于常见的风干肉零食一类,真正草原上的风干肉,吃法超乎我们的想象,可以直接拿来生吃、还可以煮着吃、炒着吃、烤着吃...
蒙餐早茶,喝奶又喝茶
如果你来内蒙,朋友一大早叫你起来喝茶,那真的是很高的礼遇了。
正宗的内蒙铜锅奶茶,制作时先在铜锅内将风干肉、炒米加黄油炒香,随后冲入奶茶,加入奶皮和盐,慢火煮2-3分钟。“三天不吃饭菜可以,但一天不饮奶茶不行”。
茶是几百年来牧民们祖祖辈辈喝惯了的黑砖茶,奶是牧区鲜牛奶,加上炒米,咸爽可口!
各种奶食:黄油、奶皮子、奶酪、奶豆腐、奶油、酸奶、奶渣、奶糕...
奶豆腐,也称奶干。把鲜奶放置发酵后,撇取上层白奶油后,倒入锅里煮熬。等呈老豆腐状,装入木模,放通风处晾干。
奶皮子是将新鲜牛奶放入铁锅中,用文火熬,待牛奶稍微滚起,至泛起泡沫为止,冷却到第二天,一层奶脂凝结于表面,像蜂窝状麻面圆饼,用筷子挑放在案板上,在通风处晾干,放入茶中或跟炒米拌在一起吃。
蒙古族人的早点,也有包子,例如呼伦贝尔地区的布里亚特包子,其最大特点在于包子馅的制作。布里亚特包子主要用碎羊肉、羊下水、牛肉或马肉切丁做馅,再放些大葱、洋葱或草原上生长的野韭菜来提升口感。特别是以前考究的把香叶插在包子上,蒸熟后味道别致鲜美。
呼市赫赫有名的烧麦,里面可不是糯米,而是纯纯的大块羊肉,皮儿薄如纸,肉大馅儿满!还有蒙古馅饼,蒙古饺子,都是大块的肉馅在里面,一口下去极其过瘾!
内蒙太大,各地都有各自的独特美味,也许只有亲身抵达,才能感受到大草原的香味!